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是一门学问,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要认识它,了解它,决非一朝一夕之事。鉴于此,作者尽十年之力精研印石,且广为搜集,得各类印石相片数千幅。今选其品相标准且佳者,举纲张目,分门别类,所编深具学力、匠心,可谓筚路蓝缕,功在印壇。读者得此一编,对于欣赏和收藏印石宝多裨益,相信此书出版会成为爱石者的好朋友,好向导,好顾问。
马如森,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委员。
马如森,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委员。
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间僧人,人称[永禅师],为晋王羲之第七个世孙。住吴兴的永兴寺时,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千文》八百余本,分施浙东诸寺。退笔为家,索书者踏破门限,因以铁裹之,人称[铁门限]。其书源自家学,远绍王羲之书风,唐虞世南得其传授。其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看做是沟通魏晋和隋唐间的津梁。 此真书千文,笔法精熟,结字谨严、工稳,用笔起讫清晰可辨,对初学者对用笔的呼应、映带的理解颇多裨益,然而临写时切忌荒率、单薄,而伤于游走、流俗。
《徐渭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为“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该系列囊括历史上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徐渭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为作者在多年搜集的徐渭、张瑞图书法作品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笔画目录,拼音目录。使读者对其书法艺术有直观了解,是手边查阅的实用工具,为读者提供临摹创作范本的同时也是书画鉴定、治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徐渭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共三个部分,部分为书法字体汇编,第二部分为常用印章,第三部分为艺术年表。
马如森,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委员。
印石是一门学问,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要认识它,了解它,决非一朝一夕之事。鉴于此,作者尽十年之力精研印石,且广为搜集,得各类印石相片数千幅。今选其品相标准且佳者,举纲张目,分门别类,所编深具学力、匠心,可谓筚路蓝缕,功在印壇。读者得此一编,对于欣赏和收藏印石宝多裨益,相信此书出版会成为爱石者的好朋友,好向导,好顾问。
《隶变》是从大量有关隶书文献资料中,梳理出来的一本文字汇编。为隶书创作提供-份别样的文字参考数据。《隶变》在同类书中,第-次将隶字的结构组成与隶字的书写风格区别了开来。全书紧紧围绕着字的结构变化这一主线,从散落在十五万多个隶字中进行了筛选。《隶变》突出了一个“变”字。在所收集的数万个隶字中,字字相殊,个个迥异。此书目前在同类型的书籍中,收录的变异隶字最多也最全。凡若寻求隶字变化者,执此一书,几可观止。不仅方便于学习也有利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