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产品包括心经117个非重复字,米字格定位,并附有欧阳询、苏轼、弘一法师、溥儒的同字楷书,王羲之、赵孟頫、文徵明的同字行书。扫码可观看教学视频。 附赠光盘为手抄心经视频教程;光盘内容由亲口讲授,亲笔书写;《心经》117字非重复字单字精讲 1课章法讲解。
周慧珺的突出成就不仅在楷法,而且流溢在她的行草书上。她学行草始终徘徊于魏晋唐宋之间。年轻时学《兰亭》,一临就是数十通,草书则醉心于黄山谷、智永、孙过庭、高闲、旭素、二王,行书则独钟情米芾。她临摹时力求于形似中笔法,每临一帖,几可乱真,但更可贵的是她并不以形似而自诩,而能遗貌取神,化裁增损,并由博返约,融会贯通,而白成一格,如蜂之采花,酿成其蜜,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她作行草时,解衣盘礴,如郢匠运斤,有一种磅礴万物、挥斥八极的气势和力量,其趣如水之兴澜,其体如珠之走盘,汩乎其来,沛然而不可止遏,既沉着又痛快,笔笔从腕力中析出,毫不凝滞,观其作品,使人于不可言传的意境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章法布局上,她追求整体的精神团聚和局部的奇正错落、浓淡枯润、疏密虚实的统一,她的行草若流电激
帖是书法的临摹范本,其中堪称称精华的书法大家的古帖,历来倍受学书者推崇。那么是否可以对古帖的文字内容和书写形成作一番改良,在保持其古风古韵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呢,本帖编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基本构思和具体做法是,首先从书法大家的古帖中选取相应的字,组合成成语的内容,然后再对成语进行释义,将其编纂成具有成语词典性质的临摹范本。由于对古帖经过重新组合,赋予了新的生命,使用范围大大拓展。本帖的成语用字均取自颜真卿的《勤礼碑》,保持了统一和谐的书法风格。本帖的版面设计既保留了竖写和右起横写的传统书写形成,又增添了左起横写的现代书写形式,能够满足学书者不同的书写需求。这本富有创意的《成语颜真卿帖》,相信能在临摹习字、学习成语等方面的学书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谢无量(1884—1963),原名蒙,号希范,字无量。1884年6月28日出生于四川乐至县官宦家,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3年至1904年去日本学习,1906年担任《京报》主笔。1909年聘为四川存古学堂监督,同年10月在四川咨议局撰《国会请愿书》。1912年赴上海为中华书局编书,“五四”运动期间著述有《马致远与罗贯中》、《楚辞新论》、《古代政治思想》。三书为孙中山所赞赏。1924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特务秘书。1926年至1927年转任南京、上海中国公学教授。1930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7年在香港卖字为生。1940年任四川中文系主任,常与老友马一浮诗歌唱和。1949年应熊克武之邀任中国公学文学院院长。解放后任四川博物馆馆长,四川文史馆研究员。1960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3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一生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佛学大纲
“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系列图书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书法名家精心编写的一套通俗、实用、由浅人深的入门级教科书。它适合各中、小学的教学使用,也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入门向导。自2004年出版以来,本系列丛书广受好评,已成为学习书法的图书。针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我社决定进行再版,同时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这一系列,打造其成为书法教学的品牌。《中国书法培训教程·楷书教程:褚遂良解析》是学习褚体书法的范本之一,本册图书从实用性出发,注重基础学习,以《雁塔圣教序》为解析对象,选取名家拓本为蓝本,经过筛选、归类及特殊的技术处理,保持碑拓风貌,并配以米字格,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并掌握字形结构及笔画定位。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者自学,在编排结构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各章节中的范字用笔特点、结字规律、章法
本书以常用著名原刻墨迹为选题,采用原碑原帖带译文的方式,方便于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