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巨来,号塙斋,别署安持,书斋名为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印坛金石大师,被称为“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陈巨来平生刻印约三万方,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请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和收藏印,张大千、吴湖帆、溥心畬、叶恭绰、江寒汀等大师及当时社会名流的印章,亦均喜出自其手。本书收录陈巨来印作近六百方,分“安持精舍印作”、“陈巨来自用印”、“七十以后印作”、“盍斋藏印选”四部分编排,是目前为止收陈巨来印作多的印谱,其中不少作品为首次公开出版,弥足珍贵。书中同时附有《安持精舍印话》原稿、陈巨来艺术年表等,是研究陈巨来篆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晚清四大家印谱》为方约(节庵)20世纪50年代编辑吴让之、赵之谦、胡匊邻、吴昌硕四家刻印而成。其中吴让之师慎轩印稿122方、赵之谦苦兼室印賸70方、胡匊邻晚翠亭印辑102方、吴昌硕削觚庐印选102方,且多为四家代表之作。是谱钤盖精良,笔画传神,边款拓墨均匀,字口清晰,为不可多得之珍本佳谱。
本印谱为海上著名玺印篆刻收藏家高时敷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辑高氏几代家藏明清三百余年,共八十七位篆刻名家,二百四十七方篆刻名作,其中不仅有文人印开创者文彭、何震,浙派 西泠八家 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皖派大家吴让之,更有 为六百年摹印家开一门户 的赵之谦,兼有胡震、徐三庚、文鼎、钟以敬、释达受等当时活跃于印坛的诸多印人。全书共上下两册,分为《二十三举斋印摭》《二十三举斋印摭续集》和《次闲篆刻高氏印存》三卷。该谱所收之印细节精到、精神完满。钤盖异常精心,边款拓墨均匀光亮,为原钤印谱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由刘江主编的《中国篆刻聚珎( 辑古玺印共7册)(精)》共七本,分别为战国玺印、秦印、汉官印、汉私印,魏晋南北朝印、隋唐宋印、元印。每册分三部分组成,年代印制总论,国版,历代印评集评。 适合广大篆刻爱好者学习观摹。
全书编排体例清晰,书前有吴颐人对于钱瘦铁篆刻艺术的概述。书中篆刻分为有纪年作品和无纪年作品两部分,有纪年作品按照作品创作时间顺序编排作品顺序,无纪年作品按照艺术风格编排,著录作品和边款释文,作品尺寸、创作时间。书末编写钱瘦铁的篆刻艺术年表和文献著录。本书为研究、学习钱瘦铁篆刻艺术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和权威的*手资料。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它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续古印式》成书缘起,据黄锡蕃自述,是因为先有元代吾丘衍《古印式》,久不传,于是发愿以己藏 续 之。两面钤印,下附释文、钮制,旁附考释。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一函一册,一个定价,不分册销售。
《中国篆刻聚珍第三辑》是“中国篆刻聚珍”系列丛书里的最后一辑,共包含六种,即《楷书印》《封泥》《图形印》《鸟虫印》《玉印》《瓷印》,主要收集以专题印为题材的印章,汇编成书。所选印章皆是该专题范围内的经典作品,读者据此可以了解该专题范围内印章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来使用。整个《中国篆刻聚珍》丛书定位于篆刻学习临摹,创作借鉴、印史研究和教学参考,满足篆刻爱好者、创作者临摹鉴赏和教学研究之需,成为学习、了解、研究印史的合理范本。
吴隐(石潜)约于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钤拓而成,共计录印一百九十九方,边款八十六则,为近代拓存吴让之印蜕*多,钤盖*精本。 吴让之是继邓石如之后 皖派 篆刻走向成熟的标志者,亦为 皖派 集大成者,位列 晚清篆刻四大家 之首。吴让之毕生治印万计,然常见代表佳作仅百余方,是谱汇辑吴氏晚年力作近百方,足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欲知 皖派 篆刻精髓此谱堪称完备。 吴隐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善篆刻,精于玺印篆刻鉴藏,长期从事印谱编辑钤拓,故其钤拓印谱能够完满表现作品的面貌。 全谱使用连史纸铅印墨框,上等硃磦印泥钤盖,印蜕堆朱厚实,字口清晰、綫条劲挺,色彩靓丽,精神倍显;边款墨拓极精,刀痕毕现,为原钤印谱之佳作。
内容简介
由刘江主编的《中国篆刻聚珎( 辑古玺印共7册)(精)》共七本,分别为战国玺印、秦印、汉官印、汉私印,魏晋南北朝印、隋唐宋印、元印。每册分三部分组成,年代印制总论,国版,历代印评集评。 适合广大篆刻爱好者学习观摹。
由刘江主编的《中国篆刻聚珎( 辑古玺印共7册)(精)》共七本,分别为战国玺印、秦印、汉官印、汉私印,魏晋南北朝印、隋唐宋印、元印。每册分三部分组成,年代印制总论,国版,历代印评集评。 适合广大篆刻爱好者学习观摹。
全书共收封泥八百四十九方,其中除极少几方为战国时期外,绝大部分乃秦汉时期遗存。所收各封泥大体上以内容分类编排,先列官印,后列私印及闲章。每种封泥皆配有原大拓片,真实地反映了秦汉印章篆刻的原貌。而封泥后附有翁大年等所作考释,所论内容涉及官制、地理等方面,开创了以封泥文字证史、补史的先河,也更早地践行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互相释证的所谓“二重证据法”。因此,该书既是了解汉代篆刻艺术的书目,也是研究古代职官、历史地理等的重要材料。
陈方既先生是当代书法理论研究领域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书法热的兴起,书法创作实践和书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书法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进程中,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产生了许多茫然和困惑,亟待书学理论研究者把握传统的文化精神,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剖析和阐述,以期对当代书法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作出正确的引导。为了让 多的书法学习者与书法理论研究者探讨、研究陈方既先生书学思想,由陈方既先生生前亲自选辑整理出了五本著作,以结集出版。 《陈方既书论选集(共5册)(精)》以客观事实为据,对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字体之所以形成发展以及不同时代之所以有不同的审美需求等进行研究,以此把握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核: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既源
《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由陈振濂先生主编,拟分三编出版,总量预计在150 200 种之间,基本涵盖国内外珍稀印谱。每编各分专辑渐次推出,每辑 10 12 种,采用通代混编的方式。每辑均含古铜印谱、明清名人印谱、近代学术印谱三大类,并穿插其它特色印谱。选取印谱时,注重原谱的文献价值。所选印谱均保留完整原貌,不任意删减,以存真貌。陈振濂先生为本丛书撰写总序以及各种印谱的《题解》。 《四香堂摹印》共三册。*、二册摹古印,第三册为百寿吉语印。前两册朱框黑印,后一册黑框朱印,很有特色。本书根据西泠印社藏本影印。一函三册,一个定价,不分册销售。
此书系刘大新先生在秦公《碑别字新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补而成。所录别字采自碑、碣、墓志、摩崖、造像、石经等,共收字头三千五百余字,重文别字二万一千三百余字。并以《中华大字典部首索引》顺序排列部首,便于检索。
此书系刘大新先生在秦公《碑别字新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补而成。所录别字采自碑、碣、墓志、摩崖、造像、石经等,共收字头三千五百余字,重文别字二万一千三百余字。并以《中华大字典部首索引》顺序排列部首,便于检索。
该书由著名书法篆刻家陈寿荣封面题签、沙曼翁封面篆印;朱复戡、刘江、王北岳、孙龙父、徐慕农诸先贤题扉。全书300多页,收入作者数十年来积存的自刻印蛻700馀方(含部分边款),附录《小篆辨似》篇。展现了作者以汉印为基,溯源古玺,汲取流派印章中性之所近者,融入品性学养,形成浑厚典雅的风貌。
全书编排体例清晰,书前有对于方去疾篆刻艺术的概述。书中篆刻分为有纪年作品和无纪年作品两部分,有纪年作品按照作品创作时间顺序编排作品顺序,无纪年作品按照艺术风格编排,著录作品和边款释文,作品尺寸、创作时间。书末编写方去疾的篆刻艺术年表和文献著录。本书为研究、学习方去疾篆刻艺术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和权威的*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