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史(1790-1949 插图本)/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为一部中国京剧断代史,阐述了京剧的形成、清末京剧的发展、辛亥革命以来京剧的变革以及战争年代的京剧状况等几个方面,历史年代跨越从1790年至1949年。
《京剧精编剧目典藏》是上海戏剧学院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而进行的一项重大艺术工程。以上海戏校六十年多年来的京剧教学为依据,本书在众多的京剧剧目中遴选出十五出经典教学剧目,内容包括:剧本、乐谱、剧目源流、剧情简介、艺术特色、人物穿戴、道具、注释等。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将以戏校的特色剧目和南方的戏曲流派如 麒派 盖派 俞派 等艺术家的代表作纳入其中,包括六十年来戏校一些名家名教师的代表作品;同时融入京朝派及传统京剧的诸多经典流派剧目,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均有一定的比例,综合性和地域性兼而有之。二、分基础必学剧目与流派特色剧目两大类,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京剧教师教授和学员学习京剧的教材。三、具有系统性、示范性、实用性等特点,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及普及会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是 中国戏曲名家唱腔精选系列 中的又一力作。全书收录了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耿其昌先生的60余段经典唱段,包括传统戏、现代戏、京剧诗词等。全书是一本包含乐队伴奏的唱腔谱集,同时每首作品之后,耿其昌先生还用文字记述了每段唱腔传承与演出之时的背后故事,不仅为专业团体的的演出提供了文献资料,也为戏迷们聚会雅集提供了便利。随书还汇集了耿其昌珍贵的演出剧照和音像资料,可更加立体、全面的了解与聆赏耿其昌的京腔京韵。
本书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故乡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经谭家授权将编写出版的丛书《京剧谭门》(1-4卷)的第三卷。 本卷内容着力书写以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为代表的谭家近三代人尤其是谭元寿的艺术成就、生活轶事和高尚品德。具体包括:谭元寿审时度势,成功塑造了样板戏《沙家浜》中的主角形象,书写了一部中国戏曲的时代经典。谭孝曾拒绝了移居加拿大的高额诱惑,全身心地投入继承和发扬谭派艺术事业,成为中国京剧院的当家老生。年少的谭正岩,深受谭门的艺术熏陶,摒弃纸醉金迷的明星之路,一心致力谭派京剧艺术的打造与创新,不骄不躁地奋力前行。 本卷还简单介绍了谭门媳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阎桂祥及其他谭门代表人物的艺术成就,以及谭派相关的其他逸闻趣事。
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歌舞形式,它是要通过综合性的 唱 做 念 打 的手段,在固定范围的舞台上反映历史的代的广阔生活,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因此表现这种反映生活的手段 唱 做 念 打 就需要具备一套完整的技术,也即是程式,不然的话,就无法深刻而又细致地表现人物、刻画人物的性格,表达复杂的剧情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套程式它并不是某几个人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千百年来历经我们祖先 前辈艺人从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千锤百炼,逐渐创造出来的。这套程式的形式,是随着它们从表现简单生活内而表现复杂的生活内容的一个长时期艺术实践的结晶。任何一种艺术,它不可能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常说: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不能违反生活的真实。 这个论点,正确。可是在我们戏曲表演艺术里
本书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故乡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经谭家授权将编写出版的丛书《京剧谭门》(1-4卷)的第四卷。 本卷主要介绍京剧大师谭鑫培故乡武汉市江夏区与谭家携手共同宣传打造京剧谭门文化品牌,弘扬国粹的一系列典型活动和事件。近年来,在谭家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市江夏区围绕“京剧谭门文化品牌”打造,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举办了多个大型活动,令国人瞩目。比如“京剧谭门故乡武汉·江夏行”“海内外京剧票友大赛”“全国京剧戏曲达人秀”等多项赛事联谊活动,以及“谭鑫培公园”和“谭鑫培古戏楼”标致性建筑的建设,力争在弘扬京剧文化中缔造万派朝宗的江夏圣地,推动经济社会两个文明的发展。
本书共分为四章,程派剧目、程派唱腔、程派表演和程派剧目英译。首先多角度梳理了程派剧目分类,重新解读了程派剧目文本主题和人物形象;其次对程派唱腔源行了脉络分析,对程派艺术和创行了概况论述;再次从系统、统一角度论述了程派表演风格,即 载歌载舞、文戏武唱、文武兼备 ;很后论述了程派剧目英译,通过经典剧目、冷门剧目和骨子老戏三部分,研究了程派代表性剧目英译。
收录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六十余段经典唱段。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京剧、京剧诗词以及戏歌,涵括了其代表作《谢瑶环》《蝶恋花》《恩仇恋》等经典剧目以及《咏梅》等诗词。本书是一本包含了唱腔以及乐队伴奏的曲谱集,不仅为专业团体的的演出提供了文献资料,也为戏迷们聚会雅集提供了便利。随书还收入了李维康珍贵的演出剧照和历史音像资料,读者可更加立体、全面的了解与聆赏李维康的京腔京韵。
本书是一本戏曲方面的教材。本书主要是京剧程派的四个经典剧目的表演教材。这四个剧目分别是《锁麟囊》《三娘教子》《穆桂英挂帅》《墙头马上续情缘》。每个剧目都包括艺术概要、课程设计、演出剧本、唱腔曲谱四个部分,都是上戏等戏曲学院课堂教学的教材。
本书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故乡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经谭家授权编写出版的丛书《京剧谭门》(1-4卷)的第二卷。本卷重点介绍了 四大须生 之一、 新谭派 的开创者谭富英的人生经历和演艺生涯,穿插介绍了谭门第三代谭小培的传奇人生,以及谭家众多师友门生的梨园掌故。 谭鑫培仙世后,其子谭小培洞悉儿子谭富英酷爱戏曲和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为了京剧谭派的发扬光大,毅然割舍自身对京剧艺术的挚爱,精心培育谭富英。谭富英终于不负众望,将谭派京剧艺术推上了一个崭新的,深受国人爱戴。本卷围绕着力刻画谭小培为谭派艺术甘当人梯伟大宽阔的胸襟,以及谭富英穷尽智慧和能量,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京剧事业。
《京剧琴谱三百首(套装上下册)》是一本京剧唱段的琴谱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为老生、花脸、老旦;下册为青衣花旦、现代戏、对唱、参考文献、附录及后记。附录还列出了一些常用京剧曲牌以及圣手燕守平先生领衔演奏的京胡协奏曲《迎春》,一并供爱好者练习使用。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即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希腊的悲喜剧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印度的梵剧也中断失传了;这两种古老戏剧的演出情形,已经无从知晓,无法再现。唯有中国的戏曲,不但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日臻。 “京剧”,是外地观众对于它出自北京的称谓,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但京剧又是在徽、汉两个南方剧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京剧不但受到北方观众的欢迎,也受到南方观众的欢迎,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也受到外国观众的喜爱;在他们的眼里,京剧仿佛长城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和标志。 京剧的特点,是中国戏曲特点的集中体现,京剧是综合艺术,从表演的角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