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希区柯克》是影评史上论述希区柯克这位黑色悬念电影大师的经典著作。它完整收录了罗宾?伍德代表作《希区柯克电影》(1965)以及其在1976-1989年间关于希区柯克电影的新论,共18篇精彩绝伦的重量级文章。在文章中,罗宾?伍德选择了希区柯克多部经典作品如《火车怪客》、《后窗》、《西北偏北》和《惊魂记》等进行抽丝剥茧般的细致解读:希区柯克是“编织”其电影文本的?他的痴迷何在?他的焦虑何在?他和电影体系、影片类型、明星之间的张力又是如何?这些探索有趣且发人深省。除了追溯希区柯克的创作生涯,本书还从侧面体现了一个电影评论家智识和情感的个人发展历程。
本书是笔者近年来所写电影文章的一个汇集,其中有些是新写的篇章,部分旧作也或多或少作了修改。全书共收录电影笔记49篇,具体包括《电影选择了上海》《1933年的中国影后选举》《民国电影刊》《电影史上的三个失踪者》《飘逝风中的女星传奇》《当年“人猿泰山”热》等。
增订版第二编收录1960年到1978年的世界影片共230部,约153万字。由电影研究专家郑雪来先生主编,约请的专家学者撰写,时隔二十年再次增补修订,每部影片均配珍贵电影剧照,每编后均四册的篇目索引。本书的出版,一方面可为电影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广大电影爱好者又可充实电影艺术知识、提高电影鉴赏水平。每篇均分“片头介绍”、“剧情简介”、“鉴赏”三个部分,“片头介绍”部分主要提供影片的基本信息,如国别、时长、制作方、演职人员及获奖情况等,“剧情简介”部分是用文学性语言将影片主要情节交代清楚,“鉴赏”部分则运用各种方法,或是侧重于影片本文分析、镜头分析,或是侧重于各影片所属的思潮流派的评述,或是侧重于影片主创人员艺术风格的介绍,或是兼而有之,对影片进行多角度的品评鉴赏。
《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成果。《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围绕“亚洲新电影”话题,在对亚洲主要国家本土文化、艺术特征予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电影和现代电影、外来影响和自身创造、思想探索和视听娱乐等视角,深入把握亚洲新电影的价值建构、社会蕴含以及形式变革,特别是发掘了其现代性内涵的灌注,从现代化到审美现代性再到叙事学、消费社会、镜像理论的集束勾勒,包括当代中国电影在内的亚洲新电影之历史生态、现实追求跃然纸上,显示了区域电影一体化研究的全新进展。
为了打造电视剧收视的新“神话”。上海上影英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四千万巨资,由国际成龙担任总监制,导演唐季礼担任艺术总监,导演蒋家骏执导,全力打造电视剧版《神话》,续写可歌可泣、如梦如幻的史诗爱情神话!
本书旨在为研究电影历史的影迷及收藏电影海报的观众,提供开阔眼界、提高品味、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兼具可读性、学术性、资料性的鉴赏读物,提供一本具有长期欣赏价值的案头书。
《电通半月画报》,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期刊,在电影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以文字、图片、漫画、地图等活泼的形式,形象地报道了电通影片公司所摄影片的故事梗概、制作状况、演员动态及读者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深受广大影迷喜爱,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一份珍贵的史料。
一、本辞典共选入19124~1960年间世界电影235部。二、本辞典撰写原则是撰稿人必须看过所撰写的影片。基于此,有不少原应列入的影片,因条件限制而未选入。三、本辞典文按影片摄制时间(年)先后排列。时间相同者,按影片汉文译名字的笔画数与笔顺顺序排,如完全相同,则按第二字,余类推。四、正文后附有篇目笔画目录索引,按影片汉文译名字的笔画数排列。笔画数相同的,按笔顺顺序排。五、每篇分“片头介绍”、“剧情简介”、“鉴赏”三部分。“片头介绍”中的演职员只限于主创人员。获奖情况也仅限于较重要者。‘‘鉴赏”内容每篇各有侧重,不求一律。注重以影片实际为根据,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允许不同艺术观点并存。六、外文片名原则上使用影片摄制国家的文字。七、本辞典中的外国人名、片名、书名及其他专用名词术语,尽可能采用通
本书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纪录片发展历史作了详尽而严谨的梳理,从丰富的作品中挑选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各大名家代表性、最能够代表纪录片创作者水准的作品,以它们为蓝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基点,从叙事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文化学和美学等各个角度,对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创作手法、叙述策略、社会意义与美学意蕴等尽可能地作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作品出现的时代背景、作者履历等等做了简单的描画,旨在增进读者对作品更加全面的了解。
《真实的游戏:西方新纪录电影》是把新纪录电影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区别于直接电影流派的西方纪录片美学史上发生的重要美学转型而加以研究的。研究的大致思路是在纪录片发展史中梳理出新纪录电影如何从直接电影中破茧而出的过程;重点研究新纪录电影的基本美学特征、七位重要的新纪录电影导演及其代表的当今最主要的几大新纪录电影类型;最后分析了在西方新纪录电影发展的同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象,新纪录电影对中国纪录片的作用和影响。
电影学者史蒂文 杰伊 施奈德担纲主编,精选1001部经典电影; 全球20多家专业媒体的50多位影评人,撰写1001篇精彩影评; 配以800多张珍贵海报,丰富翔实的制作团队、演员阵容资料, 及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数据; 精装960页,铜版纸全彩印刷,重约4斤; 历经8年8版,全球28种语言30多个国家发行,累计已超过130万册。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一书介绍了各时代的而富有新意、已成为经典与邪典的必看影片,并向电影界给出了深刻、机智、富于启迪的见解,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该书被译成28种语言,全球已达130万册。您手上这本是根据英文第8版制作的中文版。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第8版)》中收录了数百幅的剧照、肖像与海报,它将各种电影类型中最有影响力的影片
《中国影片大典》是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各电影制片机构所拍摄出品的故事片、戏曲片、舞台艺术片的总汇。全书依照出品年代分为四卷,本卷为全书的第二卷,即1931-1949.9年卷。本卷共收入了955部影片及156幅剧照,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中国电影早、中期制作、发展的面貌及轨迹。本卷按照《中国影片大典》的总体编撰,因所收影片均为中国早、中期的制作,每个制片机构、甚至同一制片机构所拍摄的影片的常规项目中,对于创作、制作人员的名称以及排列的顺序都各不相同。
《电通半月画报》,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期刊,在电影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以文字、图片、漫画、地图等活泼的形式,形象地报道了电通影片公司所摄影片的故事梗概、制作状况、演员动态及读者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深受广大影迷喜爱,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一份珍贵的史料。
由王扶林导演,欧阳奋强、陈晓旭、邓婕、张莉等主演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电视目前的绝妙篇章”“不可逾越的荧屏经典”。87版电视剧《红楼梦》成重播剧经典,常年盘踞重播剧靠前名的位置,豆瓣评分高达9.6,常年位居电视剧评分榜靠前。这部剧承载着亿万电视观众的集体记忆,也记录着上百位演职人员人生很美的青春时光。这是一本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全景式纪念画册,精选当年的精美剧照300余幅,均由87版《红楼梦》摄影师李耀宗定制提供。虽然87版《红楼梦》的剧照在网上已经流传过很多,但本画册的大部分照片还都是头一次面世。画册分为经典回眸(场景剧照)、红楼梦中人(单人剧照)、拍摄花絮三个部分,均用原照片经高清电分后修图设计,使87版《红楼梦》的经典人物、经典情节都有一个的呈现,并通过花絮照片,带大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