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泠印社“状元”王义骅,纯正的书塾式传统篆刻学习与中国美术学院系统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三十余年篆刻经验首次系统分享。10篇讲稿,结合600余幅历代篆刻作品图版,解读两千年篆刻艺术发展的理论常识;从实用出发,揭示篆刻用字、章法、刀法、和印石的选择的知识要点、实操技法。深入浅出、简明扼要。
本书是西泠印社“状元”王义骅,纯正的书塾式传统篆刻学习与中国美术学院系统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三十余年篆刻经验首次系统分享。10篇讲稿,结合600余幅历代篆刻作品图版,解读两千年篆刻艺术发展的理论常识;从
本书从近三千部印谱的几十万方玺印中去粗取精,经多次筛选,精选出印章305方,其中上古玺印104钮,明清以来流派印章201钮。全书以篆刻艺术发展为纵线,将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佳作连缀起。同时,又对每方印章的时代演进、艺风嬗变、文化背景、创作理念,以及配篆、章法、运刀和风貌追求等,都力求剖析得言之有物,使之兼具典型性和完备性,既可赏析研读又可作为学习临摹的范本。
本书从近三千部印谱的几十万方玺印中去粗取精,经多次筛选,精选出印章305方,其中上古玺印104钮,明清以来流派印章201钮。全书以篆刻艺术发展为纵线,将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佳作连缀起。同时,又对每方印章的时代演进、艺风嬗变、文化背景、创作理念,以及配篆、章法、运刀和风貌追求等,都力求剖析得言之有物,使之兼具典型性和完备性,既可赏析研读又可作为学习临摹的范本。
篆刻艺术是继承古印发展而来的,历来印文以“篆”为体,印制以“秦”“汉”为宗。汉印在风格上雄强、浑朴,形态上方正、平直,是篆刻入门的 印式。 学习篆刻,“识篆”和“习篆”尤为重要。只有在篆法娴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作出融刀笔于一炉的 作品。 汉印的印文中,有多种体式,其中包括小篆、缪篆、受篆、鸟虫篆等等。对初学者来说,入手时会感到有些茫然。我们尝试着对照许氏“说文部首”将其总结的と个汉字部首,从众多汉印印文中一一查出,归纳整理,以方便初学者学习之用。另将《说文解字》中的本字释义及相同部首字的多种写法或同字异形之字的不同写法附于其后。并将清代篆书大家杨沂孙所书的小篆“说文部首”及汉印“说文部首”的书写示范视频也附于其后,供学习者参考。
《丛书》是重庆出版社的经典力作,在2006年老版的基础上,利用并拓展老版的篆刻资料,突出篆刻艺术创作的教学功能,选取经典古代印章和代表性印人的作品,通过具体印例,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 《汉印技法解析》:学习和研究中国篆刻艺术,汉印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山。学习汉印的规范和程式,是每一位成功印人的必修课。本书深入解析了汉印的风格形成和演变、篆法、章法、铸印和凿印、历代仿汉印、汉印的临摹方法,系统解读汉印的每一“刻”。
一、本字典主要收录我国历代各种质地玺印上的文字,亦有少量封泥、陶片、货币文字。时问跨度自先秦古玺、汉印,下至明清以降流派名家印,及部分近现代篆刻名家的印蜕。 二、本字典共收录近三千三百个常用汉字作字头,印蜕四万余枚。正反字同步同栏印刷,增强字典的实用性。 三、字典收录的印蜕涉及篆刻家三百余位,基本按其活动年代先后为序排列,并将其姓名注于印蜕下面。古玺印印蜕下面则注有“古玺”或“汉”印字样。对于疑难字,编者参考有关工具书并经筛选,引用了一小部分,于印蜕下面注有“疑难”字样。 四、在编写本字典过程中,参考了《古玺汇编》、《古玺文编》、《篆刻字典》、《印典》、《小篆疑难字字典:》,《中国篆刻大辞典:》,《中国篆刻大全:》,以及《堂印谱:》等工具书。 五
中国印学博物馆位于西泠桥东面。全馆面积有一千三百平方米,馆名由赵朴初题写。主馆设有历代玺印厅、篆刻艺术厅和书画厅,以实物展示了我国印章与印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展出珍品达六百件之多;还有存世最早的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和明清以来各印章艺术流派大师的原物、原作。本书收录了精选展陈藏品200余方,以印蜕加边款拓的形式排版,双色印刷。本书共分两部分,古玺印及流派印。其中流派印根据作者主要活动年代排序。本书的出版,能为推广印学文化,传播与普及篆刻艺术做出积极的贡献,让篆刻艺术走向千家万户。
德国(美国)大提琴家C.Schroder所编《大提琴基础练习170首》,被世界上许多同行作为基础教程。该教材选材精练,曲目编排系统性强,其中,手指的各个把位、弓子的不同弓法、尤其是换弦训练、力度训练等技术训练内容充分,难易进度安排合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部教材对于培养各种演奏人才(包括交响乐队、室内乐队、重奏、独奏等演奏人财)都是一部比较全面的教材。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该教材是卓有成效的。 这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曾出版过影印版。这次应该社之约,我对此教材重新进行了编订,为每条练的训练目的、练习方法写了说明。对于我个人的“一家之言”,望各位同行不吝赐教,以备今后补充,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十钟山房印举》,清陈介祺辑。所收皆六朝前玺印。此书开集各家藏印于一谱之先河,择印精良,汇印一万零二百八十四万,为集古印谱之空前巨著。惜其卷帙浩繁,读学不易。今据朵云轩所藏光绪九年本,精选有代表性、艺术性者两千纽,增补释文,重谋版面,成《十钟山房印举选》,以飨读者。
《蜀素帖》和《苕溪诗帖》《研山铭》都是北宋书法家米芾创作的书法作品,艺术水平较高,并称米书“双璧”。《蜀素帖》是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为游记和送行之作,书法天真自然,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苕溪诗帖》内容为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天真活泼,激越昂扬,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风貌。《研山铭帖》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本书为经折装。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名家临经典碑帖-大盂鼎铭文临摹与创作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 者 高庆春著 出版时间 20210601 I S B N 9787571208745 定价 78 开 本 8开 260*384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历代篆刻精品选辑.封泥》由张韬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