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关分析、理论和20世纪后调性音乐作曲方法的教科书。虽然《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理解后调性音乐》主要是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编写的关于20世纪音乐的分析教程,但由于在每章结尾处都包含大量作曲练习(对应该章分析示例的模仿练习),因此本书也可以作为作曲学生的教科书。 正如书名所揭示的,本书重点强调的是“理解”和“音乐”两个方面。此外,本书的书名还对作品研究的范围做了清晰的界定:只包括后调性音乐。因此,尽管调性音乐(基于功能和声调性及其扩展的音乐)在20世纪仍然被创作(而且在21世纪仍有作曲家在创作这样的音乐),但本书却不会对此进行研究。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本书的几个关键点。
本书同以往的音乐评介书籍有所不同。它不是单纯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而是着重介绍演奏者(包括指挥、演奏员、独奏家以及独唱、合唱者)以及其演艺过程。因为一首乐曲从写在纸上的乐谱变成可以听到的音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演绎者。我们听了他托斯卡尼尼解读的贝多芬《第5》,再听一听卡拉扬的贝多芬《第5》,听者的感觉肯定不一样。比较二者的异同,比较听乐后的不同感受,正是爱乐者无尚的艺术享受。于此同时,若能对证或查考一下本书的评介更觉得其乐无穷。如果你有机会听到名不见经传的古典派作品或是现代作曲家的新潮作品,一时不知来龙去脉,本书往往可以为你提供比较详尽或你所意想不到的参考资料。本书在分析乐曲、评论乐手、诠释其优劣之余,还对音响效果(或录音工艺)给予适度的关注,这表明今天的音乐欣赏在相当大的程
《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收录了我从1995年开始发表的一些有关音乐史学理论和宋元音乐研究的论文,它们都是根据我的研究和个人感受而撰写的。为了让读者可以较深入地解读文集中各篇论文的思路,以批判的角度审视我的观点,从而与我做学术上的对话,这里,我用这篇序文来阐述一下我的音乐史学理念、论文的要旨和写作背景。一般的学术著作不会把学科理论和个人感受放在同一篇文章中,但两者其实是很难相互抽离分割或分清楚先后主次的。20世纪英国大史学家E.H.Carr说过,①一部历史著作的内容和风格跟作者的个性及其写作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读者要深入理解一部历史著作,要把握著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乃至于他的生活经历。与其让读者揣测我的为人和写作背景,不如干脆把我的中国音乐史论著背后的史学理论
本书是对古典音乐走完20世纪旅程后的历史反思。作者伊凡·休伊特[IvanHewett]敏感地意识到,在音乐呈现出的多元格局,以及电子工业和互联网技术已迫使音乐接受方式发生巨大转型的当下,音乐文化的面貌已不再是丰富多彩,而是扑朔迷离我们已进入了“新新音乐”时代,艺术已没有“雅、俗”之分和“是、非”之别,我们时时刻刻被形形色色的“音乐”所包围,却不幸地已丧失了评判其优劣的意识和准绳,甚至连体验音乐的激情也在日益麻木。音乐,是否还持续具有可供标榜的价值?如果有,它是什么;又该如何评判?这正是本书的核心论题之一。休伊特对此采取明朗的肯定态度,认为:音乐是一种饱含价值的话语体系,具有与人性类似的“升华性”或“性”,因此不能对之采取漠不关心的随意态度和回避价值评判的中庸眼神[参见章];我们通向音乐价值的可靠向
把音乐创作和诗歌文学紧密结合的创作理念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孕育于艺术歌曲领域,并逐渐发展至阶段的标题音乐,也同样表现在舒曼的音乐中,尤其是在那些已经完成的作品加上富有诗意的题词。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那个时期所追求的音乐发展道路。而独辟蹊径的肖邦音乐在这方面更具个性。综观肖邦的作品,除了鲜为人知的出现在他去世后的艺术歌曲之外,与文学尤为关联的仅仅是应用于4首出版于肖邦在世之时的重要钢琴作品的标题“叙事曲”。其中通过阅读米茨凯维奇文学叙事诗而获灵感的叙事曲作品第23号与作品第38号也很难证明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除非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能够说明作曲家和诗人之间的私人关系。
以小提琴的演奏而言,本书作者以纯粹的古典标准、无暇疵的技术和富于才智地把握风格的本领而闻名于世界。本书包含了24个大小调,但是在其谱面形式上,仅仅提供了一种模式,这样就是我们有了的学习有了更大的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化,因此,学生如果能够认真仔细而且灵活多样的将这24个大小调的音阶学习,那么技术能力将不可估量。由于“音阶体系”的练习内容过于庞大,以至于许多演奏家无法在每完成一个调的练习,下列补充性的建议是希望学生们通过合理的方法,在一个调的音阶练习中获取的收益。
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及艺术成就、有关音乐创作的一些理论问题等,已有不少著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而从作曲技法角度进行系统的探讨较少。音乐是技术性较强的艺术品种,西方专业作曲技法从20世纪输入我国以后,我国出现了新型音乐创作。在将近一个世纪中,专业作曲技法有很大发展。本书拟集中研究这个问题。只在非常必要时才涉及历史背景,作家生平及其他问题。本书从专业作曲技法着眼,重点从作品的具体分析中阐明一些问题,而不是对各种问题作条目分明的归纳与总结。内容大致上按历史时期分段。
本书选编了笔者撰写发表的一些论文和研究报告,按照音乐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由六部分组成,包括:音乐教育教育及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及课程与教学实睛研究;音乐教育的认知与发展心理探讨;音乐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音乐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音乐教育及心理的研究方法;从20多年前投入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的学习、教学和研究以来,笔者的一贯想法,是为音乐教育学的知识积累,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同行,基础教育改革一线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对音乐教育感兴趣的教育界其他同行,提供一些这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方面的参考材料。出于这种想法,收入本书的内容覆盖了音乐教育学的主要范畴。就师范院校、综合和音乐、艺术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而言,本书可以作为教学的基本或参
本论文研究思路是以拉维·香卡艺术生涯为研究主线。首先,以历史的视角沿着拉维·香卡艺术生涯中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对其印西音乐文化交融的实践进行探索;考察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特征规律,阐释他不同时期音乐的变迁。其次,作者以拉维·香卡与西方诸位音乐家合作的音乐历程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其“印西交融音乐”的本体分析,以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两者的二元对立为出发点,探讨拉维·香卡艺术实践中东方与西方、古典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的音乐文化特性。
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备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必然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