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艺术丰富多彩,唱、做、念、打以唱为先,唱腔音乐是粤剧艺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普及和传承粤剧艺术,就必须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粤剧唱腔音乐方面的知识。多年来,我们三位编者不断从事粤剧粤曲方面的艺术实践,也努力编写过一些有关的教材和普及戏曲的文章。我们深深感到,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探求和介绍粤剧唱腔音乐的艺术规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粤剧的基本音乐结构一为板腔体,二为曲牌体,我们的这本书,就专门谈粤剧的板腔,尝试以通俗易懂的方法,简明系统地介绍粤剧各类板腔在句格、平仄、板路、落音、起序、过门、拉腔、锣鼓以及相互转接和不同唱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举出唱例,列出简谱,力求深入浅出,具有的实用价值,以供粤剧界人士和广大业余粤剧粤曲爱好者学习运用,对于初学
.
《长生殿(汉英手账)》《西厢记(汉英手账)》《牡丹亭(汉英手账)》《桃花扇(汉英手账)》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 河北卷》所收为《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第一至二十辑。《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由《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编辑部编辑,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于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内部印行。该书对历史上河北戏曲活动情况,剧作家、演员、班社事迹,河北的戏曲剧种史及外来剧种在河北流布情况,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戏曲工作情况等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搜集,尤为珍贵的是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门档案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戏曲工作者、老艺人的访谈、座谈记录等原始史料,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潮剧卷(1949-2019)(套装全4册)》是 广东戏剧文库 优秀剧作选 丛书之一,《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潮剧卷(1949-2019)(套装全4册)》精选1949至2019年广东地区的经典潮剧剧作,从内容上看,既有经过加工提炼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剧目,也有对传统剧目进行选择改变加工的经典保留目录,此外,还有新编的现代很好剧目。 《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潮剧卷(1949-2019)(套装全4册)》中的剧作立意高、唱词独具地方特色,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史料著作
《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雷剧卷(1949-2019)(套装全2册)》是由广东戏剧研究所近年组织整理、精选的系列丛书之一。 《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雷剧卷(1949-2019)(套装全2册)》共计十八个剧本,是建国以来广东地区雷剧的代表性作品。 《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雷剧卷(1949-2019)(套装全2册)》对广东省雷剧剧种文献资料及老艺术家的艺术精粹及历史记忆的抢救性保护,是岭南地区非遗的艺术瑰宝之一。
在这部合集中,陆洪非、林青先生的其他剧作以及由舞台剧演绎延伸的影视剧作品也都选入,在此不再一一介绍。中国戏剧自诞生之日起,800年间演绎的剧目(包括民间草台与市井花台)难以计数,但能够长久流传活在百姓生活里的并没有多少。唐、宋、金时存篇甚少,元有关王马白,明有汤显祖,清有“南洪北孔”之说,延至京剧则集800年之大成,剧目有l280余种,可谓名剧璀燥、大家辈出,然细究起来,活在人们心中的全本大戏也屈指可数。地方戏全国有300多种,至今仍有活力的也越来越少了。当然,以中国之大,每个剧种有几个剧目能够流芳百世,那也就蔚为大观了。黄梅戏至今仍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又因为有《天仙配》《女驸马》《风尘女画家》这样的好戏广为流传,相信黄梅戏还会有可持续发展之生命潜力,但她要想有更多的大戏像《天仙配》《女驸马》《
粤剧艺术丰富多彩,唱、做、念、打以唱为先,唱腔音乐是粤剧艺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普及和传承粤剧艺术,就必须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粤剧唱腔音乐方面的知识。多年来,我们三位编者不断从事粤剧粤曲方面的艺术实践,也努力编写过一些有关的教材和普及戏曲的文章。我们深深感到,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探求和介绍粤剧唱腔音乐的艺术规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粤剧的基本音乐结构一为板腔体,二为曲牌体,我们的这本书,就专门谈粤剧的板腔,尝试以通俗易懂的方法,简明系统地介绍粤剧各类板腔在句格、平仄、板路、落音、起序、过门、拉腔、锣鼓以及相互转接和不同唱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举出唱例,列出简谱,力求深入浅出,具有的实用价值,以供粤剧界人士和广大业余粤剧粤曲爱好者学习运用,对于初学
粤剧艺术丰富多彩,唱、做、念、打以唱为先,唱腔音乐是粤剧艺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普及和传承粤剧艺术,就必须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粤剧唱腔音乐方面的知识。多年来,我们三位编者不断从事粤剧粤曲方面的艺术实践,也努力编写过一些有关的教材和普及戏曲的文章。我们深深感到,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探求和介绍粤剧唱腔音乐的艺术规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粤剧的基本音乐结构一为板腔体,二为曲牌体,我们的这本书,就专门谈粤剧的板腔,尝试以通俗易懂的方法,简明系统地介绍粤剧各类板腔在句格、平仄、板路、落音、起序、过门、拉腔、锣鼓以及相互转接和不同唱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举出唱例,列出简谱,力求深入浅出,具有的实用价值,以供粤剧界人士和广大业余粤剧粤曲爱好者学习运用,对于初学
《粟庐曲谱》收录昆曲《琵琶记》、《红梨记》、《玉簪记》、《邯郸梦》、《牡丹亭》、《紫钗记》、《疗妒羹》、《西厢记》、《铁冠图》、《金雀记》、《千钟禄》、《西楼记》、《长生殿》、《渔家乐》、《牧羊记》、《慈悲愿》、《雷峰塔》、《孽海记》等十八种剧目,共计二十九出戏,末附《度曲一隅》,则是粟庐七十五岁时灌录十三面唱片时手书的曲谱。《粟庐曲谱》准确而细致地体现了昆曲的俞派唱法,举凡啜、叠、擞、嚯、豁、断、撮、带、垫各腔,以及曲中换气所在,符号精审详备。此外,书中还附有粟庐的《度曲刍言》和俞振飞所著的《习曲要解》,对于欣赏、研究与学习昆曲,裨益良多。
本书是关于蒲州梆子的大型资料性书籍,全书收集了各类剧种条目1500条,图片近1000张,字数多达154万,分为综述、图标、志略、人物、附录五大部分,书中记载了蒲州梆子的产生、演变、流布、发展和现状等问题。
从落地唱书到百花盛开:越剧发展历程、从三件头到中性景片:越剧舞台艺术、从呤哦南北调到流派纷呈:越剧唱腔流派、从唱书书目到创编新剧:越剧经典剧目、从半职业艺人到名家辈出:越剧代表人物、从小歌班到集团剧院:越剧主要团社。
《粟庐曲谱》收录昆曲《琵琶记》、《红梨记》、《玉簪记》、《邯郸梦》、《牡丹亭》、《紫钗记》、《疗妒羹》、《西厢记》、《铁冠图》、《金雀记》、《千钟禄》、《西楼记》、《长生殿》、《渔家乐》、《牧羊记》、《慈悲愿》、《雷峰塔》、《孽海记》等十八种剧目,共计二十九出戏,末附《度曲一隅》,则是粟庐七十五岁时灌录十三面唱片时手书的曲谱。《粟庐曲谱》准确而细致地体现了昆曲的俞派唱法,举凡啜、叠、擞、嚯、豁、断、撮、带、垫各腔,以及曲中换气所在,符号精审详备。此外,书中还附有粟庐的《度曲刍言》和俞振飞所著的《习曲要解》,对于欣赏、研究与学习昆曲,裨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