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   ( 457 条评论 )
    • 徐高生 /2014-10-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由黄梅戏权威专家选编,从六十部优秀黄梅戏剧目中精选出100段经典唱段汇辑成册,分为 传统曲目 和 现代曲目 两大版块,是黄梅戏曲爱好者的大全宝典、戏剧票友的收藏珍版,又是专业人士教材,兼有实用性、欣赏性和保留价值。

    • ¥24 ¥48 折扣:5折
    • 戏台上的中国
    •   ( 233 条评论 )
    • 廖奔廖琳达 /2022-04-01/ 大象出版社
    • 本书由戏剧史研究名家,文化学者廖奔先生带领我们从戏曲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艺术、舞台演出、戏台、演员生活、戏曲故事、名角、唱腔、行当、戏衣、脸谱、声腔剧种、乡音乡愁、世界传播、域外影响、艺术价值、生存现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细致解读戏曲对人民生活中的深入影响、走向世界的脚步、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出路。本书通过展现戏曲文化,追踪其源流、触扪其筋骨、探索其精神,力图调动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脉在戏曲舞台上的延展。

    • ¥49 ¥98 折扣:5折
    • 听声 耳畔苏州· 昆曲
    •   ( 801 条评论 )
    • 韩光浩 著 /2014-12-01/ 古吴轩出版社
    • 昆曲不是一种柔美小技,也不单单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范式、戏中*、曲中之神,昆曲格律之中正,运气吐字之松沉,曲牌结构、舞台魅力和音乐节奏之中庸圆融,都可以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作者用优美简洁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昆曲从诞生在江南的命中注定到六百年的昆曲梦娓娓道来。在书中,昆曲不再是高冷难懂的阳春白雪,而是魏良辅的昆山腔、梁辰鱼的《浣纱记》,是沈璟的“吴江派”、汤显祖的“临川派”、《牡丹亭》,是传奇里的故国旧家,是行当、唱功、做功、舞美这些美好的名词……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在水磨调里慢慢沉醉吧

    • ¥18 ¥36 折扣:5折
    •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
    •   ( 936 条评论 )
    • 白先勇 著 /2016-03-01/ 商务印书馆
    • 《牡丹情缘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书全面收录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场,成为这一阶段著名的文化现象,有力推动了昆曲在中国社会以及欧美的传播。在这一期间,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独有的昆曲理念,不仅在众多访谈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深入的文化,还提出了 昆曲新美学 的概念。本书作为白先勇先生推广昆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现了与昆曲的因缘与感想、收获与得失,以及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的心路历程

    • ¥64 ¥128 折扣:5折
    • 民间演剧与戏神信仰研究
    •   ( 177 条评论 )
    • 陈志勇 /2017-05-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戏曲行业神信仰文化为研究对象,宏观考察戏神信仰的发展历史、地域分布、来源及其特点,考镜老郎神、田公元帅、二郎神三大戏神系统之源流,选取与道教密切相关的戏神和独具地方剧种文化特色的戏神作为研究个案,探究戏曲艺术(或行业)与娼妓神、音乐神、傩戏神、影戏神的近缘关系,探赜戏神信仰文化背后隐藏的伶人群体精神世界,勾画戏神信仰与早期戏剧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中国戏剧发生学的思考。

    • ¥44.5 ¥89 折扣:5折
    • 苏州评弹艺术家评传 (五)
    •   ( 33 条评论 )
    • /2022-02-25/ 古吴轩出版社
    • 本书所记潘伯英、黄异庵、杨振新、曹啸君、尤惠秋、邢瑞庭均为苏州弹词界造诣优秀的前辈艺术家,他们引经据典,面风、手势、眼神配合到位,表演炉火纯青。书中客观记录了他们跌宕动人的艺术生涯,展示了他们对弹词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弹词艺术凝结着他们毕生的追求与不懈的奋斗。他们既是传统流派的继承者,又通过各自长期的艺术实践在说噱弹唱演诸方面,独具风格,自成体系。本书为研究苏州评弹历史,传承评弹艺术,发展与创新评弹事业提供经验和指导。

    • ¥29 ¥58 折扣:5折
    • 秦腔大辞典
    •   ( 89 条评论 )
    • 上海辞书出版社 编 /2014-12-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秦腔是中华戏曲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有影响的八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我国西北地区广为流传。 《秦腔大辞典》以辞典的形式全面介绍秦腔这一剧种,收录词目5200多条,分为总类、剧目、表演音乐、舞美、人物、团体、剧场、文献等九大类。收条周详齐备,释文准确缜密,并附插图、谱例、名段唱词等。 《秦腔大辞典》是一部融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民俗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专业工具书,适合秦腔工作者、秦腔爱好者、戏曲研究者、戏曲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研究者使用。

    • ¥180 ¥360 折扣:5折
    • 藏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148 条评论 )
    • 李云 著 /2014-08-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据传广场演出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他一些大剧种,如京剧、昆曲、川剧等,历史都比藏戏短。藏戏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因此,它们不仅在国内戏曲艺术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是十分罕见。李云、王文章主编的《藏戏》力图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将这一古老神奇的文化形态——藏戏艺术呈现于读者面前。

    • ¥31.9 ¥56 折扣:5.7折
    • 古典南戏研究
    •   ( 175 条评论 )
    • (日)田仲一成 著 /2012-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以《琵琶记》与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以及南戏化的《西厢记》为对象,分析明清时期各地方剧本的文本流传、变异与社会性质。通过比对各地版本的唱词与宾白,可以发现吴本出现于明代前期,夹带方言,表现素朴,应是江南乡村演剧的古本;与此相反,南京或杭州刊行的京本是适用于宗族家堂演出的雅本;闽本处于从乡村到宗族的过渡阶段;徽本歌词保留了古本原貌,但增补大量通俗宾白,是供下层小民享用的市场俗本;弋阳本属于同类俗本,但稍微雅化,可说是江南普及本。《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中总的来说,明代前期乡村戏台演出的古本发展到明代中期,以闽本为节点分化为两种,一是宗族家堂享用的高级京本,一是市场戏台演出的下级徽本,这反映出明代嘉靖以后的社会变革

    • ¥29.6 ¥52 折扣:5.7折
    • 婺源徽剧史论(婺源徽剧研究)
    •   ( 30 条评论 )
    • 汪晓万 /2019-07-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徽剧是中国戏曲 活化石 之一,它身上有着我国古代戏曲从曲牌体过渡到板腔体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许多高腔音乐和目连戏音乐,其舞台表演也表现得很古朴,但是随着清末民初京剧的漫延,安徽等地的徽剧也逐渐京剧化,徽剧在当地基本消亡,但是婺源徽剧由于受京剧回流的影响较少,因此其身上仍保留了许多老徽班的特色,包括它的剧目、唱腔音乐、演出习俗以及表演体系,这些对今天的戏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与历史文化价值。 本书追溯了婺源徽剧的产生和发展,繁荣与凋敝以及抢救与挖掘的历史沿革。

    • ¥28 ¥56 折扣:5折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金版)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无 /2014-10-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黄梅戏经典唱腔共108首,这些唱腔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多个黄梅戏剧团演出过的数百个保留剧目中精选出来的,其唱腔都是经过作曲家们运用多种作曲技法编创的、较有影响的唱腔。为方便读者学习、欣赏,本书还配有部分曲目的CD,收录了欣赏曲目和伴奏曲目,增加了可读性、实用性和欣赏性。

    • ¥23.5 ¥48 折扣:4.9折
    • 粉墨欢娱:宁波戏曲简史(宁波文化丛书第三辑)
    •   ( 22 条评论 )
    • 友燕玲 著 /2021-08-01/ 宁波出版社
    • 本书以通俗有趣又不乏专业性的语言讲述宁波戏曲的前世今生。 绪论 概述宁波地方戏曲之于宁波地域文化的意义。后分为四个部分: 戏史记忆 从戏曲发展的角度展示宁波戏曲的历史面貌; 戏种概述 畅谈越剧、甬剧、姚剧、宁海平调四个现存剧种之古往今来; 戏目杂谈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剧目,用讲故事的方式叙写; 码头 戏事 回顾了一些戏曲名家和旧闻轶事,讲述宁波城这个 戏码头 里的故事。本书既有对宁波戏曲历史发展的宏观叙说,又有对戏种戏目戏事的微观解读,反映了宁波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 ¥36 ¥72 折扣:5折
    • 昆坛瓯韵--永嘉昆剧人物
    •   ( 45 条评论 )
    • 沈不沉 /2011-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永嘉昆剧渊源已久,自成一体。《昆坛瓯韵:永嘉昆剧人物》细致介绍了在永嘉昆剧发展历史中出现的三十余位不为人知的“艺术家”,所述人物都是市井小民,史书不录,方志不载,名不见于经传,却为永嘉昆剧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昆坛瓯韵:永嘉昆剧人物》资料翔实,如实记录了一群民间艺术家,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永嘉昆剧的独特艺术面貌和历史发展过程,展现了当时的文化生态以及观众的爱憎。书后附录《巨轮昆剧团人员花名册》、《永嘉昆曲研究资料索引》。

    • ¥21.6 ¥38 折扣:5.7折
    • 评剧音乐DNA探密
    •   ( 45 条评论 )
    • 王学仲 著 /2011-04-01/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评剧音乐——戏曲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同生命体一样,体内蕴含有决定其风格特色的“生命因子”、“传承因子”——基因。 但“基因”是什么?过去没有答案,是一个秘密、一个黑箱、一个未解之谜,是戏曲音乐研究中的一个期待破解的共同难题。 《评剧音乐DNA探密》作者王学仲积30年研究戏曲音乐之阅历,经多年思考、倏然感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以全新的方法破译了评剧音乐的全部基因密码,揭开了评剧音乐及戏曲音乐的传承之谜,并破解了评剧音乐研究历史中遗留F来的诸多疑难问题,为剧种音乐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为戏曲音乐乃至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 ¥9 ¥18 折扣:5折
    • 婺源徽剧剧录(婺源徽剧研究)
    •   ( 22 条评论 )
    • 钟传志, 郭晓莺 /2019-07-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殷代故事戏,周代故事戏,秦代故事戏,汉代故事戏,三国故事戏,两晋及南北朝故事戏,隋唐故事戏,五代故事戏,宋代故事戏,元代故事戏,明代故事戏,清代故事戏,朝代不明故事戏,剧目探析《介山记》,剧目探析《浣纱记》,剧目探析《六国封相》,剧目探析《鲁大夫秋胡戏妻》,剧目探析《汉宫秋》,剧目探析《琵琶记》,剧目探析《击鼓骂曹》,剧目探析《义勇辞金》,剧目探析《古城记》,剧目探析《美人计》,剧目探析《草庐记》,剧目探析《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剧目探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目探析《麒麟阁》,剧目探析《沙桥饯别》,剧目探析《粉妆楼》,剧目探析【《太白醉写》,剧目探析《长生殿》,剧目探析一名《满床笏》,剧目探析《牧羊宝卷》,剧目探析《二度梅》,剧目探析《紫钗记》,剧目探析《红

    • ¥26 ¥52 折扣:5折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
    •   ( 118 条评论 )
    • 杨守松 /2017-05-17/ 作家出版社
    • 《昆曲大观 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为杭州、温州、郴州三地昆曲名家访谈录,采访对象涵盖汪世瑜、沈世华 、龚世葵、张世铮 、王奉梅、雷子文等二十多位昆曲名家、曲家、学者, 其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昆曲艺术家,大体按照生旦净末丑的顺序排列,采访内容涉及访谈者从艺经历、对昆曲的感想、昆曲的前尘往事,该书口述历史,如同昆曲活化石。

    • ¥33.5 ¥67 折扣:5折
    •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
    •   ( 160 条评论 )
    • 解玺璋解宏乾 编著 /2012-06-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由解玺璋、解宏乾编著,当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把一件道具、一件戏装、一个签名、一封来信、一件公函、一份手稿保存或收藏起来的时候,也许已经意识到,这些收藏将会承传北京人艺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价值已经凸显出来。这些收藏,像一棵大树的年轮一样,记录着北京人艺成长的历史。

    • ¥29 ¥58 折扣:5折
    • 京昆唱腔鼓套子(中国戏曲学院晚霞工程丛书)
    •   ( 28 条评论 )
    • 刘越 编著 /2020-07-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京剧打击乐是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乐队中起着主导作用。京剧打击乐之首是板鼓,板鼓的指挥手段分为两大系统,即单楗指挥系统和双楗指挥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完善的指挥规范和套路,对这种规范和套路一般称为 鼓套子 。 鼓套子 即鼓师为衬托各种唱腔过门,以檀板和鼓楗按上述两种指挥系统的规范和套路,在单皮鼓上演奏的各种鼓板套点。它与唱腔过门相互配合,为旋律支撑节奏。京剧唱腔过门 鼓套子 程式繁多,用法各异,作者凭多年创作经验,对前人演奏法加以分析、提炼,找出规律行的东西,进而上升到理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该稿专业性强,作者旨在总结前人成果,加以改进,形成一套传承后世的研究成果,以方便后人借鉴使用。

    • ¥33 ¥58 折扣:5.7折
    • 汉剧与汉派文化(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09)
    •   ( 57 条评论 )
    • 陈志勇刘祯 主编 /2020-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国内专门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在充分掌握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作者系统考述了汉剧在武汉及其周边孕育与形成的历史,还原了清末民国年间汉剧 四派归一 的繁荣景象,揭示了武汉近代都市化进程中汉剧在演出场所、舞台表演和伶人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 本书还从 人 的视角观察艺人、观众在汉剧与汉派文化互动关系中的独特意义,重点考察了清末民初大批进城汉剧艺人的本地化,以及汉剧科班对汉剧艺人的培养情况。汉剧票友、票社与汉剧名角的双向交流,汉剧艺人在武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为和表现,都诠释了汉剧与武汉及汉派文化之间的不解之缘。

    • ¥42.7 ¥75 折扣:5.7折
    • 彭派流芳-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逝世三十周年纪念集
    •   ( 8 条评论 )
    • 范晓明 /2015-0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是彭俐侬老师之子范晓明负责编辑,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出版,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保护项目工作开展的保护工作之一。全书共分“彭派流芳”、“师友情深”、“彭门桃李”、“亲情一缕”、“彭俐侬遗作”五个部分。书中收录了诸多名家的诗词、理论研究、回忆文章、彭俐侬老师生前口述等。反映了他们对彭俐侬的高度评价与真挚感情,特别是彭俐侬老师的表演经验谈,是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弥足珍贵。本书的出版,表达了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湘剧人对彭俐侬老师景仰和缅怀之情。为弘扬传统戏曲艺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17.1 ¥30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