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撰,是汉魏至唐代通用的童蒙识字课本。因首句为“急就奇觚与众异”,故取前二字以名篇。历史上曾有很多书法家书写过《宋克急就章卷》,最著名的是传为三国吴皇象所书者,是公认的章草范本,后世如元代赵孟烦、明代宋克均有临本传世,其中尤以宋克所临者最称精妙。此卷即为宋克于洪武三年(一三七○)所临写,纸本,纵二十点四厘米,横三百四十三点八厘米,一百六十行,两千余字。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克急就章卷》存世有多本,此卷是他四十四岁时的得意之作,虽为临作,但与皇象《宋克急就章卷》的质朴凝重不同,显得潇洒流便。此卷点画瘦劲挺拔,节奏活泼奔放,气息清新典雅,较之赵孟烦、邓文原等书家所写的《宋克急就章卷》更显生动精彩,富有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今以此卷墨迹影印出版,以飨广大书法
《书法大字典》共收入各体书法例字12.6万余字,比原版《书法字海》增加近一倍,比《书法字海》(修订版)增加4.7万多字,收录的碑刻和墨迹品类大为扩充,保持了广罗海外多国汉字书法的特色。这样宏大的规模和丰富多采的例字,几乎囊括了书法史上大部分秀的并且是原创性的书法单字。书法单字的原创性,以各种字体单字的书写方法为根基,加以创造性的美化,世代衍变,提高和丰富了书法艺术。新时代出版社和本书编者们以辛勤的劳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再次为中国书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字典类图书配合字帖类图书对我国历代书法成就的传承发挥积极作用。大型书法字典能够集中展示众多汉字书法发展的源流和创新成果,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它为我们今人与古代众多书法家对话,从古代书法中汲取智慧提供
《篆书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篆书道德经》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书经图说》五十卷,清晚期由官方主持编纂的一部《尚书》学著作,它以图附说解经,在历代《尚书》经说著作中独具一格。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慈禧太后出于晚清学制改革需要考虑,诏命协办大学士徐郙等人纂辑绘制此书,前后历时二载而成。 全书以图为纲领,先列图目,每图之后,首列经文,次及解说,体例简明而完备。经文解说皆以蔡传诠经系统的《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为宗旨,以宣扬正学为导向,以发挥经义为本,力避古文真僞之争等问题。全书图画绘制考究,人物衣冠皆斟酌古式,参考晋顾恺之《列女传图》、宋儒聂崇义《三礼图》等书。而且编纂者试图通过图画的形式,解决考证繁琐冗沓之弊,以收一目了然之效。图绘工细,精美非凡,洵为艺苑之奇葩。 此次整理以光绪三十一年内府刊本为底本,经文标点一以解说为准,具体内容
中国篆刻名品是上海书画出版社名品三部曲之一,继中国书法名品、中国绘画名品各百种之后全面出版,完整覆盖中国书画印领域名品名作范本经典的出版。篆刻名品全套24种,收录自先秦玺印、秦汉隋唐印章、明清流派印和近代名家篆刻作品,汇聚200余位篆刻名家,合计11765方印蜕,825方实物照片,全面覆盖两千年篆刻史、展现篆刻名品艺术风采同时,可见篆刻所反映的古文字、古文献内容的丰富多彩。 全套名品印蜕、边款图版均甄选自优质原钤印谱底本,并配以部分名作实物印面和原石。延续书画社名品系列注重文献校注的功能,对印文、边款中的典故、人名地名进行精准注释,并在每册末尾汇集诸家集评对该时代或名家印风进行总结归纳。 全套名品原色精印,为学习、研究玺印篆刻艺术提供直观的资料。套装更在24册名品外,附赠11765方篆刻印蜕反文,共计600
《西泠文藻:西泠印社诗文联语印谱》主要内容包括:西泠山水清淑、开后启之先声、管领湖山属印人、不可交无石、夙标胜赏、印学话西泠、选印开秋社、商略山水间、梅鹤为邻、挹孤山苍翠、足助林泉逸兴、法乳流传三百载、印学星宿海、盟寒应约孤山鹤、数布衣曾开浙派、映发万象、大府图书凿壁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