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选汉字1444个作字头,以繁体(或异体)作为四角号码查字的主要依据编辑成册。 二、正文字头上的4位数是四角号码,左上角的数字是号。多字同号者,仅一字标明四角号码,其它字仅标明号。 三、正文字头下方格内的字是小篆,小篆以下均为鸟虫篆。鸟虫篆下的号码是近、现代作者排列序号或选字朝代序号。作者排列不分先后。 四、正文前编有“鸟虫篆选录朝代及作者序号”。 五、“笔画检字查号表”汉字后的数字为正文四角号码。 为便于读者查找鸟虫篆,简体、繁体(异体)字同时编录表中。简体字列在繁体字之前。如“龙”在五画,“龙”在十七画,无论查“龙”的简体或繁体,均能找到“龙”的鸟虫篆。 六、为方便读者查找鸟虫篆,正文前编录了“繁体、简体、异体字对照表”。此表仍按四角号码(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知其简体或异
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
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通常被认为包括五个方面,即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扩散和传播、文化综合作用(或文化整合)、文化区。《书法文化地理研究》尝试运用文化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书法作出比较独特的阐释。《书法文化地理研究》的构架主要由六个方面组成: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书法、书法与书法文化、书法文化景观、书法文化的传播、书法文化区的划分、书法与文化生态。在每个章节的后面均以魏晋南北朝为例,对中国书法的文化地理作出比较深入的探讨。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清代因避清圣祖玄烨之讳而改称穴张黑女墓志移。刻于北魏普泰元年(五三一)十月,正书,二十行,满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不存。清道光年间何绍基于山东发现此碑装裱本而闻世,此拓本共十二页,每页四行,满行八字,因海内孤本,故极为珍贵,今藏上海博物馆。 《张玄墓志》书法精美,刻工亦佳。用笔讲究中锋、侧锋的运用,注意藏锋、露锋的变化,体现含蓄而不外露的笔意;结体呈横势,单字结构宽绰,有隶书结体的扁方之意;章法布局整齐,字距稍大,行距稍小,但最后几行中出现错落的形态,貌似行书章法,又为整篇添了几分光彩及灵动之气。何绍基评之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道厚精古,未有可比肩穴黑女锣者。』
《中国书法全集》上迄商周,下至当代,总计一百零八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二、名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著、附录、補遗十编。精印现存世界各地珍藏的中国历代书法精品三万余幅。论文、考释二千余万字。许多图版均属发表。每卷内容有:书法家评传(或断代专论)、图版、书家书论、书家年表、书家生平行踪示意图、图版考证说明与释文、参考书目等。 该书不是一般性的艺术图册,而是继宋代《淳化阁帖》、清代《三希堂法帖》之后,中国当代书法学术界对几千年传统文化艺术——书法的一次空前整理、研究和评介。如此全面、系统、深入、细微地研讨一门艺术,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学术界也是罕见的。此书对书法专家、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均有极高价值。
《多宝塔碑》曾经清代名人王虚舟题额,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姚鼐等人题跋,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此碑于唐代天宝十一年为千福寺和尚费全立,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刻石。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后封鲁郡公,因此有“颜平原”、“颜鲁公”之称。他精于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代宗师。此碑高二点六三米,宽一点四米,碑文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颜真卿四十四岁时书写此碑,其时书家正值壮年。此碑书法整密匀稳,秀媚多姿,是学颜体字的重要范本之一。
《唐高力士墓誌》於一九九九年七月下旬在陝西蒲城縣保南鄉山西枓高力士墓出土,墓誌刊葬於唐代宗寶應二年四月十二日。墓誌並蓋均為青石質,呈長方形,高二。釐米「寬七九釐米、厚二八釐米,誌蓋篆書O、誌文四十五行,滿行約三十四字,行書。潘炎撰,張少悌書。今存蒲城縣博物館。 高力士(684!762》是唐玄宗時期最负盛名的大宦官,也是世人皆知的歷史人物。本姓馮,少閤入宮,為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姓高。開元天寶間,寵任極專。累官驃騎大將軍,封渤海郡公。安史之亂,隨玄宗入蜀。肅宗朝配流黔中,復赦還,病死途中,代宗勅令陪葬玄宗泰陵。《舊唐書》卷一八四、《新唐書》卷二。七皆為立傳。以墓誌與其墓碑相參,可補史傳高力±初名元之闕,可糾史傳享年七十九歲為七十三歲之訛,可證唐代宦官制度『內侍置監,公首為監(碑文》
中国法书精萃。
书法的文化特征就此凸现出来,因而必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亮点。大都依原本碑帖进行了放大,修补了残损缺失之处。在对碑帖简要介绍的同时,还讲解了相关的临习技法,并附以通篇释文。此次印行的十种碑帖涵盖了隶、楷、行、草诸体,皆为初学入门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