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仁昆曲唱腔精选》收录了蔡正仁先生擅演的十五出戏的百余段曲牌,包括《长生殿》《牡丹亭》《琵琶记》《荆钗记》《邯郸梦》《玉簪记》《千忠戮》《雷峰塔》《红梨记》《铁冠图》等经典名剧,以及《蔡文姬》《班昭》《桃花扇》《曲圣魏良辅》等新创剧目。书中,蔡正仁先生对每出剧目的传承、编创以及演唱重难点等进行了阐释,既可清晰地看到其渊源有自,师承有道,同时又更有传薪发展,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在编撰此书时,蔡正仁先生常强调,演唱昆曲需特别注意腔格、咬字以及发声方法等问题,所以书中蔡正仁先生通过一段小视频,亲自示范解说了昆曲演唱的正确方法,相信读者可以从中感知他对昆曲艺术传承的认真、坚持和期许。
源于中国戏曲的吸引,对中国戏曲有着 难以自抑的热爱 ( irrepressible addict) 的艾克敦用 7 年时间选取剧目,尽量多方面展示中国戏曲魅力的全貌。所选38部戏曲,是中国戏曲的地道精华。译文以无与伦比的精妙精确记录下中国戏曲对话的神韵,是戏曲翻译的标杆之作。本戏曲选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京剧和部分昆曲内容,按照表演风格将所有剧目分为文戏、武戏和杂戏 。
具有 中国戏曲之母 雅称的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大的声腔剧种,也是具有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占有重要的地位。 《绕梁之美:曲唱的理论与实践》在对昆曲音乐性、演唱的审美传统研究以及曲唱理论的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习唱昆曲的体会去理解古人留给我们演唱的经验与理论,记录自己习曲的一些心得,分享昆曲演唱该如何习得、传承和发展的经验。 《绕梁之美:曲唱的理论与实践》在昆曲作为 物质文化遗产 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有特别的意义,对喜爱演唱昆曲的读者来说,提供了一个学习与思索的空间。
扬州清曲这一古老曲种,今天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这样的优秀古典艺术,进行一番全面的、认真的探索和研究,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光荣也十分艰苦的任务。本书对扬州清曲的形成和盛衰、曲目和唱本、曲牌和音乐作了系统的探讨,为复兴和弘扬这一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文本。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本书是两代著作者历经69年对中国民间俗曲曲牌、曲词、曲谱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以代表性曲牌为章目,考释该曲牌的曲格和词格,再根据国内外现存的所有工尺谱材料,将其考译成线谱,使读者领略到明清以至宋元时期这些曲调的唱腔,终完成具有史料、学术及艺术价值的著作。本书中所涉曲谱是*限度上对宋元明清古代唱法的复原;书后附录的CD光盘,是相关内容的音声资料,弥足珍贵。本出版成果堪称“中国民间俗曲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民间俗曲曲牌、曲词及曲谱考释》对较常用的二十多个民间常用的俗曲如“满江红”、“清江引”、“莲花落”、“挂枝儿”等的名称、内容、演变过程等,做了非常详尽的梳理考
本书是对齐鲁书社1991年出版的《重订增注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的一次大的改版成果,将原书简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对原著中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注释等进行了修订。
本书是系统总结越剧舞台念白的专业新形态教材,汇集了越剧舞台 剧目念白选段,行当丰富,流派纷呈,且经越剧表演艺术家不断实践检验,已成经典,具有重要的实训价值与传承意义。教材为立足于越剧语音的规范与教学实践的运用,着重强调越剧舞 言表现能力的培养,一是越剧规范语音知识的应用;二是越剧舞 言处理的能力。 全书共分三个篇章,具体内容如下: 篇章:行当念白。(一)花旦念白,(二)小生念白 ,(三)老生念白,(四)老旦念白,(五)丑角念白;第二篇章:行当对白;第三篇章:自学念白。
板俊荣、张仲樵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民间俗曲曲牌曲词及曲谱考释》对较常用的二十多个民间常用的俗曲如“满江红”、“清江引”、“莲花落”、“挂枝儿”等的名称、内容、演变过程等,做了很好详尽的梳理考辨,对它们
中国昆曲博物馆系全国 的集昆曲的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以陈列、展演、保藏、利用、研究为宗旨的专业艺术博物馆。 《中国昆曲艺术》系列由中国昆曲博物馆主办,坚持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兼顾,以昆曲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主要阅读对象,2009年1月印发《中国昆曲博物馆》(试刊号),2010年5月起开始正式印发《中国昆曲艺术》 期总第2期。该系列自创刊起一直作为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内部刊物被印发、传阅,自2021年起正式出版。 《中国昆曲艺术(2021)》共收录24篇文章,约33万字,图片30余张,内容大致包括对文旅背景下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研讨、昆曲史论研究、老艺人口述及昆曲史料整理等。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作者来自不同的领域,有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昆曲专业的研究者、昆曲艺术的爱好者和收藏者等。
本书为学术专著,为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豫剧 丛书(第一辑)之一种。书稿理论性较强,融合戏曲学、音律学、文学等方面知识,对豫剧进行一个普及性介绍,辅以生动而具体的剧目实例,着重从中原文化与豫剧密不可分的关系、豫剧的美学品格、豫剧的剧本文学、豫剧表演导演艺术、豫剧舞台美术、豫剧流派以及豫剧的现状和未来等九个方面加以详尽而深入的阐释,旨在普及豫剧基本理论,又兼以系统总结和介绍豫剧近年来的整体发展概貌。论述中时不时引经据典,如结合英国戏剧家阿 尼柯尔,我国著名戏曲理论家沈德符、王骥德、吕天成、李渔、王国维等学者的相关论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是豫剧不可多得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