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有:古玺印研究、古代书画印鉴、篆刻编、待时轩印存、古玺印考略、增订汉印文字征、古玺文编、古玺汇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青铜器研究、青铜器纹饰铭文辑录等。
本书依照经典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经过反复斟酌,有选择性的收录了自东汉至清代的经典书法理论,共计三十六篇。体例上包括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重点是对这些书法理论进行释读,使高阶的书法爱好者便于阅读和理解,使书法专业本科学生便于自学。
中国古代印学理论尽管繁复杂芜,仍不失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结构复杂、彼此紧密关联的框架体系。沿着这一思路,本书从不同侧面,对七百余年的印学理论加以全面梳理,做多层次、多视角之考察析说,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印学理论体系。同时,本书自始至终关注印论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指出印论的兴起具有显著的“后起性”。由于印论的晚出,其发生的机缘不像更古老的书画艺术那样单纯,而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本书亦提出“惯性牵引效应”理论,对宏观把控印学理论、微观解析印学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本书对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教学方法、书法的基本常识、五种书体的特点与学习门径及传统型与现代型书法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而又十分简明的阐述。篆刻设专章,内容包括篆刻简史、篆刻基本常识及临刻与创作的技法。本书附有大量的精美图版,每章后均附有思考练习题。 本书不仅可作高等艺术院校书法篆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中国画专业的基础教材,并适合其他艺术学专业、文科学生及书法爱好者阅读。
《篆刻分类赏析系列》丛书,是一套为篆刻爱好者和篆刻专业读者精心准备的参考用书。丛书直面读者需要,将时下代表性和艺术性的经典篆刻作品按风格分类,精选8个类别,分别遴选100方典型印例加以赏析。 每一方印例都围绕两个方面赏析,既带领读者 看 印面背后的作者、用字、用典等更深层次的意味,又解析印例中的技法如刀法、字法等,引导读者 临 。 书籍前言部分,勾画出这一风格的篆刻的源流和特点;正文部分是以 左赏析、右印例 的形式呈现,印例若有封泥样或边款,一并呈现,边款提供精校释文;书后的 印材举要 部分附上代表性印例的印石、印面彩图,供读者更全面了解印章。 书中印例大多是贴近原大呈现,并标注尺寸,个别印例尺寸不详也均注明。有边款或封泥的印例,均提供原大参考,或因版面原因没有原大呈现的,均有标注。 《篆
《金石字典》是一部较为权威的金石篆刻工具图书,以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九千三百余字为基本字,汇集自殷商至秦汉时期的甲骨文、钟鼎文、刻石以及秦砖、古陶、古玺、古币、古兵器之铭文,每字均注明出处或器物名称,所收例字之全,注释之细,在同类图书中实属少见。其检索、查阅之法,采众家之长,按《康熙字典》之部首次序分类,并引入现代检索方式,以笔画多寡编出检字总目。其书结构科学、分类精确,实为金石篆刻的《金石字典》於一九八二年台湾维新书局初版後,於一九九五年由中国书店再版。二十年後,汤成沅先生後人遵其遗愿三次出版。
本书从近三千部印谱的几十万方玺印中去粗取精,经多次筛选,精选出印章305方,其中上古玺印104钮,明清以来流派印章201钮。全书以篆刻艺术发展为纵线,将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佳作连缀起。同时,又对每方印章的时代演进、艺风嬗变、文化背景、创作理念,以及配篆、章法、运刀和风貌追求等,都力求剖析得言之有物,使之兼具典型性和完备性,既可赏析研读又可作为学习临摹的范本。
“云峰刻石”是由北魏时期的光州、青州刺史郑道昭,及北齐时期的光州刺史郑述祖父子二人主持镌刻而成,包括著名的《郑文公上下碑》《天柱山铭》等作品,分布在山东半岛的云峰山、天柱山、大基山、玲珑山上,是我国北魏时期摩崖刻石书法的重要代表。自宋代开始,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云峰刻石”,但是前人限于条件,研究并不全面。作者赖非是研究齐鲁地区摩崖刻石的专业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田野考察的实地考古研究,加上本人亦擅书法,因此其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云峰刻石》一书,正是赖非当年参与由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组织的田野考察工作队,对“云峰刻石”进行为期一年多的实地考古调查,再经后续十几年的研究增补后,所得的研究成果。书中确认包含在“云峰刻石”之内的作品一共是49件,除了文字的释读工作之外,还对这些作
《中国篆刻聚珍第三辑》是“中国篆刻聚珍”系列丛书里的最后一辑,共包含六种,即《楷书印》《封泥》《图形印》《鸟虫印》《玉印》《瓷印》,主要收集以专题印为题材的印章,汇编成书。所选印章皆是该专题范围内的经典作品,读者据此可以了解该专题范围内印章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来使用。整个《中国篆刻聚珍》丛书定位于篆刻学习临摹,创作借鉴、印史研究和教学参考,满足篆刻爱好者、创作者临摹鉴赏和教学研究之需,成为学习、了解、研究印史的合理范本。
《古刻新韵·典藏》系列,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古刻新韵”系列图书首发十周年纪念版。本套“典藏”包含:《尔雅音图》《梅花喜神谱》《茶具图赞》《营造法式》《宣德彝器图谱》《园冶》《离骚图》《琴学入门》《古玉图考》,共计九种十册。丛书精选宋元明清内容经典、版本精良、画面美观的版画精品呈现给读者,以小精装、珍赏版的形式展现版画之美,在数字读图时代使读者感受“中国式图像”的神韵与魅力。
本书编录了七百多位书画家及收藏家,共八千多方的印鉴。书中将这些印鉴集中起来,从印鉴的形式、内容,可使我们了解到画家的很多情况。同时,印鉴作为一种信誉保证,为后人鉴别画作的真伪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