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作者从2014年至今在《博客天下》、《中国企业家》、《蓝筹》、《渝商》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上发表的影评专栏文章。作者具有深厚的复合型学养,同时又不失女性的细腻大气,她眼中的电影,总能抵达一些曲径通幽的妙处。这是一个真诚无伪的悟 影 者写给电影的情书,并与所有热爱电影的同好者共享。
阿巴斯是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他留下了诸多影史经典,多次荣膺国际电影大奖。其电影用镜头凝视平凡人世,纯粹、简朴的故事给人以最单纯的感动。影像风格简洁而富有诗意,洋溢着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 本书详细记录了阿巴斯在一次七日电影工作坊中的授课情况,详尽而深刻地呈现了阿巴斯的艺术观和人生观,包括电影拍摄技巧、对诗歌和摄影等艺术的感悟、对人生的哲思等,是其一生导演历程与人生之路的珍贵总结。
作为当代独树一帜的喜剧电影大师,伍迪 艾伦多次荣膺国际大奖,留下了诸多影史经典。他的电影以反讽的剧情和机智的台词著称,用充满智慧的幽默解析人生、讽刺人性,在知识分子与普通观众间都有着极高的声誉。 在本书中,伍迪 艾伦回顾了自己辉煌而漫长的职业生涯,坦率地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讲述了《安妮 霍尔》《曼哈顿》《开罗紫玫瑰》等代表作台前幕后的故事,一反其神经质且自怜的故旧形象,字里行间展示着他对电影和人生独到而深刻的洞见。
本书是国内翻译出版的对法国电影新浪潮导演夏布罗尔的作品做深入分析的导演论图书。夏布罗尔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重要成员,虽然位列 五虎将 之一,但长期以来其知名度与研究热度却远逊于戈达尔、特吕弗、侯麦、里维特等人。 由法国著名电影学者若埃尔 马尼撰写的这部导演专论,以夏布罗尔执导电影的时序为经纬,从导演个性、现场表现、艺术探索、个案分析等角度,对夏布罗尔电影做了完整描述。虽然未能包含夏布罗尔的全部作品,但对他中前期作品的详细分析,足以让影迷及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夏布罗尔的艺术特质及其在影史上的重要价值。
本书主要从苏联到俄罗斯的电影发展历程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影大师和他们的优秀电影作品进行分析。这些电影大师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水准,题材内容有独特性,思想内涵具有深刻性。本书除了对导演生平和影片内容、获奖情况做一些基本介绍外,还对这些影片的内容层面和视听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吸取各派电影理论的精髓,从现实主义美学、电影叙事学、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与批评等方面,并结合电影与类型、电影与文化、电影的表意修辞等学科多角度地分析。
《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尝试在跨地区、跨学科的格局下,以新的观念、史料和方法对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阐释,通过深入挖掘文献及影像资料,厘清史实,填补空白,并对20世纪30 70年代的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评价。 一部分 重访早期沪港关联 集中探讨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电影,着重分析当时中国内地的政治、文化对香港电影的深刻影响,以及两地电影业之间的互动。第二部分 冷战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 聚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尤其是从冷战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制片机构、类型及电影现象的考察,分析战后香港电影的复杂性,以及冷战对华语电影的深刻影响。第三部分 类型、作者与文化想象 剖析香港电影史上重要且未获得足够重视的电影类型、作者及其他重要问题,力图丰富我们对于香港电影史的认识。
1998年,贾樟柯凭借处女作《小武》崭露头角。他的电影以其现代性著称,风格源自对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关系的再创造、对新技术的创造性运用,以及对个人和十四亿人口的集体之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 贾樟柯的电影敏锐地见证了影响中国和全世界的巨大变迁。《站台》《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及《山河故人》等影片勾勒出一条高度协调又不断更新的美学路线,耐心十足地在中国文化中构建中心位置,以独特的角度讲述二十一世纪的新故事。 本书由著名的《电影手册》主编让 米歇尔 付东执笔,是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作品的重要著作。内容涵盖多篇*手访谈,涉及童年、工作、拍摄及合作者采访。另有主要作品的分析与*,并收录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演讲全文。
由戴锦华主编,其作者群中既有戴锦华、索萨、李杨、毛尖、滕威、张慧瑜等中国大陆文化批评家、电影研究专家,也有李政亮、开寅等港台和海外电影研究学者;他们不但具有国际视野,而且生活、穿行在世界各地,可谓代表了华语世界电影研究与批评的重要一支。《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将以对电影事实和影片事实颇具发轫性意义的"2012年度电影访谈"开篇,更有戴锦华教授对2012年度中国及世界电影的全面总结、冷静观察与深邃思考,让人在领略到精彩纷呈的2012年度电影文化的同时,轻松地完成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旅行,学会阅读未曾说出已然说出的电影事实。
卓别林与希特勒于同年同月出生,生日仅相差四天。两人的才能与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撞击,各自形成巨大的漩涡。 卓别林在纳粹入侵波兰之后开拍《大独裁者》,在希特勒踏进巴黎的第二天完成了最后一幕的演说。他们虽从未谋面,但在媒体宣传和个人形象经营上却陷入了长久的厮杀。最终喜剧大师从一位世间少有的演说家手中,将他的 武器 夺了过来。希特勒荒唐无稽的野心崩溃了,卓别林的幽默却长存世间。 本书作者依据卓别林家族私藏的拍摄花絮资料,以及卓别林本人将近一万页的手稿、工作日志、往来信件等,还有近年才被发现的新史料,为大家揭开影片《大独裁者》的拍摄始末。
好莱坞非洲大片长期垄断着国人对非洲这片遥远大陆的想象,近年来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深入,中国电影人频繁走进非洲,打造了《战狼2》《红海行动》《万里归途》等国产大片,非洲由此成为中国观众新的视觉生长点。而在非洲,一批电影人逐渐从欧美文化霸权突围,创作了一批描写本土历史与现实经验的电影作品。《影像突围:非洲电影之光》是一部聚焦非洲影像文化的专著,通过中国之非洲、非洲之非洲、非洲与世界三个维度探索电影艺术在当代非洲文化发展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为读者呈现一个过去鲜少了解的非洲光影世界。
在本书中,詹姆逊通过解析电影中的政治寓言和地缘政治寓言,绘制了一张晚期资本主义地缘政治地图,实现了电影的认知图绘功能。詹姆逊在书中暗示我们,不仅要看到电影文本表面的甚至是不真实的叙述,还要窥见文本中积淀着的、未曾意识到的但却客观存在的、真正的历史踪迹;或者说,我们应该努力在电影文本与特定社会时期的“政治无意识”和“地缘政治无意识”之间搭建起某种象征式的联系。本书根据詹姆逊在英国电影学院的系列演讲整理而成,所有文章都是在詹姆逊的重要论文《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发表之后完成的,因此,本书是詹姆逊后现代理论的延续。
小津安二郎是举世皆知的日本著名电影导演,有多部名作留芳影史。 小津安二郎把自己的爱好和欣赏之物限度地融入了电影中。他导演的电影,充满了他的审美意识和兴趣 从衣服时尚、室内装饰、杂货等表层的东西,到演员尤其是女演员的容貌、举止、语气和对话的深层意韵。原节子、三宅邦子、笠智众、佐分利信、东野英治郎等电影明星的音容气质自然而然地在小津电影的气氛中涌现出来。 本书是一本新颖的小津电影评论集,全书分四章,讨论了小津电影中的器物美学、男女演员的选择、镜头中的动作与台词风格的特殊性。
本书试图重返 历史现场 ,将 南下影人 的创作置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沪港电影交流的文化脉络,以及中国电影传承与分流的历史框架中,借此深入讨论沪港电影的内在关联、 南下影人 共同的精神气质与创作母题、 南下影人 对战后香港电影的深远影响等。通过对社会历史背景的观照,对相关制片机构的发展历史及制片策略的梳理,对重要 作者 的创作个案及明星形象的研究,本书深入呈现了战后香港国语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解读和阐释。
这是一本女性视角的唯美影评小书。作者作为资深电影爱好者,深爱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书中不但有对《罗马假日》《怦然心动》《相爱相亲》等唯美影片的美文欣赏,亦有对《肖申克的救赎》《教父》《海上钢琴师》等经典电影的参悟与深思,这些文字都被作者装在了独具风格的 日志 中,娓娓道来,尽显情感与趣味之所在。正如作者所说,希望以电影为媒介,将此书献给每一位志同道合、同频共振之人,那些于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在高楼之处、在低洼之处依旧守望之人。
本书是日本国民喜剧大师三谷幸喜关于舞台剧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访谈录,由日本知名搞笑艺人、作家松野大介采编而成。 不爱回顾过去 的三谷,首度完整畅谈自入行以来共20余部作品的编剧、导演心得和创作故事,谈及自己写作的灵感来源、坚持何种编剧法则和风格偏好、作品从构思到完成有哪些苦与乐、对合作者和演艺界有怎样的看法、多年来如何保持旺盛创作力 本书揭开了三谷喜剧的帷幕,把目光投向幕后,对于所有从事创意工作、身处娱乐行业的人,这本制造欢笑与感动的秘籍都值得一读。
本书是一本对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进行梳理、解读的随笔集。结合当下经典影视作品,如《都挺好》《琅琊榜》《人民的名义》等,对影视艺术的内在规律和艺术特征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评论,对影视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和研究,对中国当代流行文化进行了理论阐释和解读。
《教父》(1972)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电影制作的转型。它既是科波拉在艺术上的巅峰之作,也为派拉蒙创造了票房奇迹。这部电影永久地改变了好菜坞。乔恩 刘易斯首先从电影本身入手,分析了《教父》大胆的视觉风格设计,并深入讨论了影片主题中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资本远作方式间的矛盾。接着他将 《教父》的幕后故事融入了好菜坞的发展史,探究了其商业上的成功对派拉蒙影业的命运、甚至整个好莱坞的命运起到的关键作用。最后,从银幕走向现实,刘易斯的文字向读者揭示了真实的美国黑帮资本运作,以及《教父》与现实黑帮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一些难以用常规叙事理论解释的电影频繁出现在商业片里,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尝试弱化故事,将创作重点转向对人物境遇的刻画。本书提出 境遇电影 概念,既是对这一系列变化的总结,也是试着搭建一套全新的电影认知模型。 境遇电影 关注主体与情境的相遇,相比人物和情节,更强调观众的沉浸和身体经验。作者从身体、空间、时间、影像四个角度出发,进行系统阐释,分析其应用案例,并探讨其适用可能性,旨在为理解、创作电影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本书是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拍摄手记,记录了竹内亮从日本移居中国,并坚持用外国人的视角客观记录中国故事的点滴。书中以竹内亮的纪录片作品为主线,通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华为的100张面孔》《走近大凉山》等一系列作品,展现了竹内亮眼中的真实中国。
本书编写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发起,全国 25 所高校积极响应,由来自全球 32 个国家的留学生供稿,精选 112 篇用汉语撰写的征文汇编成书,表达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电影的热爱、兴趣、评价、期许,以及对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寄语。全书分为五个板块,视角独特,夹叙夹议,信息丰富,可读性强,是研究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与接受不可多得的文本,也是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 的有益参照。本书适合从事电影创作、电影研究、电影营销以及影视教育、对外汉语教育、跨文化传播等各界人士阅读。
《与光同尘:漫谈1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从影史、影人、影片三重视角,详细解读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人事掌故,以及思想与形制的演变。其中影史部分以 百年流影 为题,借历代导演、女演员、古龙、译制片等特定主题,以线带面铺陈中国百年影史的完整风貌;影人部分以 以人为本 为题,对大陆、台湾、香港等地不同世代的电影人代表进行精描,以此勾勒中国电影人的独特样貌;影片部分以 如影随形 为题,以数部电影杰作为范本,多角度剖析中国电影的精神内核与外在肌理。特点如下: 一、对中国电影的知识储备极其丰富。赛人对中国电影的知识储备 从影史到影论,从影事到影人 在当代中国电影学术界、评论界中都少有与之匹敌者。 二、对中国电影的思考广博精深。赛人对中国电影的思考,借助自身的电影素养与工作经历,将影迷对电影的迷
《兔子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精选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画热血台词和热门评论。从后台评论区筛选高赞评论,通过网络征集热门台词,经过多次修改,专门精选剪辑出20段动画片段,25句热门台词,25条打动人心的评论。该书既是一本爱国主题教育导航书,也是一本那兔经典片段回顾手册,还是一本可以随时记录下心情的手账本。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感动的源泉。
作为当代独树一帜的喜剧电影师,伍迪·艾伦多次荣膺国际大奖,留下了诸多影史典。他的电影以反讽的剧情和机智的台词著称,用充满智慧的幽默解析人生、讽刺人性,在知识分子与普通观众间都有着高的声誉。 在本书中,伍迪·艾伦回顾了自己辉煌而漫长的职业生涯,坦率地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讲述了《安妮·霍尔》《曼哈顿》《开罗紫玫瑰》等代表作台前幕后的故事,一反其神经质且自怜的故旧形象,字里行间展示着他对电影和人生独到而深刻的洞见。
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从在北大任教期间的研究成果中精心挑选十篇文章、集结成书。《断桥:子一代的艺术》《性别与叙事: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雾中风景》《情结、伤口与镜中之像:新时期中国文化中的日本想象》《阶级、性别与社会修辞》《重写红色经典》《庆典之屏:新世纪的中国电影》《侯孝贤的坐标》《时尚·政治·国族》《主体结构与观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