本字典按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检字法编纂,所收草字以汉晋简牍为主,酌收部分帛书和残纸。 本字典所收草字主要从原影印本中选取。为保证所选草字清晰易识,有少量选取摹写本。由于草字原迹字形较小,不便读者鉴赏和学习,所以本字典所收草字的字形在保持原迹风貌的前提下,作了适当的放大处理。 本字典所选草字,笔法上基本上以钩环盘纡的使转之法为主,字法则是与传世的章草 结构比较接近,以便读者把握草书流变的历史。本字典草字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在各草字之下皆注明其出处。本字典共收字头一千五百多个,例字合计一万有余。
本字典所收楷书,主要来自敦煌写经。为了方便读者的检阅和学习研究,对所选楷书,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为了能够完好地保存原作的风貌,本字典编纂时,采用了高科技制作技术。为了排版的方便,对原字作了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处理。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二千三百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本字典所收榜书,上自北魏,下至民国时期,包括历代名人书迹、石刻、牌匾等。字体以楷书为主,兼及行书与篆隶。为了方便读者的检阅和学习研究,对所选榜书,则尽可能标明出处。不能确定作者姓名的,则署名碑帖名称或冠以朝代名称,如标明 明人书 清人书 民国人书 等字样。篆隶字体则置于楷行之后。 为了能够完好地保存原作的风貌,本字典编纂时,采用了高科技制作技术。为了排版的方便,对原字作了适当的缩小处理。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二千二百五十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本字典所收楷书,主要选自晋唐时期,历代名人碑刻、法帖。 为了方便读者的检阅和学习研究,对所选楷书,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为了能够完好地保存原作的风貌,本字典编纂时,采用了高科技 制作技术。爲了排版的方便,对原字作了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处理。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三千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爲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爲序依次排列。
《大师私淑坊:白蕉讲授书法》系“大师私淑坊”丛书之一。“私淑”作为师承前贤、绍述学识的一种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书法一门,“私淑”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的沿革、兴衰,亲授和私淑这两种传习方式,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独具内蕴的传统,甚至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尊崇。这种尊崇一直延续到现代,以沈尹默等人的深入实践和理论发扬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以白蕉的自我标榜宣示了“私淑”书学精神的现代延续。这期间,还有沙孟海、林散之、启功等一批现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他们在汲取前代营养时更不忘传统的脉络,或取碑刻金石之韵,或举回归帖学之旗,结合个人的性情和睿智,不仅在技艺上刻苦探索,更在学术理论上勤奋耕耘。
《书法原理讲稿》是以书法原理研究为主旨,通过对书法本体语言的笔法原理、字法原理、章法原理和墨法原理的研究,结合作者倡导的“书法本体语言一体化教学法”和“书法临创一体化教学法”,试图推动对传统书法的认知方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现代转型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即其一,从实用书写,向艺用书写的转型。其二,从传统的写字教学,向现代书法美育教学的转型。其三,从书写笔画,向书写笔画与空间的转型。其四,从临摹碑帖,向用书法原理理论的指导性与经典碑帖的经典性双向验证的转型。总之,是促使我们传统的书法观念向现代书法观念转型,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维度和人古出新的能力。
《李阳冰谦卦碑》由艺美联主编
启功先生谈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临帖时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特别要注意分析、研究法帖在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本丛书通过将启功先生的临帖作品和古人原帖进行比照排版,使读者能清晰看出启功先生临帖的特点是既忠于原贴的法度和精髓又融入自己对法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读者在学习和临摹古代碑帖时,认真动脑,掌握规律,探寻临帖的方法和技巧。 本分册是启功先生临黄庭坚《松风阁》。
《米芾离骚经:卷1、卷2》由耘俗斋编著
“萧华书法大教室精品教材系列”是萧华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改、完善教学讲义后的成果。其中,基本笔画行笔示意图便于学生观察、了解、明白笔锋在点画的起、行、收运笔过程中各自不同的形状;“临帖的三部曲”——看、比、改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临习时克服写自由体的习惯;“手指调峰法”可以确保中锋行笔,改正行笔中笔毛绞、拧、变形,笔锋不入纸的毛病;掌握一个笔画运笔中的两个关键点——起笔调锋,收笔聚锋,可以使点画更细腻,圆润,神采焕发。书中采用临写示范与原帖字相对照,使学生在临习原帖时有了参照、拐杖,避免走弯路,引导学生过渡到碑帖中。硬笔临写示范可以使学生按照毛笔字的书写方法提高硬笔字的书写水平。
《中国书法全集.88,近现代编.沈曾植 王蘧常 朱复戡卷》由刘正成主编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在中国书法史上是部,不但把仅存的3000多个实用单字复活到8200多个单字,囊括了《新华字典》的所有文字,同时并重新考证8200多个单字的演变轨迹和源头,挑战千年隶书源于小篆的定论。提出一个源头两条脉络,西周金文为源头,篆书和隶书分别是金文的两条脉络,两个流向,终变为两种书法体系。《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是按《新华字典》里的文字顺序进行编排,同时囊括了《新华字典》里的全部文字,并对手编的8000多个汉字逐一考证,然后用简帛书法艺术重新创作。一字一页,加上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前言、题拔等,共约6400页,初步拟定全套4册出版。本书为《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第四部,约1600页。
《钟繇二王小楷》内容包括:钟繇(一五一-三二○),三国魏书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一作许昌人。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魏初迁相,明帝时迁太傅,世称钟太傅。卒谥成侯。书师曹喜、刘德异、蔡邕。真书绝妙,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其字幽深淡远,古雅拙朴。后世将其与王羲之并称[钟王],与前代书家张芝并称[钟张]。《宣示表》《荐季直表》是钟繇代表作,现以《大观帖》所刻《宣示表》,传世的《荐季直表》刻本及一种墨迹本同时影印出版。
本书从流传下来的赵孟頫行书碑帖中精心集字成宋词一百首,字体忠于原著,内容脍炙人口。本书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创作参考、临摹学习和欣赏研读之用,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搭建起从临摹到创作的便捷桥梁,实用性强。
本书是清代黄自元(1837-1916年)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本书是他在研习了欧阳询著作《三十六法》和清代楷书大师邵瑛著作《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出的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总结。本书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对后世学书者影响巨大,适于初学书者临习和参考、欣赏。
《中国书法全集.84,近现代编.谢无量 刘孟伉卷》由刘正成,何应辉主编
虞世南,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随智永研习书法,“深得山阴真传”。他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虞世南书法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烟火气,自成“虞体”。这件楷书《演连珠》,是虞世南平生楷书的绝诣,结构严谨,笔致温润细腻,简洁含蓄,妍美端庄。此作为悬腕书写,笔笔中锋,非凡劲力内敛于笔画之中,在冲淡平和中尽显非凡骨力,可谓唐楷上乘之作。此作尽显钟繇、卫夫人、二王、智永真传,字画笔势皆流露出一股山阴笔风、走势,颇有簪花小楷的风姿,令人过目难忘。
“毛笔楷书起步”这套字帖集描摹与临写为一体,分为《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三册,由浅至深编排,习字者可以按照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顺序循序渐进地练习楷书这种字体。《毛笔楷书起步(偏旁部首)/益字帖系列》是讲解偏旁部首的毛笔字的楷书入门教程,讲解全面细致,浅显易懂,相当于手把手教。既有丰富的毛笔书法知识,又有大量的临摹例字,配以简短明了的文字说明,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毛笔字帖。
《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园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或称《颜惟贞家庙碑》。颜真卿撰并书,李阳冰篆额。唐建中元年(七八〇)立于长安颜氏家庙中。篆额三行六字“颜氏家庙之碑”。碑文四面环刻,碑高三百三十八厘米,宽一百七十六厘米。前后皆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侧宽四十厘米,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碑阴额有斋室小记,十行,共九字。原碑今存西安碑林。为颜真卿楷书代表作。本次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清初精拓本,碑阴斋室小记系其它旧本补配,宋人题记二则亦旧拓本补人。整幅为朵云轩所藏,百年前旧拓。均为首次原色全本影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的一本经典佛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心经》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本性是空的佛教义理,属于《大品般若经》中六百卷中的一节,是佛经中字数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历代名家书心经名帖放大本系列》中所收的《心经》书法,书写者有帝王、名臣;有高僧、居士;也有书法名家,可谓群贤毕至。《欧阳询书心经-历代名家书心经名帖放大本系列·书法系列丛书》为欧阳询所书。他用笔从古隶中出,所以能凝重沉着,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二字来概括。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
南石窟寺位于甘肃泾川县,根据“大魏永平三年”题记,可知南石窟寺建于公元510年,其刻碑者为北魏名将奚康生。奚康生,河南洛阳人,《魏书》《北史》皆有传,历北魏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先后任南青州、华州、泾州、相州刺史等。南石窟寺为奚康生所修建,当时动用耗费物力之巨大,史书多有记载。南石窟寺碑原存南石窟寺,民国初年出土于泾川王家沟村。碑通高225厘米,宽105厘米,厚17厘米。题额阳刻“南石窟寺之碑”,笔意介于篆隶之间。额上有楷书“石窟寺主僧斌”六字。碑文楷书 23行,行38字,下有断缺,现每行最多存34字。碑文记载了奚康生创建南石窟寺的所谓“功德”,碑阴有出资修建石窟的施主题名,共三列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