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近代书法论著,影响中国书法史一代书风,中国书法的美学解读与大成之作。是晚清以来zui重要的书法专著,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从问世的那一年起,它就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注意。从思想性上说,《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也表现了康有为抛弃陈习、另辟蹊径的进取精神。该书除原有内容外,配有130幅书法碑帖图片,160个完整注释详细讲解。 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一篇,各章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卷一、卷二是讲书体源流的,卷三卷四是评论碑品的,卷五卷六是讲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求的,全书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
《郁氏书画题跋记》十二卷、《续书画题跋记》十二卷,明郁逢庆撰。收入自唐至明法书名画500余件,记其材质、装帧、题跋、印识及藏品流转等。题跋包括创作者本人题跋以及藏家、观赏者题跋。后者每每叙其掌故,详其递藏,鉴别真赝,品评高下,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书画史料,对今人研究和鉴赏古代书画甚有裨益。此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上海图书馆藏4种清抄本以及风雨楼丛书本等,并参校以《珊瑚木难》、《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讹误均予订正,并出校勘记;异文有可取者,酌情出校。
陶博吾的书法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别是行楷深受读者喜爱,而他的诗存,读者很少见,这次推出他的诗存,文学性很强,具有不少的读者群。《行楷诗稿(陶博吾诗文墨迹)》由赵感鹤所著,收录陶博吾先生存世诗稿近30首,大部分作品都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前所作,反映了作者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者凭记忆将这些早年诗稿用行楷的笔墨记录下来,是一部研究陶博吾文学成就不可或缺的资料。
作为从事艺术教育20余年的知名教授,作者根据自己多年艺术教育和高考招生的经验,从个人的人生体验出发,为考生讲解了中国大学教育的体制以及中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告诫考生要根据自己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此基础上,很详细地讲解各艺术专业对考生素质的要求、职业前程以及考试的方式以及备考的要领,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即便对艺术考试接近不懂的人,也很快能找到感觉,对于艺考生来说,实是一本很好难得的实战指导书。
《颜真卿多宝塔碑》系历代碑帖经典集字联。《颜真卿多宝塔碑》主要包括灯下诵经文中释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文章笔墨情怀、梵文成大雅书画难脱俗、大德传八表名花开四时、笔法三十六岁次日月年、夜静心泊然庭深思圣贤、门对千山秀家藏万卷书、文书千古妙笔著一春秋等内容。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沈曾植(1850—1922) 中国学者、书法家。字子培,号乙盦、寐叟,浙江嘉兴人。清光绪进士。书法负盛名,执笔宗包世臣,师法北朝碑版,融会“二爨”神韵,参以章草笔势,方入圆出,欹侧犯险,矫健凝重,自成一家。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谭延闿(1880—1930) 中国政治家、书法家。湖南茶陵人,字组庵、组安,号畏三。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工书,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貌丰骨劲,味厚神藏,有大气磅礴之势,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共 1 卷, 5000 余字。历来弘传甚盛,为 佛教各宗派尤其是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本书收录历代 15 位 名家《金刚经》书法力作,书风各异,精彩分呈,为广大学书人、学佛人提供一部可临摹抄诵、欣赏研究的完美典籍。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1卷,5000余字。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本系列字帖共精选历代书家所写《金刚经》墨迹、刻帖近共14件长卷。包括王羲之、柳公权、张即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傅山、雍正、弘一法师、金农诸家力作,同时收录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作品
本书是在目前市面上受欢迎的色铅笔绘画课程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根据当下流行的趋势和大众的需求,增补了10多个分类,每个分类的品种都有所丰富。根据读者绘画基础不一的情况取其中有难度或有特色的图作重点分步骤讲解,解说文字上 趋简洁生动,充满趣味性。有别于其他图鉴中的电脑作画,本书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亲自手绘而成,充满了作者对色铅笔的热爱和诚恳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