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角色创造课的开设,是为了弥补过去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专业主课学习方面的不足。戏曲传统教学的剧目课,作为中国民族传统的成品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能力,但局限性在于容易养成学生模仿意识强而创造意识弱,不善于对传统戏的角色进行再创造,也不适应演新编古代题材戏和现代戏。近些年开设的戏曲表演史论课,可以提高学生戏曲表演方面的理论水平,但理论与舞台实践的结合,尚缺少中间的过渡环节。开设戏曲角色创造课,就是为把剧目课与表演史论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力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演员来说,要在剧本、导演、音乐、舞美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即表演的创作,结合所学剧目,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剧目课好比鸟的主体,而表演史论课和角色创造课犹如鸟之双翼,可以促使学生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可惜他的艺术教育的论著解放后很少出版。最近在专家的研究下,整理出了丰子恺在浙江大学任教时的三种手稿讲义,今汇编为《艺术教育》重刊。本书虽是课堂讲稿,但具有一定条理性和可读性,对于从事艺术教育者而言不愧是绝佳入门读物。
暂时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