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可以把一出戏叫作 a play ,而 play 又有 玩 游戏 的意思,因此也可以把演员(player)称为 做游戏的人 。巧合的是,在中文中, 戏剧 与 游戏 都有一个 戏 字。在游戏中,游戏者要遵守规定情境,与他人合作,完成自己角色的任务,在不断流动的每个瞬间,鲜活的即兴表演产生了。 玩游戏与戏剧表演在心理上只有程度区别却没有本质的不同。 用游戏来学习表演,不仅合理,而且具有其优势。 本书包含275个表演练习、活动和游戏,是迄今为止出版的内容丰富的合集,覆盖了表演训练的各个阶段。作者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戏剧实践和行业经验,详细说明每个游戏的使用方法和目的,以及与影视产业的关联,旨在通过具体的游戏情境全方位训练演员,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本书不仅是戏剧教师、导演、表演指导者进行课堂以及其他形式表演训练的指南,一般
连派评书由连阔如先生开创,自成一家一派,女儿连丽如为其传人,人称 小连先生 。本书即著名北京评书连派评书艺术家、连派评书唯一继承人连丽如对连派评书艺术的总结性著作,源于连丽如在2023年的15次讲课录像。在这15堂大师课上,连丽如结合自己超过一甲子的丰富评书表演经历和体悟,以连派评书擅场的评书艺术品种《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著名长篇评书及选段的说功、做功、打功为例,抽丝剥茧、曲尽其妙地讲解北京评书与连派评书艺术的历史发展、风格、特色、表演程式、秘诀技巧,可属毫无保留、授人以渔的案例教学。加上鲜活生动的口语风格,妙趣横生的演绎发挥,以及行话侃语的通俗讲解,读来如临现场,亲聆謦欬。对评书爱好者来说可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 现身说法 佳作。
《演出真实的生命》由戏剧治疗领域先驱、美国国家戏剧治疗协会前任主席蕾妮 伊姆娜所著,她为戏剧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本书*次全面并系统地描述了戏剧治疗的技术,并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列举了诸多关于短期/长期戏剧治疗进程的临床案例。蕾妮 伊姆娜首先探索了影响戏剧治疗根基的重要概念的来源,继而描绘了治疗的五阶段整合模型,帮助戏剧治疗师制订治疗方案、评估过程以及选择有效的技术和干预方式。本书描述了超过125种不同的戏剧治疗技术,根据疗程和治疗系列的阶段以及想要达成的治疗目标进行了分类。同时,本书还介绍和涵盖了以表演为导向的戏剧治疗和 自我启示表演 。《演出真实的生命》所阐述的戏剧治疗模式不仅适应于个人、家庭和团体治疗,同时也适用于日间治疗中心、精神病院住院部以及临床工作中的各个年
《实战表演》是一本表演教学类图书。作者刘天池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表演实践、表演教学和表演指导的经验,形成特色专业教学体系,并在讲述理论的过程中融入真实表演教学案例。本书旨在找到实战表演的方法与价值,揭开演员的创作思维步骤,解决表演中的诸多困惑,让每一个想和表演存在关系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好地表达自己。所以这不仅是一本写给演员的表演指导书,也可以为非专业人士打开表演的大门。
《空的空间》是彼得 布鲁克谈戏剧的理论经典,写于1968年。作者在僵死的戏剧、神圣的戏剧、粗俗的戏剧和当下的戏剧四篇檄文中,分享了他具有开放性的舞台空间概念、充满原创力的戏剧观,同时旁征博引20世纪重要的表演艺术大师们的戏剧理念与创作,以佐证他的戏剧观。全书充满激情、标新立异、引人入胜,展示了戏剧如何藐视规则,构建并打破幻觉,为观众创造持久的记忆。 本书问世50余载经久不衰,已被译为德、法、俄、汉、日、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波兰、希腊、阿拉伯等近20种语言。中文版初版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导演入门之作,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是波瓦戏剧理论的技术篇,探讨的是如何运用剧场解放个人和改变生活。欲望彩虹的技术针对的是都市中受困的人,如何利用 审美空间 的力量来检验个人的、主观的压迫,把它们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下。欲望彩虹是帮助我们首次看到我们已经内化的压迫的技术,这些技术具体包括 脑中警察 、 形象剧场 等。本书分别从其理论基础、期望和内省的技术,相关技术的实践案例以及在印度的工作经验四个方面对欲望彩虹进行了大胆而精彩的阐述。 本书阐述了巴西著名戏剧家奥古斯都 波瓦富有创造性的戏剧理论与实践。欲望彩虹发源于波瓦对都市受困人群的精神状况和行为问题的关注,是将被压迫者剧场延伸至人类内在压迫的心理治疗探索。它提供了如何利用 美学空间 力量审视已内化的、主观的压迫,如何运用剧场解放个人和改变生活的理论和方法,兼具理论
生命本没有剧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即兴发挥中度过的。既然我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即兴演员,为什么不演得更专业一点?即兴表演是一个比喻,是一种途径,是演员和音乐家几个世纪来一直在使用的技巧,是每个人可以学习和利用的生活方式,是开启正念和潜能的钥匙。本书鼓励读者在人生的舞台上即兴表演,希望读者多冒险、多尝试、多欢笑、多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这是一本专为3岁至8岁儿童设计的实用戏剧游戏手册,包含40节课程计划,200多个独立的戏剧游戏,教学提示清晰简单,易于操作。本书内容是基于国际先进戏剧教育经验研发而成的一套完整的戏剧课程,涉及团队协作、声乐练习、角色扮演,以及服饰装扮、木偶制作和故事表演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充满活力、创新和参与感的戏剧体验,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早期的各项技能与综合素质,帮助孩子在探索与研究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并建立自信心。书末还附有课程模板,为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追溯了运河沿线各类戏曲剧种的起源与发展脉络,还考证了相关戏曲文献、文物及实物史料,既有全局观念又有本土关怀,蕴含着历史书写与当代表达,有利于拓宽京杭大运河与戏曲研究的学术视野,推动理论创新。此外,本书对京杭大运河沿线戏台、会馆存续状态的调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梳理,以及对重新建立当下京杭大运河与戏曲文化新链接的对策与建议,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传承保护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林玫君*的《儿童戏剧教育活动指导--肢体与声音口语的创意表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儿童游戏为出发点,系统地介绍了戏剧如何联结教育,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书中以初次参与戏剧活动的师生为对象,依学生的发展与经验能力,从 暖身活动、肢体动作、感官想象、声音口语 四类基础活动,设计了 系统性 的戏剧活动,每类活动都包含初级、中级至**的课程。让学生发挥创意,表达想法,开发身体潜能,以促进自我学习动机和自信。课程内容均来自现场行动研究的活动案例,步骤清楚,操作性强,让教师清楚易懂,马上就能上手。*后,针对一般教师*棘手的 戏剧课堂经营技巧 ,做专门的介绍,为新手教师提供清晰的课堂教学指南。
《课堂内外的创造性戏剧》分为两大部分,共21章,讲述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儿童创造性戏剧,对创造性戏剧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阐述。对想象,游戏,运动、节奏和舞蹈,哑剧,即兴表演,木偶剧,朗诵,演讲等都做了分节讲述,有案例分析,有特殊情况解答。且结尾都列有小结、练习题、思考题,为学习者提供了实践和思考的路径方向,实用性强。
戏剧教育原来是这么精彩、这么激动人心!戏剧体验可以为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它拓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由此培养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它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为各学科的学习提供真实生动的语境。戏剧中的聚焦练习、合作练习、信心练习培养孩子获得专注力、合作能力、自信心等渗透于生活各处的核心生存技能。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和不同的文化与人群交汇,可以穿越时空,体验现实世界里的各种职业以及生活方式,学习理解他人。 本书以简单实用的方式,介绍了戏剧教学方法、戏剧要素和训练活动,以及建立课堂秩序、利用教学空间和资源的妙招,帮助老师们将更多富于想象力的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日常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本书是雅克 勒考克40年戏剧生涯中生命哲学与教学方法的集结。勒考克从体育运动的韵律与节奏中捕捉到了戏剧表演中肢体的表现方法,这套训练体系以即兴练习为开端,*终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创作,影响了众多当代戏剧与其他艺术的实验与探索。 勒考克在书中回忆了如何走上戏剧之路,讲述了教学时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提炼出了他的核心观点: 人类共通的诗意本质 ,即演员通过普遍的人性将抽象之物形象化,再转化于动作之中,以提升表演的层次。从中性面具到表情面具,从意大利即兴喜剧到小丑,勒考克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身体的智慧,为戏剧表演带来新生。
20世纪初一批俄罗斯象征主义作家针对本国戏剧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新的戏剧认知。相较于西欧象征主义思潮,俄罗斯象征主义倾向于戏剧应积极地介入和改造生活,主张在戏剧艺术里以象征主义美学尺度构建新世界,打破二者取其一的二元对立模式,融合可见的外在第一现实与可知的内在第二现实。《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内涵,考察象征主义戏剧的思想渊源及其在理论建构和文本创作层面的探索,带领读者走进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艺术世界。下编论述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外延,即影响和当代价值,旨在引导读者跳出象征主义戏剧的世界,重新审视20世纪这一戏剧流派在艺术领域内外所体现的价值。该部分论及20世纪20年代在象征主义与社会运动相交织的特殊背景下出现的左翼戏剧以及象征主义戏剧思想在当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 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意大利戏剧史专家共同撰写,依托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讲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启蒙时期、复兴运动与统一后以及现代时期各阶段意大利戏剧的发展情况。书中详细地、批判性地考察了一些重要作家,既包括已经成为欧洲戏剧名家的卡洛 哥尔多尼、皮兰德娄、邓南遮等人,也包括一些影响仅限于意大利舞台的剧作家。 本书所探讨的是最广义的 戏剧 ,即考察了戏剧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和人物的影响,其既聚焦于意大利戏剧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也着眼于意大利戏剧在欧洲及世界戏剧史中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全景式的意大利戏剧史。
你即将作为一名戏剧导演,和你的学生开始一段美妙的旅程! 可你无所适从! 成功运作一个戏剧项目,你需要资金、场地、剧本、团队,还要面对排练演出中的各种困难,以及技术方面的麻烦。事情千头万绪,该如何起步呢? 本书涵盖了一个戏剧项目从策划、剧本选择,到创立团队、排练和演出的所有步骤。作者将三十七年的亲身教学与实践经验凝练成书,用实际的事例、具体的方法、详细的信息,讲述了如何成功运作一个戏剧项目,完成一次次充满智慧与激情的戏剧探险。书中还附有插图、照片、讲义和表格等许多额外资料,读者可以按图索骥,轻松上手。对于校园剧社、民间剧社,乃至小型职业剧团来说,这都是一本极为实用的书,是戏剧大海的惊涛骇浪中的一艘救生艇!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试图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描述中国戏剧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下卷纵论1949-2000年中国戏剧的发展,有 戏改 的波动,有 *革 的奇观,有新时期的多元景象。有传统的坚守与回归,有政治和艺术的博弈,有现代性的追求和反思,有舞台形态的剧烈变化。这就是精彩丰富的20世纪中国戏剧。
这是一部关于戏剧编剧实务的教科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共11章。上编主要讲述大型戏剧创作的基本理论,下编介绍运用AI辅助编剧软件《编坊剧》创作的原理、流程和具体的生成实践。 上、下两编的内容既有不同侧重,又不是彼此割裂的。上编的编剧理论在讲述一般剧作规则时,兼顾了运用《编剧坊》辅助编剧的需要;下编在针对《编剧坊》的应用案例阐述中,也会时时回顾上编的内容。这样的安排,让读者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综合。本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剧作实例相结合,并在章后附有相关内容的练习题,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戏剧与哲学是一对古老的搭档,彼此共生又相互竞争。巴迪欧重新审视了这一对共生于古希腊的 老伙计 之间的千年对话,并赋予其新的阐释 戏剧和哲学在根本上共有一个问题:如何用某种方式告诉人们,是否还有在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之外的生活可能性。 《戏剧颂》是阿兰 巴迪欧和尼古拉 张于2012年在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一次公开对话。对话围绕 哲学戏剧 ,戏剧与哲学,戏剧与舞蹈、音乐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而这场对话本身也不乏戏剧性。 《戏剧颂》介于哲学著作和戏剧理论之间,对话的形式让它易读易懂,对于从事戏剧或喜爱戏剧的人们尤为适用。本书还特别收录法国剧作家阿尔弗雷德 雅里的代表剧作《乌布王》,此剧被誉为荒诞派戏剧的先驱之作,由诗人、兰波译者王以培先生翻译。
晋东南地区的上党梆子作为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发展历史,从原来的 土戏 到如今的上党梆子,取得极大的发展变化。 本书结合上党梆子传统舞台题壁及目前上党梆子演出情况,对上党梆子传统戏的继承、发展进行分析。同时对上党梆子20世纪以来演出的新编历史剧、现代戏进行梳理,并分析了上党梆子演出面临的困境。 上党梆子作为地方剧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其他地方剧种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本书是美国当代戏剧教育界泰斗厄尔?吉斯特表演教学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非常明确的实战性。作者提炼了众多斯坦尼体系继承者的成果,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发展出吉斯特表演法。该方法抛开抽象的理论表述,抓住演员怎样进入角色这一核心问题,一步步带领演员完成借剧本文字唤醒角色生命的整个过程:从分析剧本开始,学会有针对性地自我设问,找到在剧本中做笔记的方法,*终让演员找到有力的行动,从而在表演时更自在、更自信。 书中有大量剧本分析案例,剧作来源以契诃夫和莎士比亚为主,同时涵盖了不同时代和风格的众多经典名家,如贝克特、威廉斯、斯特林堡等;剧本和角色分析常常一针见血,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本书是表演专业教与学的上佳读本,适合入门,更适合精进,对导演和编剧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