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 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 斯皮兹纳格尔曾经拥有过数千张唱片 却陆陆续续借出、遗失或者卖掉, 但他没有想到,属于唱片的时代会过去, 网络时代的音乐播放器虽然方便, 却再也找不到曾经小心翼翼珍惜每一首歌曲的情感。 所以斯皮兹纳格尔决定上路, 找回被他扔掉的那些唱片, 找回那个唱片的黄金年代,和自己的青春岁月!
《单声部视唱教程(上 修订版)》由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著,《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有声版)(修订版)》共分为四章,分别为:识谱与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调式调性的训练;较复杂的节拍节奏;雅乐、燕乐及特种自然大、小调式。内容有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三连音等。
《穿T恤听古典音乐:巨匠时代》是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田艺苗"穿T恤听古典音乐"缘起之作,《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2017年修订升级版。以此为基础,2016年7月田艺苗老师于喜马拉雅电台主讲《古典音乐很难吗?》,付费点播迄今累积已超过980万次。 贝多芬,被后世奉为"乐圣",为何在他身处的年代只是一个"的普通人";莫扎特,这个精力充沛的"小个子开心果",一生经历如流动不停的宴席,为何在身后的几个世纪,常常被迫以一种简单化了的形象示人。田老师为大家挑出音乐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位巨匠: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在《巨匠时代》这部书中,通过优雅洗练的文字,引导读者从他们的一首首歌剧和交响曲中,一瞥巨匠们激情饱满的生活,曲折跌宕的情感经历,炽烈丰沛的创作欲望,感受他们的真性
如书名所示,《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旨在以“西方文明”为整体舞台,展示音乐艺术在近三千年(自古希腊至20世纪初)的漫长历程中所扮演的戏剧性角色。由此出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将音乐置于极其广阔的“大文化”背景中,用独特的诠释性批评和富于感召力的文字表述考察了音乐如何参与、改变和塑造西方文化面貌(反过来,音乐也同时被整体社会与文化的演变所影响)的历史进程,因而获得了极高的学术威望和荣誉。 本书译者之一杨燕迪 教授曾说:“现在回过头捧读这本名著,仍每每感到,作者在勾画音乐蕴涵的精神寓意时,在倾听音乐的“文化泛音”时,其眼界之宏阔、感应之饱满、笔力之雄健、辞章之华美,都堪称“大师级别”。音乐绝不仅仅是美妙的声响,其中回荡的是时代精神的脉动、社会心理的余音和个人创见的智慧。《西方文明中
《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分析(附光盘1张)》的基本结构是:按照音乐作品形成的过程,在简要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如音高、节奏、旋律、官调)的特点之后,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即音乐发展手法和乐曲结构形式。音乐发展手法部分按照从相同到相异的顺序,包括重复、叠奏、展衍、对比等,乐曲结构形式基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包括乐段(一句式乐段、二句式乐段、三句式乐段)、双乐段、乐段群、单二段体、单三段体、单多段体、复合曲式、变奏曲式、循环曲式、套曲、复套曲等。在音乐发展手法和乐曲结构形式中,既论述一般表现形态,也探讨某些特殊手法和结构类型,如加垛、衬腔重复句、穗子、赶五句、穿号子、板腔体、数列结构等。最后总结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的文化内涵。分析乐曲结构主要从结构方式、构成形态上着手,特别是单曲
一位老军人、老干部,却嗜爱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肖邦、德彪西、戴留斯等,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评论。他不是音乐评论家,也不是学者,却从音乐中领悟到历史与人生。相信读者能从这本音乐笔记受益。 辛丰年先生投身革命,在部队工作几十年,读书自学成癖,音乐也是自修的,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嗜爱音乐,无论中外、古今、雅俗,都感兴趣。历浩劫而幸存,人虽老但耳犹聪,得以饱餐往昔可望不可及的美妙音乐,从中深味历史与人生。本书收集的音乐笔记涉及极广,共分上、中、下三编,既有对音乐曲目欣赏后的漫议,也有对音乐理论著作阅读后的总结和分析;还有对音乐人物的品评和回忆,以及对音乐理论的阐发和独特的见解。广及中外音乐作品,人物与历史,音乐与文化等,下笔从容,博识丰厚,这一切都来自于一个酷爱读书与写
人的修养等作了详尽论述,更精到地阐释了琴曲的内蕴,以及古琴及其演奏手法的意象。此外,作者还搜集了大量与琴学相关的文献。因此,《琴道》自1941年出版以来,即被视为古琴研究的之作,无论对于古琴研习还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都可谓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本书是音乐散文家曹利群先生的音乐札记,共分四个部分。*辑 暗夜 ,主要记述了集中营和 二战 时期有关作曲家及作品;第二辑 黎明 ,关涉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雅纳切克等作曲家或指挥家的爱情生活及作品;第三辑 正午 ,是对部分作曲家及其代表作的解说及导赏;第四辑 黄昏 ,讲述作者亲历的音乐故事,关乎童年、家人,以及那些难忘的岁月。
乐理是音乐类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乐理:练习与测试(第二版)》分为阶段性练习、综合模拟测试、专家组考核三部分,每部分附有参考答案。“阶段性练习”表述方式单一,在于进行基础强化练习;“综合模拟测试”主要从重点考核入手,表述方式多样,在于考查学生的基础功和的抽象思维能力;“专家组考核”部分具有深度,在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核。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大卫·鲍伊》是关于大卫·鲍伊的音乐传记,由英国老牌音乐杂志UNCUT出品,全景式呈现摇滚偶像经久不衰的魅力。本书收录大卫·鲍伊27张专辑的专业乐评和9篇一手访谈实录,包括大量罕见照片,重现这位“摇滚变色龙”的传奇人生。在乐评部分,专业的乐评人将会告诉你:鲍伊歌中那些复杂跳跃的意向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绪?从年轻时一举成名,到年老后的意外回归,他为什么能够持续为乐迷带来惊喜? 作为乐坛潮流的人物,他又是如何轻松各种音乐风格的?在访谈部分,包含了9篇一手访谈,很多外界关注的话题,比如:他创造出的经典形象、时尚的能力、雌雄同体的独特气质、出演的各种电影角色,以及重大人生际遇等,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快来听听鲍伊本人是如何解释的!此外,本书还包括很多花絮、杂录,内容充实、丰富,全方
《中国流行音乐简史》为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教材。欧美流行音乐的历史虽然只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但其音乐形态却极为丰富,各种音乐风格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本书以美英两国音乐为基础,梳理了流行音乐的一个发展脉络,介绍了流行音乐各流派的不同风格。
《神唇之笛》是一部音乐哲理随笔,从音乐的神性、音乐的诗性、音乐与灵魂、音乐与生命、音乐与死亡、音乐与爱、音乐与情感、音乐与哲学、音乐与艺术、音乐与科学、音乐与静修、尼采与音乐等方面系统讨论了音乐的人文面向,哲理性强,文笔优美。 《神唇之笛》集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可供广大文艺爱好者随性阅读。
《神唇之笛》是一部音乐哲理随笔,从音乐的神性、音乐的诗性、音乐与灵魂、音乐与生命、音乐与死亡、音乐与爱、音乐与情感、音乐与哲学、音乐与艺术、音乐与科学、音乐与静修、尼采与音乐等方面系统讨论了音乐的人文面向,哲理性强,文笔优美。 《神唇之笛》集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可供广大文艺爱好者随性阅读。
《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由王宝璋所著,是一部通俗化的理论专著,富于实践性是它的主要特色。全书写得平易切实,深入浅出,唯其切实深入,才能平易浅出。一种学说要得到社会承认,需要一批行道者为之艰苦奋斗,宝璋同志就是这样胼手胝足,身体力行的一个例证。阐明一种科学体系是困难的,而将它化为具体实践更是不易。书中某一技巧的说明,某一发声练习的部位、方法的确定,某一训练程序,步骤的安排,看似平常,实际是备尝艰辛,得之不易。成绩见于运用之妙,功夫形诸分寸之间,我们从事过音乐艺术实践的人,深知它的价值和份量。宝璋同志是卓有成就的歌唱艺术家,又是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他的歌唱实践,印证咽音学说的科学性、实用性,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他的教学活动,又促成他博采众长,总结经验,自觉地使咽音学说在我国应用方
钢琴家能够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的首要条件就是了解作曲家,这本由理查德?安德森教授编纂的论文集收录了19篇关于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教学、练习及演奏指南。各章节的主题按照作曲家年代排序,内容涉及了从英奇?罗萨对巴赫的见解、加里?阿玛诺的海顿奏鸣曲指南到克里斯蒂?斯克豪森详解肖邦的发音触键,还有格温德林?莫克总结的弹奏(拉威尔使用过的)埃拉德钢琴的心得。 读者还会看到关于莫扎特钢琴作品、贝多芬奏鸣曲、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相关文章,其他涉及的作曲家还包括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斯科里亚宾、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巴托克、格什温以及克拉姆。各章节作者都是美国及国际知名的钢琴家、教育家、录音演奏家及学者,他们将自己多年的演奏、学习及教学经验仔细记录成了文字。每篇文章针对一位作曲家,
以先进的合唱理念、人性的教学模式、演唱中外经典合唱作品为主。在合唱正规训练的同时,进行基本乐理、试唱、练耳、和声、复调、合唱音乐史等学科的辅助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综合音乐素质,同时这些学科也是合唱训练及其其他音乐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音乐学基础”这门课,只是音乐界引入语言学方法的初阶,它的开设既有基础理论意义,又有应用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将来还可分别为声乐系开设“地域性多元语音唱词诵唱”(专门训练用国际音标诵唱多种语言、方言的唱词);为作曲系开设“语言与声腔”(专门介绍各地各族语言对声腔构成的影响);为中国音乐史专业开设“音韵学与音乐史”;还可直接引入“实验语音学”课程。
狄其安教授专门为西林禅寺僧众所唱诵的梵呗,记录乐谱,编印一本《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以流通,满足护法居士和音乐爱好者学唱提供方便。《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附光盘)》将是中国一本为佛教人士专门编写的梵呗曲集,选用的简谱记谱的方式将更有效地普及此书。
作者在书中以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索了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诠释方面的问题,还在音乐表演和音乐教学的心理学方面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钢琴大师教学笔记》详细论述了钢琴演奏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如声音、触键、技巧、踏板法、运音法等等。他在挑选版本、选择的指法、记忆乐谱以及尽可能有效利用练习时间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方法。同样重视诠释问题,讨论了解读音乐作品内涵的多种方法。此外,对如何在表演前酝酿情绪、如何应对舞台焦虑以及如何因人施教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古典音乐日课书》由莱斯利·丘等所著,是对古典音乐的阐释,它能让你透过音乐知识表面,探寻音乐史、乐理和科学对大音乐家们的思维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它还揭示出中世纪古典音乐是如何发展成为今天的实验音乐的。不明白恰空舞曲和萨拉班德舞曲是怎么回事?想在生活巾添加点无调性音乐?还在犹豫明年夏天去参加哪个古典音乐节?不知道约翰·贝里斯是谁,也不清楚他对巴赫的作品做了什么?那就每天读一下这《古典音乐日课书》吧,你可以找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品味无与伦比的听觉艺术:这《古典音乐日课书》是一间教室、一个音频丁作室,也是一座音乐厅,跟随它开始一段美妙的环球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