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经典唱段100首(金版)》根据作者长期对京剧音乐记谱整理而成,汇集了京剧五十多部剧目的百段著名唱段,以曲谱方式记录了生、旦、净各行当流派数十位名家的唱腔并随附唱词、演员简介,充分展示了百花齐放、各色纷呈的京剧流派艺术特色,既适合京剧初学者参考学习,也值得资深京剧爱好者收藏研读。
本书从京剧简史、京胡伴奏、京剧表演、京剧行当、龙套艺术、京剧化妆、戏曲砌末与舞台装置八个模块,多方面、立体化地对我国的国粹 京剧 做了解构与普及。本书各个模块的作者常年从事京剧艺术实践和研究,在其各自领域都有较为广博的的见识和深入的理解。本书内容丰富,各个模块涵盖了京剧艺术中所涉及到的诸如历史、表演、行当、舞台、伴奏等方方面面。
本书由京剧(含昆曲)脸谱概述、脸谱图例、经典论述三类内容构成。概述脸谱源流及演变、功能、分类等后,依净、生、旦、丑顺序展示手绘名家脸谱,略加说明,而以翁偶虹、刘曾复、梅兰芳等讲解、阐释脸谱的经典文字连缀其间。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一端连接着古典文学对历史或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端连接着表演艺术家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再创造;它既是一种传统,一种由一系列固定下来的符号构成的程式化艺术,却也是于细微处变化万千的,是特定表演者的个性化舞台实践。傅学斌先生《京剧脸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提供一般性常识,为“门外的”京剧爱好者指点出解读缤纷京剧脸谱的入口,而且从名家和流派的角度稍作展开,在同一人物不同脸谱间构建对比,顺带阐述了流派传承及特色、表演者个人风格等等内容,笔墨不
本套书共10册。收录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戏曲论著48种,其中探讨戏曲创作,评述或考证作家及其作品的16种,记录各时代作家及曲目的13种,专论戏曲音韵、曲谱及制曲的 4种,论述教坊佚闻、唐代俗乐、曲牌来源、律吕宫调、声乐理论及演唱方法的13种,记述元代戏曲演员身世、生活与伎艺的 1种,总结古代戏曲表演艺术经验的1种。 这部戏曲史料丛刊收录了一些罕见的孤本。如:王德辉与徐沅的《顾误录》、焦循的《花部农谭》、秋泉居士(叶元清 )修补增订的《梨园原》等。对每一部论著都编写了 提要 ,扼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论著内容和版本流行情况。由于它是按照时代顺序编选的,大体上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艺术成就。
该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保护语境下,从文本演变、整编背景、舞台全貌、传承传播等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昆剧剧目《十五贯》,试图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再度深入发掘文献与口述史料,明确勾勒出这一整理改编于1956年的经典作品,促成中国昆剧由衰转盛的历程,并阐发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很好传统文化与构建传承体系。
《剧作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本新问世之作。其中没有哪一个比较大的片断曾经发表过,尽管书中偶然在这儿或那儿曾经插进了——但愿插得还不算生硬--某些我往年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零星段落和辞句。在举例时,我力求尽可能选用已出版的剧本,以便学者可以自行查阅和对照我提出的论点。我所以在那么许多例子中都引用莎士比亚和易卜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是一般人容易接触到的剧作家。 如果读者觉得我有点过分滥用了注解,我有两点理由作为辩解:点是由于本书有一半以上的章节都写成于船上或者其他手头几乎完全无书可查的地方,因此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事后查考和订正;第二点是由于有几位友人--包括剧作家等等,曾经非常好意地校读了我的原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的缘故。
本书是一部回忆录,道尽民国上海艺坛的各种逸事奇闻。丁悚是漫画家丁聪的父亲,他不仅是一位创作颇丰的画家,还是一位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因此他在清末民国时期,在艺术界交识人物之广、阅历之丰富,都是很少有人可比的。1944年至1945年间,他为《东方日报》撰写 四十年艺坛回忆录 专栏文字,记述清末民国艺坛轶事掌故甚详。这一组文字从未结集出版,慕琴先生之嫡孙丁夏先生,在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研究人员的帮助下,从旧报资料上录出全部文字,并做了精心校订。这是一部近代上海艺文史料集,它的整理出版极有价值。
《戏入人心》是一本丰富而全面的中小学戏剧教学实务参考书。作者内尔 史密斯倾注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将自己数十年戏剧教学、排演经验系统全面地呈现给读者,她将戏剧艺术的理解和课堂空间需求结合起来,提供给教育工作者详尽的实操方法、策略、建议和案例。她以创造性的方式安排本书的结构,将戏剧世界的探索描绘成一个大航海发现的过程,每个课堂的过程都被赋予图景,随着她的陈述,读者感觉踏上了未知旅程,充满期待。
生命本没有剧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即兴发挥中度过的。既然我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即兴演员,为什么不演得更专业一点?即兴表演是一个比喻,是一种途径,是演员和音乐家几个世纪来一直在使用的技巧,是每个人可以学习和利用的生活方式,是开启正念和潜能的钥匙。本书鼓励读者在人生的舞台上即兴表演,希望读者多冒险、多尝试、多欢笑、多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畅销经典, 增入赖声川亲笔——“赖声川创作笔记”(1979年以来的编年册)。 自从《创意学》一书出版以来,《暗恋桃花源》导演赖声川也成为华人世界之创意导师。 创意虽神秘,也是可以“学”的。在这里,赖声川提出一整套创意理念,从灵感的产生到实践转化,总结出“创意金字塔”模型。赖声川结合生活体验、作品案例,分享积累多年的创作和教学经验,解析创意生成和实现的过程,实用,开放,引人思索。本书不仅写给创意产业工作者,每个普通人也可以有所领悟,激发创意,高品质生活。 《赖声川的创意学》出版后,实现了赖声川心中偷偷的愿望:这本书不仅吸引了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读者, 是吸引了大量的工商管理企业界人士。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是世界著名的表演体系,对各国戏剧影视舞台表演产生深远影响。斯氏体系的核心要义是 在体验基础上再体现 ,而本书作者贝拉 莫琳所倡导的 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 的坚实基础是 行动分析法 。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生命后阶段来不及落实与践行的排练方式,而他的继承者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将这种 传说 变为了 事实 ,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主流的演员训练手段。这是对斯氏已有认知体系的超越,书中清晰描述的贝拉 莫琳在莫斯科的学习心得与回到英国后的表演实践也让其肯定了 行动分析法 的实用性。本书是一部实实在在的表演技巧手册,是表演艺术理论方面的一部重要专著,更可作为戏剧表演从业者、表演专业师生、青年演员和表演艺术爱好者的指南。
帕梅拉 霍华德的《什么是舞台美术?》扩展了作者关于舞台美术的完整分析,它包含空间、文本、调查研究、艺术、演员、导演和观众七部分,验证了□1世纪舞台美术本质的□革。 《什么是舞台美术?》包含了帕梅拉 霍华德瞩目的职业生涯中近十年来创作的新作品的前期资料研究,包含《卡门》和《夏洛特:三原色音乐剧》,还有她近期作品的彩图和来自更大范围的当代戏剧制作人的新评论。 《什么是舞台美术?》除了专业戏剧设计师外,还适合舞台美术和戏剧设计专业的学生。
《演员行动实用宝典:英式表演训练法(套装全二册)》是英国演员训练法的两本专业书籍《选择行动动词 如何选及如何用》与《行动 演员的同义动词词库》的合订本。 《选择行动动词 如何选及如何用》聚焦于 选择行动动词 ,这是演员在排练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技术。它使剧本的每个瞬间或每个思想都充满目的,从而让排练富有活力、使演出生动鲜活。 选择行动动词 可以让你通过研究剧本并作出最初的行动动词选择;运用声音和身体执行你所选择的行动;运用声音和身体执行你所选择的行动等几种方式,发现并发掘身体与声音的能量、幅度(范围)、变化以及表达的清晰度。 《行动 演员的同义动词词库》是一本行动动词的同义辞库,演员可以用它来推敲与完善行动的选择,直至找到恰当的行动,赋予每句台词生命。 选择行动动词 是一项
中国古典戏剧在当今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在戏剧界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其表演最大特点是程式性。本书重新梳理了中国古典戏剧程式表演的定义,并对它的虚拟写意特征进行了美学上的研究。同时,从接受美学、身体美学及道家文化 天人合一 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程式表演独特的身体语汇及其审美接受的特殊性。此外,本书还将程式表演与西方身体训练表演方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研究,拓展了中国古典戏剧身体美学国际化的思想视野。
本书是一本关于影视场景概念设计的实用教材。全书从电影美术在影片创作中的重要性切入进行论述,涉及了影视美术的基本知识,系统梳理了影视场景概念设计的基本定义、作用、特点等重要理论,全面介绍了影视场景概念在美术部门中的角色定位、从传统绘图到数字场景制图以及多元化的技术应用,分析了影视场景概念设计的基本类型、设计流程、构图法、视听语言、光影设计、三维辅助技术、无论是理论素养的培养,还是技术层面的讲解,并附有课堂训练与案例分析和大量图片供参考和形象认识。本书提供了简明系统的理论介绍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体现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特色,注重操作性、实用性,对相关专业学习的指导性较强。
周锐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出版了很多深受小读者们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作品曾获得全国优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图书新作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等。 这套《京剧里的故事》,是周锐老师为小读者们精心编写的京剧故事,一共两册,每册收录了10个经典的京剧故事。流传广泛的京剧名段经过周锐老师的演绎,变得通俗易懂又诙谐有趣。这套书是周锐老师 自说自画京剧 ,因此除了引人入胜的京剧故事外,周锐老师还为每个故事创作一幅戏画,戏画生动传神,韵味十足,十分具有收藏价值;每个故事后面的 周锐说戏 栏目还能让小读者了解到很多专业的京剧知识以及京剧艺术家们鲜为人知的趣事。 当然,要让小朋友们真切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光读故事和看戏画是远远不够的。本套丛书匹配了由梅兰芳先生等著名京剧表演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关于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心得结晶,内容涉及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现状,学术史意义,话剧接受研究的理念、方法与路径,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三个主体及其场域关系、话剧接受研究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等相关理论问题思考,是一种 自上而下的戏剧学 ,力求和深化西方接受美学研究,等等,书中用一定篇幅有意选取一些个行实证研究,诸如 第四种剧本 的接受、《茶馆》在国外演出的接受、后戏剧剧场的接受,等等,尤其是对中国当代话剧接受研究的特点和规结和思考,是一种 自下而上的戏剧学 ,不是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范畴与分析框架出发,而是从中国话剧实际出发来研究话剧接受,为西方接受美学提供中国验,力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建构。
《红色娘子军》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海南岛琼崖纵队娘子军的事迹,本书依据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的中国现代戏剧课程整理而成,以《红色娘子军》为主线,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掰开揉碎,细致入微,来让大家深味什么叫戏剧,以及跟戏剧有关的一切。《红色娘子军》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报告文学、小说、电影、电视剧、舞台剧、芭蕾舞剧、话剧、京剧、琼剧、广播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