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这个世界,只有奋斗才“不白活一回”,追赶是“不白活一回”;被人追,也是“不白活一回”;学鲤鱼玩水,是“不白活一回”;大鹏腾空,更是“不自活一回”;人,就要有一种精神,一个奋斗目标,不达目的永不罢休。
本书是一本讲述使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声音合成时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的图书。书中的每一章都以一种技术或一个领域的理论描述开始,然后以一系列实际例子(总共超过100个)结束,内容涵盖了范围很广的各种应用。《电子音乐技术》在写作时通篇采用了统一化的方法,例如,在第2章对待采样和波表合成问题时,作者就把它们作为同一种底层技术的不同特殊情形来处理。《电子音乐技术》虽然以数学的方式进行理论阐释,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仅限于三角函数和复数。 本书既是一本很好的电子音乐教科书,又是一本对电子音乐家和计算机音乐研究者很有实用价值的专业读物。
本书近50篇文章分十四章,按照“定义与现状”、“历史与思潮”、“程序与方法”和“运用于领域”四辑及“附录”编排,每一辑都有一个“概述”提要性地总结该部分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理念。如此,作者以横向结构性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将音乐人类学在近15年间所发生和发展的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进行了展示。《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和方法论》是作者1990年至2004年间撰写和编译的论文和文章,洋洋530余页约45万字的著述不仅是他本人涉足音乐人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的汇集和总结,同时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动态在国际和的实时体现和反映。也正如作者自己总结的那样:它是“一本系统阐述这一学科方法论的专著,填补该领域的空白”的成果。该著作在成果汇集编排中所呈现的学科“系统性”构想。
本书是一本讲述使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声音合成时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的图书。书中的每一章都以一种技术或一个领域的理论描述开始,然后以一系列实际例子(总共超过100个)结束,内容涵盖了范围很广的各种应用。《电子音乐技术》在写作时通篇采用了统一化的方法,例如,在第2章对待采样和波表合成问题时,作者就把它们作为同一种底层技术的不同特殊情形来处理。《电子音乐技术》虽然以数学的方式进行理论阐释,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仅限于三角函数和复数。 本书既是一本很好的电子音乐教科书,又是一本对电子音乐家和计算机音乐研究者很有实用价值的专业读物。
本书近50篇文章分十四章,按照“定义与现状”、“历史与思潮”、“程序与方法”和“运用于领域”四辑及“附录”编排,每一辑都有一个“概述”提要性地总结该部分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理念。如此,作者以横向结构性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将音乐人类学在近15年间所发生和发展的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进行了展示。《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和方法论》是作者1990年至2004年间撰写和编译的论文和文章,洋洋530余页约45万字的著述不仅是他本人涉足音乐人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的汇集和总结,同时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动态在国际和的实时体现和反映。也正如作者自己总结的那样:它是“一本系统阐述这一学科方法论的专著,填补该领域的空白”的成果。该著作在成果汇集编排中所呈现的学科“系统性”构想。
本书有两点非常值得称道: 其一,以严谨的结构框架和逻辑层次,率先揭示了旋律学科理论之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 其二,率先指出了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外音乐基础理论系统中,由于对“调、调式、调性、音阶”四个基本概念以及“调、调式与调性”、“调式、调性与音阶”两组概念之间辩证关系在认识上的混乱所酿成的失误。并指甜这种失误对音乐教学、理论建设,特别是旋律学科建设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导向正确认识的途径和不同理念的沟通、衔接,提出了解决办法。其毋庸置疑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中 赵宋光《旋律学学科建设刍议》),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乃至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理解和称许。 等待着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敦煌乐谱又名敦煌琵琶谱、敦煌曲谱,因其20世纪初在甘肃省敦煌县被发现而得名。敦煌乐谱的发现缘于敦煌莫高窑藏经洞的被发现。 敦煌乐谱的谱式、谱字音位、定弦、节拍节奏问题涉及到每一首曲谱,故它们对于解译敦煌乐谱都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抄写于公元933年之前的乐谱,日本学者林谦三于1938年发表研究论文对之进行解译,逐引起外学者们的注意,60多年来出现了各种解译方案。本书利用“异位同声”推定三组琵琶定弦,又解决了敦煌乐谱中两首同名曲《倾杯乐》的旋律重合。
《乐书要录》是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除少量内容因袭就说外,多富实践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十卷,可惜第五、六、七卷被留存下来。但现存三卷中有不少错漏,须加以整理。这是件有意义的学术工作。本书的《评述》,从《乐书要录》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到留存情况,基本内容及学术价值等几方面作了考订与研究,其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校注”包括标点,校订,注释,今译四个方面,作者尽量做到符合原著之本来面貌。
这本书从古今中外大量的战役战斗中精选出有关心理战方面的战例,分为威慑篇、欺诈篇、离间篇和防护篇4个部分,每篇由若干个战例汇编而成,共100例。书中对每一战例都进行了背景情况介绍和战斗经过描述,扣人心弦,生动有趣。每一战例由专家进行精彩评析,得出结论,给人以启示。该书还有大量中外名家对心理战的经典论述。
中国音乐对外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移民的因素,更是由来已久。《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以中国传统音乐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变迁为个案,立足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视角,通过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并结合大量的一手历史文献,真实描摹了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现状,努力探寻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变迁的轨迹及根源,力图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音乐在海外传播的规律。《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是国内本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专门性著作,也是本研究海外华人音乐文化传承与变迁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