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临兰亭序》为“彩色放大本中国碑帖”系列之一,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此碑于唐代天宝十一年为千福寺和尚费全立,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刻石。碑高二百六十三厘米,宽一百四十厘米,碑文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颜真卿四十四岁书写此碑,其时书家正值壮年。此碑书法整密匀稳,秀媚多姿,是学颜体字的重要范本之一。《赵孟頫临兰亭序》据宋拓本放大印刷出版。此宋拓本曾经清代名人王虚舟题额,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姚鼐等人题跋,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广东书法院学术创作丛书:书法名家五体心经研究》通过对《心经》的传播与经义的研究,了解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明晰《心经》与中国书法的联系。历代书法家与《心经》书法,更直观地丰富了我们的认识,最后以当代书法名家五体《心经》书法赏析,进一步强调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是经络相连的。
位于苏州市观前街的玄妙观,创建于西晋,初名「真庆道院」,唐代更名为「开元观」,宋代更名为「天庆观」,元代更名为「玄妙观」。元代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由严焕文等诸多仁人名士尽心竭力,重修了玄妙观的三清殿。十余年后,由牟蝎撰文,赵孟頫篆额书写「玄妙观重修三清殿记」。赵氏书写此记,时年五十岁,正值盛年时期。赵氏还曾书写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这两件姊妹篇均摹刻上石,立于玄妙观内。此件真迹,曾由清内府收藏,后流入欧洲。《碑帖珍品临摹本:赵孟頫书三清殿记》将其放大印出,供读者临帖。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鲜于枢赵孟頫行草书字典》,《鲜于枢赵孟頫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编,集鲜于枢、赵孟頫二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鲜于枢(1256-1301),字伯机,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以草书最为精妙,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韩愈进学解卷》、《论草书帖》等。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各体皆精,尤擅行、楷。对后世书法有重要影响。传世作品有《洛神赋》、《道德经》等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一说为琅琊临沂人。玄宗开元进士,出为平原太守。肃宗时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刑部尚书,累进封鲁郡公。颜真卿家学渊源,精於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格,是唐代的大书法家。此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正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此碑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刊石。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刻於陕西兴平县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