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听音乐吗? 你喜欢《青花瓷》《荷塘月色》这样具有浓郁中国风的音乐吗? 你知道过去的人们都在听什么吗? 你知道老祖宗们都在摆弄啥乐器吗? 从8000年前的 远古之音 骨笛,到2000多年前的 黑科技 编钟;从登上太空演奏的传统乐器古筝,到大运会上 会唱歌的石头 磬,中国传统乐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坊间有传言: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 不觉间,中国传统乐器已经融进我们生活中了。 本书提炼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联合打造的同名大型融媒体节目的精华,详细讲述了骨笛、编钟、鼓、编磬、筝、埙、箜篌、筚篥、阮、古琴、琵琶、二胡、唢呐等传统乐器与南音、笙管乐、江南丝竹等中华文化中典型的乐器合奏形式。全书共十余张详细乐器构造解析图,300余幅
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而视唱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视唱的具体任务除了培养视谱即唱的能力、正确的音准及节奏感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积累音乐语汇。因此,视唱教材的选材问题就成了关键。 我们在多年的视唱教学中积累了不少材料,又不断地吸取了外国视唱教材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编成了这本《单声部视唱教程》。其中除少部分为了训练需要而编写的练习曲外,大部分都选自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及民间音乐。 《单声部视唱教程(上 修订版)》是根据调性和节奏两条线的循序渐进和在某一阶段突出重点、集中解决某一个问题这两项原则编排的。如教程中*章主要是解决基本节拍节奏感的问题,调性就只是无升降的。第二章主要是解决调性问题(三升三降之内),节拍节奏就只是复习*章学过的,没有新课题。第三章
《世界音乐史:从诞生到20世纪音乐》梳理了从远古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的音乐历史,描绘了主要的音乐流派、音乐理念、乐器的发展历程,揭露了音乐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列示了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家,并提供了经典曲目的聆听建议。全彩插图丰富地展现了每个时代的音乐风采,动人的音符将从书页里飘出,引领你敲开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大门。
《西方音乐通史(音乐卷 2022修订版)/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是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 高级重点教材,是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之 音乐卷 ,向读者介绍了西方音乐通史。《西方音乐通史(音乐卷 2022修订版)/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共分七编,以时间为序分为: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罗马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20世纪音乐。《西方音乐通史(音乐卷 2022修订版)/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内容丰富,理论深厚,趣味性强。是普通同等教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好教材。
《单声部视唱基础教程》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内容为节奏训练;第二部分内容为视唱。 《单声部视唱基础教程》书末附录部分常用音乐术语和指挥图式。
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 好玩 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 引言 和 尾语 )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中国音乐学院教材:西方音乐史教程》由九个章节构成,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依次向大家介绍了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罗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印象主义和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其美学和艺术形式上的特征。为了给同学们的自学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和思考空间,教材中的每一章节之后都留有关于此章节所讲内容的思考题及相关曲目,同学们可以通过做这些思考题,检验自己对所学章节的内容达到的理解程度。必听曲目是同学们学习此课程一定要掌握的,而推荐曲目则是留作同学们继续学习之用。
该书为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 丛书之一,是依据1995年颁布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以专业艺术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普通艺术教育的系统教材。是 九五 规划的重点工程。本教程不仅为专业作曲、理论和指挥的和声分析而编写,而且也为范围更广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给他们提供诠释、理解多声部音乐作品的技术支持。
《音乐高考考前***系列:视唱练耳考前***》完全依据广东省普通高考音乐术科统考视唱练耳的考试大纲而编写,其内容、题型、程度以及编序均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对于音乐高考生的备考来说十分贴近。该教材所选编的各类训练内容较丰富,知识的涵盖面及信息量较大,可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不同需求。该教材选录了部分模拟试题,增强了训练的逼真度和实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及实战水平有所帮助。相信该教材定会成为音乐高考生的有效帮手。
本书包括引子、上篇、中篇、下篇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上篇为《如何在音乐的世界中漫步》,中篇为《拥抱音乐的色彩》,下篇为《与音乐的撞击》。全书采用漫谈写作的方式,为读者阐述了音乐的概念以及在音乐鉴赏中所需的一些知识,并精选经典音乐作品,极具亲和力、润物细无声地带领读者漫步音乐世界,揭露了音乐所要表达的各种情感与思想,并不断地为读者创造与音乐和自我心灵的邂逅、相拥、碰撞的契机,点燃读者心中那生命的火焰。书中每部分讲解都对应地精选一些经典音乐作品来解析,帮助读者从多种角度来更深地理解音乐作的内涵,品味音乐之美,从而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重点之一。随着核心素养培育的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被进一步关注和重视,传统的 机械、被动、单一 的学习方式被摒弃,以 自主、合作、探究 为核心的多样学习方式被倡导。 徐惠琴老师的新作《音乐课堂体验式学习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关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从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去探索中小学音乐课堂 体验式学习 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的专著。 王家祥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 生动、温暖、独特 的生命个体,这就决定了教学必须面向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使学习者获得自我了解和生命觉醒,获得自由而完整的幸福人生。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适应自
《小说的音乐化:媒介间性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是音乐-文学媒介间性领域研究小说音乐化现象的开创之作,讨论了音乐如何在切实的意义上影响了小说的构思与创造。 上篇 是理论与概念的探讨, 下篇 则是个案例证与历史过程的梳理,构成了 史论结合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式研究方法的一个范例。针对我们通常认为的小说中的音乐书写大多为 文学性 的描述,本书对小说音乐化的证据、辨别方法做了细致的分类和论述,还将这一现象放置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其音乐化功能,从而让爱乐者和文学爱好者认识到,小说的音乐化现象不仅是外在甚或是表面的 炫技 ,而且是自觉的美学选择与文体探索的有效途径。
卫报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纽约书评 钢琴杂志 联合推荐 查尔斯 罗森经典之作 无论我们想要怎样弹奏或聆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这本书都能不断带来启发性的全新体验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曾经被钢琴家们誉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可以与之并列的或许只有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然而,在今天的时空背景下应当如何研究这些作品,如何重新审视贝多芬那或奇妙、或精致、或诡异的特色与风格?在这本 指南 中,查尔斯 罗森所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从音乐文本出发,构建贝多芬奏鸣曲作品的完整图景,并将它们还原到贝多芬本身,乃至某种音乐风格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令作品的独特之处在大背景之下格外清晰。可以说,这是一份名副其实的指南,帮助爱乐者更深刻、更广泛,也更得以从今天的视角去理解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学唱的人常为找谱子而大伤脑筋,国外的歌剧咏叹调集子版本很多,有的偏重收意大利作品,有的则偏重收法、德、奥、俄作品,即使你买到两三种版本,也未必能找到你所需要的曲目。尽可能地将各种版本中的常用曲目集中起来,译编一套适合我们自己需要的咏叹调集子,是我们多年来的梦想。如今,由于香港美新艺术协会和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这一集以周枫在1956年译成的《西洋古典歌剧选曲(男高音用)》稿本为基础,根据近年来声乐教学、演出、比赛、创作和欣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曲目作了一些调整,使之更具有实用性。中文歌词直接译自意、法、德、俄原文,并作了比较认真的推敲,使之尽量做到既符号原文的意思,又便于演唱。
阿多诺除了是哲学家,也是音乐理论家,自幼弹奏并熟悉贝多芬作品。本书收录了阿多诺重要的、发人深省的贝多芬札记,构成了一本从哲学、社会学、美学、音乐学、文学等角度观照贝多芬的既精且博之作。 阿多诺开创性地从黑格尔哲学角度谈论音乐学元理论问题,并奠定了后世晚期风格的理论基点。晚期贝多芬被定位为 音乐中的黑格尔 :一位早感受到启蒙现代性的理性危机与异化的极度痛苦,终被迫重构传统、创作出一套自己的调性理论的作曲家。他 废除了音乐中一直存在的肯定享乐主义的成分 ,让音乐摆脱了18世纪康德所贬视的 功利性的享受 ,在完成古典批判的同时构成了启蒙资本主义文化史的一次本质性断裂,标志了以往在历史中曾附庸于礼教、宫廷、娱乐的音乐首次成为符合康德所提出的 凝神贯注的严肃艺术 。 驱除启蒙主义神话的迷雾,解救现代
中国自古重视乐律学的研究,如生律法的自然依据,包括谐音列所含的自然音程及五度相生律、纯律、平均律、七分七倍生律、十一倍生律、十三分生律等,而历代相传的正史书志中也一直延续律历志的写作传统,对乐律制度有相当篇幅的记载。本书作者为乐律学研究领域专家,所著对构建中国传统乐律学的历史话语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内容涉及学科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理论律学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生律法的自然依据,以及对中国传统乐律学研究历史发展的全面回顾,充分展示出中国乐律学发展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及其对世界律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歌词文化鉴赏教程》作者通过对自己多年创作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多年来教学实践的分析归纳,对一首好的歌词有哪些特点、怎样欣赏或创作一首好歌词等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撰写成一本既可作为教材、又可以当一般音乐普及读物的图书。
本书系 凤凰 留声机 丛书之一,以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品鉴对象。肖斯塔科维奇被誉为 红色的天才 ,他和他的音乐在苏联经历了几起几落,被批判,被赞扬。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音乐的各种体裁 交响曲、歌剧、舞剧、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且都成就卓越。可以说,他是一个复杂的作曲家。本书精选英国《留声机》杂志近二十多年来数十篇精彩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的深度评论。从当代作曲家、演奏者、评论者、听众等不同维度,对其音乐进行多维度的解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现代音乐家眼中的肖斯塔科维奇。
本书是是一部论文集汇编,主要剖析了音乐演奏中复杂的问题,对各类型音乐演奏从学习、表演和赏析角度进行了研究。书中收录的论文来自各个时期,它们从历史学、诠释学和心理学层面对音乐表演进行了深入探讨。前四个章节关注于音乐表演的教学、发展、实践和传承,之后的章节讨论了音乐从谱面向声音的 翻译 过程,*后一个章节展示了聆听的行为,唱片的价值,以及音乐批评。
标题音乐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极其重要又甚为复杂的音乐命题,它是器乐与 标题内容 的结合,不仅涉及大部分作曲家的大量音乐作品,而且关乎此时的音乐美学观念(包括内容美学[或者说,情感美学]和器乐美学),乃至音乐历史的发展道路问题。 标题音乐既是一种观念,又指特定作品,但迄今为止,相关出版物仍仅聚焦其中的某一方面。故而,本书力图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作者主要以19世纪的时间顺序为结构线索,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研读以及相关学术热点的阐发,从音乐作品、美学观念和史学现象的角度综合探讨标题音乐这一命题,揭示其历史内涵,并进而指出对标题音乐的价值判断,不在于其是否具有标题文字,而是基于其所呈现的艺术审美与创新之处。
由诺顿出版社提供版权的《音乐分析指南》已隆重出版。本书在欧美音乐分析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和肯定,在国内也颇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喜爱。本书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音乐分析理论家尼库拉斯?库克(NicholasCook)撰著,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鸿铎翻译。 本书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共由十章组成。 *部分涉及的是音乐分析法,共六章。偏重观念和理论的梳理,即把各音乐分析法形成所依据的独特观念、技术特性和分析过程做了介绍,并对每一种分析法可以解决什么样的分析问题进行了带有个人评价的讨论。在本书中共涉及到七种各具特性的分析法,被库克分成了五类,即传统分析法(涉及曲式与和声分析)、申克尔分析法、心里分析法(涉及迈尔的节奏分析与莱蒂的主题过程分析)、形式分析法(涉及艾伦?福特的音级集合分析与符
本书的关注点在于西方音乐的中国化之路,即西方作曲家对中国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与感悟。西方作曲家对于中国音乐的理解在几百年间不断加深:从18世纪的附庸风雅至19世纪的东方幻想,再到20世纪乃至当下的深入学习,中国音乐受到的关注度正变得越来越高,带有中国音乐元素的音乐作品传播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本书以作品为线索,客观描述了不同时期,西方作曲家对于中国音乐的认知和实践,同时以立体视角看待中西方音乐的关系,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响应了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的要求,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