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姐说西方音乐》是一本妙趣横生的音乐艺术读物,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轻松、时尚的笔触讲述了西方音乐史上所发生的趣闻轶事以及的作曲家和他们的音乐作品,在通俗易懂的文字间又做到富有深度和专业性,可谓是深入浅出,是了解西方音乐及其历史发展的一本趣味书籍!
这本“访谈录”尝试一笔一画勾勒出香港流行词坛的地形风貌。在不拟设特定研究目标之下,与词人围绕其艺术取向、才性气质展开对谈。彼此不但基于难能可贵的知音关系谈歌谈词,还分享了对于华语流行词坛、音乐工业发展的看法,也讨论了流行歌词与文学、社会、文化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点一滴地,逐渐梳理出词人与词人之间的承传牵系,定格聚焦于某些创作现象,审视了未必很红很爆但却出色精彩的作品──香港流行歌词四十年的洪流,原是婉约通俗酷异刁钻华丽豪侠纯善沉郁哲理兼而有之。时间为我们留下的,在夕爷、阿Y的前后左右中间,还有一众默默笔耕的隐世高手。我们真正拥有的,也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多很多。
薛永武编著的《中国文论经典流变(礼记乐记的接受史研究)》以时间为顺序分上下编,梳理了《礼记·乐记》自先秦至现当代的接受史,上编主要是对《礼记》从宏观的视野上进行提纲挈领的阐释,对《礼记》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对《礼记》的“历时性”阐释与接受以及《礼记》的现代阐释与意义生成,进行动态的审视。下编主要研究先秦音乐理论与《乐记》的思想渊源。
多年以来,像传教一样,刘岠渭四处举办讲座,向民众介绍古典音乐的美妙动人之处”,媒体如此记录。这本书,正是从作者两千多场精彩讲座淬炼而出的。《默观无限美:西方古典音乐讲座》分为“西方音乐史的足迹”“音乐家的故事”“通往古典音乐之门”部分。“西方音乐史的足迹”简洁有力地梳理了五百年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虽非面面俱到,却逻辑严密;“音乐家的故事”讲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舒伯特、勃拉姆斯等10位音乐大师的艺术经历、风格,个人传奇,笔法妙趣、读之饶有兴味;“通往古典音乐之门”分门别类地浅析了古典音乐的种类、作品。书中最后部分更详述了普通的爱乐者欣赏古典音乐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和方法,“音乐的一切内涵都在声音中,抛开心里的恐惧与偏见的阻碍,直接观照音乐的美感”“在语言停住的地方
《竹笛艺术研究》记录了张维良教授在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上下求索、忠诚实践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作者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为今后民族器乐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诸多启迪。这部著作是笛乐领域里承先启后的历史性接力,也是我们推进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进程中目标明确的具体行动,必将为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做出应有贡献。民乐,或国乐、中乐、华乐,乃国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之一。有呵护则自信,有创新则自豪,有实践则发现,有为人类进步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的理念则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