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小楷写得一笔不苟,雅有书卷气,横画起笔尖露,略似文徵明,但比较含蓄。王宠,字履仁,后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吴县人。为邑诸生,累试辄不利,贡入太学。书法始摹永兴、大令,晚节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趋。王宠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融会贯通。小楷尤清,简远空灵。其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
《素昆》收录了柯军近二十年来导演、表演的七出先锋昆剧,包括导演阐述、剧本、对谈等。其中所收先锋昆曲作品包括以下七种:《余韵》(2003)《浮士德》(2004)《藏·奔》(2006)《新录鬼簿》(200
自从实行简化字以来,关于繁简字的争议就几乎没有停止过,甚至有人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廠空空。”其实汉字由繁变简,无论利弊,已经成为了事实。但对公民进行一定的繁体字普及教育,则无疑是使国人亲近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很明显,不掌握繁体字,就无法阅读古书,无法深入接触的古典文化,乃至进行书画创作,赴港台留学、旅行,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掌握繁体字其实并不困难。由于繁简字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和关联性,大部分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已经能认识一部分繁体字,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篆刻、古代经典的读者,更是耳濡目染,五师自通,能认识和掌握大部分繁体字。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训练。像“皇後”、“發廊”这样的错误也是屡见不鲜。在我们推出繁体习字帖系列以来,接触
《经典古诗文原味系列:品宋词繁体习字帖》所选文章均为经典古诗文名篇,请书法名家以繁体行楷抄录,辅以简体版本的对照以及择要解说,旨在方便读者练习繁体字的同时,品读经典诗文,以求寓教于乐,温故而知新。
抱持很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抄经”或“写经”。本书以弘一法师所书《弘一法师手书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其用笔愈见迟缓,结字瘦长,内敛之中不失灵动,圆润含蓄,充满平淡、恬静之气息。
本书原则上按照字体来编写王羲之书法作品之序列。首先为小楷,其次为行书,复次为草书,最后为集王字书法作品。全部作品之后,附以各帖之简要文字说明。 本书将传世王义之书法作品之墨迹(草原本)归为一类,旨在突显墨迹(摹本)对于研究王书之重要,并且将墨迹(摹本)与刻本并观,意在体现二者之差异。 本书所依据之认错 本主要为宋刻法帖。少量作品取自明清所刻法帖。 王书大都散见于各从帖中。本书择要将部分刻本不同之作品置于一处,以资互校。 王书一帖多名现象甚为普通。本书采用较通行之称谓,另交其别称归入作品说明部分。 王书中个别文字之释文向来说法不一。本书则选用相对合理、流行较广之说。有的文字辨读不出来。待考。
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书法高考指南”中的一册,全书以长于行书的米芾为学习对象,紧紧围绕书法高考的要求进行学习梳理和有针对性的练习,且提供详细的书法高考真题和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给出建议。本书对每年约3万人之众的书法高考考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