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日本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思考,全书分成 东瀛书论 日本书法史 日本篆刻史、书法理论史和书法教育史 三编,从日本书法史、日本篆刻史、日本书法理论史、日本书法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书法的发展过程,不仅详述古代日本书法,更涉及近现代日本书法发展的多方面,是了解日本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秦西汉印章研究》是在作者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不仅对秦和西汉的印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还收录了秦西汉时期几千枚印谱,是目前为止收集资料最为完备的,为后人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成果曾经高明、李学勤、裘锡圭、林甘泉等专家学者评审鉴定,被认为是作风严谨、最见功力、超迈前人的成果。
《中国书法全集》上迄商周,下至当代,总计一百零八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二、名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著、附录、補遗十编。精印现存世界各地珍藏的中国历代书法精品三万余幅。论文、考释二千余万字。许多图版均属首次发表。每卷内容有:书法家评传(或断代专论)、图版、书家书论、书家年表、书家生平行踪示意图、图版考证说明与释文、参考书目等。该书不是一般性的艺术图册,而是继宋代《淳化阁帖》、清代《三希堂法帖》之后,中国当代书法学术界对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书法的一次空前整理、研究和评介。如此全面、系统、深入、细微地研讨一门艺术,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学术界也是罕见的。此书对书法专家、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均有极高价值。
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
《余秋雨书法(第3卷):庄子译写(本)》是对庄子有代表性的作品《逍遥游》的今译以及对原文的书写。今译严格忠于原文,但不缠绕于背景分析、历史考订,而是衍化为流畅而简洁的现代散文,借以展示两千多年间文心相连、文气相续。书写,用的是行书。作者在自己所有的行书作品中,对《逍遥游》的书写较为满意。这份长篇书法,已镌刻于中国道教圣地江苏茅山。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的文明,汉字的书写实践又成功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但遗憾的是,书法史上有关女性书法和女性书家的记载实在太少,只有像卫夫人、管道异那样个别的典型留人景仰。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施展,书法界也不例外。中国书协成立以来,除了广泛发动女性书家参加历届全国或地方性书展外,又专门举办了三届全国性妇女书法篆刻展览,极大鼓舞了当代妇女书法创作热情和艺术水准,促进了妇女书业的繁荣,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本届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二千一百三十九位作者的书法、篆刻稿件二千七百五十五件,为历届妇女书法展之最。同时,还收到论文八十七篇。展览评审工作分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
本书为繁体竖版本。
《王义骅篆刻作品集》收集西泠印社社员王义骅个人篆刻作品100余方,结集出版,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水准与人文气质。对篆刻相关从业人员及爱好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方圆庵记全称《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米芾书,陶拯刊石,北宋元丰六年(一○八三)四月立于浙江杭州龙井。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碑高五尺六寸五分,广三尺五寸七分。]行书十七行,行约五十字。石刻书法秀润圆劲,为米芾早期专学晋人之时所作。陶氏摹刻也很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世居太原,又迁襄阳,后又居润州。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米芾擅长行、草书,书学晋人,尤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气韵轩昂,独辟蹊径,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今据旧拓本影印,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参考。
陈巨来(1904-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塙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鹤居士,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镇人,寓居上海。20世纪我国杰出的篆刻家,书画家、诗人。又因《安持人物琐忆》一书,被誉为民国掌故专家。陈巨来篆刻艺术蜚声海内外,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1980年9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本卷收入陈巨来先生的印章数百方,供读者研究欣赏。
本书为篆刻类工具书,书中的篆刻从历代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印,严格按照拼音目录中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尽量搜集全面。书中有笔画目录和拼音目录。
本书收录济宁地区自汉至清历代墓志铭一百三十余件,有原文和注释,卷首附有部分重要墓志铭图片。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还是一位当代书法大家。在他豪迈飘逸的书法中,蕴含着指点江山的伟人之魂,激扬文字的诗人之情,雄视古今的哲人之思,运筹帷幄的军人之概…… 毛泽东的书法融会诸家,通变古今,自成一体,其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年是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感悟他的博大胸襟,探求他的思想轨迹,触摸他的精神世界,特编辑出版此书。《毛泽东书法艺术精选》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选辑而成,作品出自中央档案馆馆藏和荣宝斋珍藏的毛泽东手迹。 《毛
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字泰和,杨州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故后人称为“李北海”。其书法独步一时,李阳冰誉之为“书中仙手”。尤其是李北海将“二王”为代表的“南帖”风貌与北魏的书风,熔为一炉,形成自家风范。 《少林寺戒坛铭》是李北海三十八岁所书,春秋正富,正是走向成熟时期。当是其神完气足之作;也是李北海所流存下来字迹。前人有考定此碑为伪托,但就艺论艺,其艺术价值还是大有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