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字帖精选唐宋时期名家的诗词和文章,文章有记、跋、赋、文、论、传等。或全篇或节选。形式分为减黑描临、注释。字体书写由著名硬笔书法家田英章、田雪松执行,字体清秀俊美,符合读者书写需求,能*限度提升读者书写兴趣和达到书写效果,即有练习书法之用,也能品读传统经典文化,减是聚读、写、悟于一体的养心练字本。
赵孟頫书法师承极其广泛,初宗宋人,学赵构、黄庭坚,继而由智永上溯锺繇、王羲之、王献之,晚年又取法李邕。正如明代宋濂言: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书,中年学锺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则称:『文敏书多从二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他模拟古法力求毕肖,尤倾心于二王,虞集说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锺繇,在继承传统上刻苦用功。赵孟頫的书法成就突出表现在楷、行书方面,对元人和后世均产生极大影响。 在赵孟頫书法诸体之中,小楷作品推崇备至,同时代的大书法家鲜于枢评为『子昂篆、隶、正、行、草俱为当代一,小楷又为子昂书 』。倪云林亦
《王茁中山王篆书千字文(精)》为广西著名女书法家王茁的精品新作,书中以《千字文》为创作内容,以篆书书写而成。全篇书写流畅、结构严谨、造型丰富、秀气挺拔、结体尖细、到位,用笔熟练精妙、方折劲峭、平稳,字体疏密处理得当,线条圆熟优美。总体气象可谓神满气足,有如奔腾之水顺势而行,视觉上既流美又端凝,始终能吸引欣赏者的目光。 此书的出版,可让读者欣赏到优美的篆书字体,同时也给书法爱好者提供篆书千字文创作内容。
本书主要收录了陈寅恪先生抗战前任教清华时期的一批手迹。其中包括陈氏手稿一册,手录资料九册、散页三片,批注本一册(选页),史语所集刊抽印本一份两页。并附录陈先生暨亲属用印十六方,家藏字画各一件等。内容涉及多种外族文字,是陈寅恪先生手稿的首次结集出版,对国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 碑帖”之一,收录启功先生藏松江早期精拓本,供读者鉴赏、临习。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三国吴书法家。幼工书,师于杜度。善篆、隶、章草,时人谓之“书圣”。皇象所书《急就章》原迹已不传。宋代宣和二年(一一二〇),书家叶梦得获唐人摹皇象书,参校颜师古注本,以楷书并列中间,于颍昌将其刻石,惜此摹本缺三百余字。明代正统四年(一四三九),松江府推官杨政得颍昌拓本后,复于杨廷瑞处见元末明初宋克至正二十年(一三六八)《急就章》临本,遂将颍昌本补全并由任勉之刻于石。因碑刻于松江,故又称“松江急就章碑”。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九十三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碑阳六栏,每栏三十三行,行十一字,章草、楷书释文左右并列。碑阴上二栏续刻,第二栏左边沿处
沈尹默(1883~1971),是我国的学者、诗人,更是一位中国现代史上载入史册的划时代的书法宗师。 《微距下的沈尹默系列之五:沈尹默行草七种》是沈老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以行草创作的“简斋诗两首”等七幅作品。怎么才能掌握笔法?细看历代法书名家墨迹至关重要。沈尹默也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故宫开放得以观摩晋唐宋法书名作,这使其“得到启示,受益匪浅。”其书法才“突飞猛进”的。 《微距下的沈尹默系列之五:沈尹默行草七种》以放大原真迹体现出了用笔“纤微向背,毫发死生”的奥妙。
《在昔篇》是杨沂孙苦心结撰的一篇重要书学论文,以四言诗的形式,讲述了古文字书法的历史,讨论了文字学与古文字书法的关系,评点了历代重要的古文字学家和古文字书法家,提出了自己在古文字书法方面的独立见解。作者擅长古文字书法,他非常重视这篇用韵文形式写成的书学论文,所以亲自用篆书写出。他的儿子在杨沂孙身后将它刻板锓木,以字帖的形式流传。这是《在昔篇》这篇重要文章的版本。 很多学者久闻有这样一篇重要的韵文,但因为流传不广,很少有人读到。我们据以出版的底本,是清代末年的一个初拓本(原拓本高365mm,宽185mm;版心高282mm,宽154mm),后有吴大澂的小篆跋,阳湖赵烈文的魏碑体跋尾。此拓本保存完好,字口清晰,可称善本。此次据初拓本原大版心影印,成品尺寸宽200mm,高330mm。前附靳永所作《古文字书法学的重要文献—
《在昔篇》是杨沂孙苦心结撰的一篇重要书学论文,以四言诗的形式,讲述了古文字书法的历史,讨论了文字学与古文字书法的关系,评点了历代重要的古文字学家和古文字书法家,提出了自己在古文字书法方面的独立见解。作者擅长古文字书法,他非常重视这篇用韵文形式写成的书学论文,所以亲自用篆书写出。他的儿子在杨沂孙身后将它刻板锓木,以字帖的形式流传。这是《在昔篇》这篇重要文章的版本。 很多学者久闻有这样一篇重要的韵文,但因为流传不广,很少有人读到。我们据以出版的底本,是清代末年的一个初拓本(原拓本高365mm,宽185mm;版心高282mm,宽154mm),后有吴大澂的小篆跋,阳湖赵烈文的魏碑体跋尾。此拓本保存完好,字口清晰,可称善本。此次据初拓本原大版心影印,成品尺寸宽200mm,高330mm。前附靳永所作《古文字书法学的重要文献—
千字文:历代大书法家喜爱书写的内容。古往今来,唐诗、宋词和一些名人格言、警句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内容,而《千字文》也是历代书法大家喜爱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古代的欧阳询、智永、越孟頫、文征明;当代的王蘧常、沈鹏、刘炳森、李铎等都以书家自己见长的书体,全文书写过《千字文》,为中国书坛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艺术宝藏。 《千字文》是一册启蒙识字读物,成书的年代是我国南北朝的梁武帝时期,大约在公元六世纪之初,编撰者为周兴嗣,是河南人。他当时任员外散骑常侍之职,属于文学侍从。 《千字文》的内容被老百姓接受的原因,与书法家的传播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是拓王義之的字,后又有智永在寺庙里大量书写其文,广为传于民间;再就是历代书家也十分重视《千字文》。使得文与书法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謚文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书画大家,书法各体皆工,“小楷又为子昂诸书 ”(鲜于枢)。 本书为集赵孟頫盛年与晚年小楷于一卷的代表佳作。曾经元代柯九思,明代华夏、项元汴,清代刘金省、刘恕、许应鑅、张允中等递藏,后有元邓文原、贡奎、龚璛,明项元汴,清沈德潜等题跋,并钤148方历代名家鉴藏印。 为 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全文数倍放大,部分代表单字一百倍放大,力求纤毫毕现。原大与放大分两册装订,互为对照,不仅便于整体认识此作, 利于临习者准确体会与欣赏赵氏小楷。
本书约出现于北宋初年的《百家姓》录有504个姓,是常见姓氏的90%。它的形式模仿《千字文》,采用四字一句的韵语,虽都是姓氏,但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因为编者所处的宋朝皇帝姓赵,所以理所当然地就以赵为首了。《百家姓》如今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姓代源流和中国姓氏文化的宝贵资料。 新编《百家姓八体书法字典》限于篇幅,本书从《百家姓》中选出最常用的264个姓氏,仍承袭《百家姓》四字一句排列,约请陆康、方传鑫、王宜明、杨永健、张伟生、韩天衡、孙敏等书法家分别用大篆、小篆、隶书、章草、魏碑、楷书、行书、草书八种字体书写,并标明每个姓氏的郡望或世居地之一,列举出每个姓氏的两位人物,在书末附有《姓氏笔画索引》。读者在查阅本家族和其他姓氏“望出”和“名人”的同时,更可以欣赏和临摹自己及他人的各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坎坷人竹。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文化界、教界没有人不知道弘一法师。他的音乐和书法作品如同他洁如霜雪的人格,早已家喻户晓。 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讲求『文以载道』、『文如其一』、『字如其人』,崇尚人品和书画作品的同一性,认为『人品高,则书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