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30元
  • 3折-4.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吴昌硕临石鼓文/西泠印社法帖丛编
    •   ( 7987 条评论 )
    • 吴昌硕 书 /2004-02-01/ 西泠印社
    • 通过《吴昌硕临石鼓文》这本帖,我们可以学到一整套鲜活的技巧法则,但更可以体察到:其实学习古典,在掌握了基本技术规范之后,不妨放开来看看自己究竟能对古典作出何等样的阐释与发挥。没入门的初学者当然还未能想到这些,也没有能力做;但有能力的书法家,却应该从吴昌硕身上汲取这样一种启示:即使是临摹,有没有创造力与想象力,也完全可以决定一个书法艺术家的成败得失的。

    • ¥4.2 ¥8.8 折扣:4.8折
    • 历代篆刻字典
    •   ( 1342 条评论 )
    • 孙宝文 编 /2017-03-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历代篆刻字典》收录汉印、明清以来篆刻家及《三堂印谱》中之印影,亦收少量古玺。收常用汉字近三千、所采印影二万有余。本书所收汉印,系汉印为主,亦杂有部分秦至两晋之印影及个别唐宋之印影。所收录的印影,均原大出版。除古玺、汉印外,印影下均注明作者或出处。

    • ¥10.6 ¥22 折扣:4.8折
    • 篆刻学(邓散木)
    •   ( 6503 条评论 )
    • 邓散木 著 /2014-05-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篆刻学:一门独特的中国艺术(简体印刷本)》一书初稿是邓散木先生30年代的授课讲义,后几经修改补充,始成此稿。该书是其毕生治印经验之总结,是一部研习篆刻艺术的不可多得的权威之作。讲义原稿用严度之楷书写成,为了兼顾当下读者之阅读习惯和保留原书风格,我们增加了一个横排印刷本,附在影印本后,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助益。

    • ¥27.8 ¥58 折扣:4.8折
    • 历代印学论文选(上下册)
    •   ( 2120 条评论 )
    • 韩天衡 编 /1999-08-01/ 西泠印社
    • 篆刻相關文獻與印存圖錄的數位化以及資料庫應用,為〈篆刻網〉創站動機也是站長持續不間斷的興趣職志,除站長外,研究所同學和學弟、學妹也有部分投入此項工作。講求效率的現代,從網路上查找資料已逐漸成為一般人的習慣,目前網路上並沒有印論的資料可供查詢與應用,但「印論」在印學研究與篆刻學習與創作上是相當重要的,故萌生建立資料的構想。 人力投入的多寡影響著計畫完成的時間。為了使這計畫能快速的完成,故邀集四海同好參與。多處多人共同執行數位化工作,此舉在印學界應當算是首次,如能順利執行,或許未來能培養一群篆刻史學界的數位化專業人員,盼為篆刻藝術的推展與研究貢獻綿薄心力。

    • ¥16.8 ¥35 折扣:4.8折
    • 怎样学篆刻
    •   ( 6300 条评论 )
    • 李早编著 /2011-12-01/ 西泠出版社
    • 中国的书画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特别是近20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已不满足于单纯的欣赏,在他们身上,已强烈地涌动着一种自我动作的愿望。鉴于此,为了使初学者不走弯路,尽快地正确掌握书画篆刻的基本技法,我们特别约请了长期从事这方面教育和创作的教授、专家,编写了这《怎样学篆刻》。

    • ¥8.6 ¥18 折扣:4.8折
    • 汉印分韵合编
    •   ( 714 条评论 )
    • 袁日省谢景卿孟昭鸿 /2019-08-15/ 西泠出版社
    • 本书是根据《汉印分韵》正集、续集和三集合编而成,共收单字约二千多字,集汉代印文一万五千多字。所收汉代印文古朴浑厚,字体钩摹较精,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此书长期来广为流传,是部较好的篆刻工具书。本书是根据《汉印分韵》正集、续集和三集合编而成,共收单字约二千多字,集汉代印文一万五千多字。所收汉代印文古朴浑厚,字体钩摹较精,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此书长期来广为流传,是部较好的篆刻工具书。本书是根据《汉印分韵》正集、续集和三集合编而成,共收单字约二千多字,集汉代印文一万五千多字。所收汉代印文古朴浑厚,字体钩摹较精,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此书长期来广为流传,是部较好的篆刻工具书。

    • ¥23 ¥48 折扣:4.8折
    • 名家临名碑——何绍基临张迁碑
    •   ( 858 条评论 )
    • 江吟 /2019-12-25/ 西泠出版社
    • 本书为张迁碑原碑及何绍基临本。《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书体结构严整、端正朴茂。此碑用笔以方笔为主,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结构组合,端正中见揖让错综,灵活变化,殊多生趣,而又沉着方劲。学汉隶者,都以此碑为*后范则。何绍基(1799 1873),湖南道州人,字子贞,号爰叟。其隶书用笔洒脱空灵,结构似潦草而实不苟且。由于年代久远《张迁碑》文字剥蚀,今选编何氏所临张迁碑,侧重交代提按转折处,以再现原碑结体风貌。初学者以此为门径实为学习探索汉碑之捷径。

    • ¥27.8 ¥58 折扣:4.8折
    • 历代篆刻赏析系列——清代流派印赏析100例
    •   ( 1543 条评论 )
    • 李刚田张遴骏 /2015-09-01/ 江西美术出版社
    • 这套书以历代篆刻形式发展为脉络,分为先秦古玺、秦汉官印、秦汉私印、明代流派印、清代流派以及近代名家的篆刻赏析,每本选100方印张,图文并茂, 内容分两部分:一、立体图(或边款)和印面图。 二、从历史背景角度解析印的由来、印面文字的含义以及大小尺寸;从篆刻创作角度分析印章布局、章法、刀法的处理等赏析文字。

    • ¥13.4 ¥28 折扣:4.8折
    • 中国篆刻技法丛书:赵之谦篆刻及其边款
    •   ( 558 条评论 )
    • 朱艳萍 /2020-03-23/ 西泠出版社
    • 赵之谦(1829 1884),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是篆刻界的一个大家,为六百年来抚印者开一门户,在篆刻的印面部分及边款上都有过人之处。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 印外求印 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 印从书出 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赵之谦篆刻及其边款》以赵之谦的篆刻作品为例,从赵之谦篆刻边款的特点,边款的格式,款向、款式与谦词,边款的内容、章法、刀法,边款与修养等方面,深入浅出,给篆刻初学者,或有兴趣的研究者以参考。

    • ¥18.2 ¥38 折扣:4.8折
    • 中国篆刻技法丛书:吴昌硕篆刻及其章法
    •   ( 514 条评论 )
    • 刘江 /2020-03-09/ 西泠出版社
    • 吴昌硕(1844 1927),是驰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并能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个人风貌。他对篆刻情有独钟,从事的时间*长,成就*。他生前曾言: 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 吴昌硕的篆刻作品,经过他的处理,无论朱文或白文,汉篆、小篆或大篆,都呈现出一种大气、浑朴、厚重的气象。《吴昌硕篆刻及其章法》以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为例,从吴昌硕篆刻章法构成的基本原则,章法与边格、书体、结字、笔法、印形等方面,深入浅出,给篆刻初学者,或有兴趣的研究者以参考。

    • ¥27.8 ¥58 折扣:4.8折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数字升级版)
    •   ( 47 条评论 )
    • /2023-11-06/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可临可写 可摹可写 编排合理 易教易学 着重结构 繁简对照 ●本书分为精临篇、通临篇、原帖篇三个章节,体系完整,循序渐进。 ●精临篇与通临篇着力于临摹训练,强化用笔和结构练习。 ●精临篇和通临篇正反面内容相同,正面适合老师上课讲解指导,反面适合学生课后巩 固练习。 ●无论有无老师指导,都应对照原帖仔细揣摩,反复练习。

    • ¥13.4 ¥28 折扣:4.8折
    •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常用章草书法字典
    •   ( 267 条评论 )
    • 樊中岳 陈大英 /2021-08-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书法篆刻工具书系列 是为喜好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读者编撰的一套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作为本套丛书之一,《常用章草书法字典》共收录3520字,正文以笔画顺序排列。正文下的章草图片,多数选自皇象《急就章》、赵孟《千字文》、孙过庭《佛遗教经》、宋克《急就章》、王世镗《稿诀集字自叙》、王蘧常《千字文》等。少数字头的章草图片不合用或常用字没有章草图片资料的,由樊中岳先生参考相关资料书写而成,下注 中岳书 。可以说,本书选字起点高,法度好,艺术性强,且少而精,非常实用,适用于书画家、篆刻家及书法爱好者案头使用。

    • ¥17.3 ¥36 折扣:4.8折
    • 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
    •   ( 3750 条评论 )
    • 主編劉江 /2011-01-01/ 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 在古文字研究领域中汇字成书,*早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后来研究者,或学习篆书、篆刻者,无不以之为基准。元代吾丘衍在《三十五举》中说: 凡习篆,《说文》为根本,能通《说文》,则写不差。 但《说文》系小篆,与汉印文字又略有差别,故明代朱简曾指出: 许氏《说文》为习篆要书,然字画全非汉法, 因汉代篆书与汉印文字形多方或扁,笔画平匀填满,与小篆长方形、结字笔画多上束下疏,两者各有差别,由此形成了两种篆书体的不同特点。故明清以降,研习古文字学者与研习篆书、篆刻者,分道扬镳,各有深入,同时又互相借鉴。尤其是清代以后,古文字资料不断发现,古文字学者在过去的基础上订正、扩充阐释,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果。如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等人,花了大半生的精力,研究《说文解字》,遵循从形、

    • ¥27.8 ¥58 折扣:4.8折
    • 峄山刻石
    •   ( 777 条评论 )
    • 杨建虎姚国瑾 著 /2010-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峄山刻石》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 ¥6.2 ¥13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