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产品是Pianoboy高至豪历年来创作的钢琴作品的豪华礼盒装,其中大乐谱部分收录了PB的经典作品12首,包括*为著名的《你离开的事实》( 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每首乐谱前配有释文,帮助理解作品内涵,并附音频二维码,可扫码试听原曲。 内包装盒单独配有伴奏 监听双光盘,伴奏光盘为去除钢琴的背景伴奏,监听光盘除了伴奏部分外,还加上了必要的节拍器和提示音,协助演奏者正确掌握曲子进行,使之呈现出大师级的演奏效果。盒内另附写真册收录Pianoboy*写真及心情随笔,更独享《PIANOBOY流行钢琴创作大师课》,PB亲授创作奥秘。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自1996年创办以来,蝉联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并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金奖。所选曲目均为"春天"唱红的创作合唱作品,大部分作品为参加国际比赛金奖的参赛曲目。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此外,乐谱后还附上该作品的背景介绍以及指挥排练心得。更难能可贵的是配有伴奏。这些伴奏并非此次特意为出版本书才临时编配,而是"春天"多年来演出及比赛时的专用伴奏,这些资料是来之不易的。目前少儿合唱比赛均要求使用正规伴奏谱,这些伴奏谱将为少儿合唱团教师提供参考。本书的编者为的儿童合唱指挥徐亮亮,力求在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等方面有所突破。
本书中的书信是莫扎特自己的语言流露自己的思想观点、性格特征,讲述自己生平事迹的书信,是研究莫扎特的手资料,也是有助于理解其作品的重要文献。 本书是根据布洛姆选编的《莫扎特书信集》编译的。阅读莫扎特的书信时,需要查考每一封信是在哪一次旅行中写于何时何地,中译者为此撰写了“莫扎特旅行年表”,绘制了“莫扎特旅行路线图”,以供读者参考。
这是我社推出的“赵晓生教学版乐谱系列”中的一本。弗里德里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他是历史上影响力和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作品10号(Op.10)包括12首不同调性练习曲,其中第十二首《c小调练习曲》又名《革命练习曲》,是肖邦非常有名的作品之一。此次由我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赵晓生先生挑选了国外的善本,以大师对乐曲的感悟与理解对作品进行注释,让演奏者在学习时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无
《红歌汇:成人钢琴弹唱曲集2(五线谱版)》内容包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红星照我去战斗(影片《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梅赞(歌剧《江姐》选曲)、珊瑚颂(歌剧《红珊瑚》选曲)、敖包相会(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插曲)、长江之歌(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大海一样的深情。
随着爵士鼓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发展,为了给学习者提供的学习作品,也为更规范的指导考生们学习和考级,编者从众多的演奏家、教育家的作品中汇编出这本《爵士鼓考级教程》。本书共分为十级,每级有五首曲目,曲目的风格包含了Funk(放克)、Latin(拉丁)、Rock(摇滚)、Jazz(爵士)等。曲目从易到难,让学习者循序渐进的掌握爵士鼓的演奏技巧,学习不同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表达的能力。希望这本考级教程能给喜欢爵士鼓的学习者提供帮助。
不是每个音乐家都能写出如此清新灵动的文字,也不是每本“杂记”都有如此深厚的知识与丰沛的情感,更不是每个知识分子都能在无奈告别壮年时还不忘自嘲。作者用他的才华和悟性荡涤音乐界的学究气,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享受文化的细雨微风外还有一种难得的感动----尤其是那只越南鹦鹉。南无越南鹦鹉!本书附赠CD一张,另外可扫码看视频。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自1996年创办以来,蝉联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并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金奖。所选曲目均为"春天"唱红的创作合唱作品,大部分作品为参加国际比赛金奖的参赛曲目。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此外,乐谱后还附上该作品的背景介绍以及指挥排练心得。更难能可贵的是配有伴奏。这些伴奏并非此次特意为出版本书才临时编配,而是"春天"多年来演出及比赛时的专用伴奏,这些资料是来之不易的。目前少儿合唱比赛均要求使用正规伴奏谱,这些伴奏谱将为少儿合唱团教师提供参考。本书的编者为的儿童合唱指挥徐亮亮,力求在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等方面有所突破。
《钢琴曲集108首(修订版)》精选了108首钢琴初学者最喜欢演奏和必弹的曲目,分以下几个板块:儿童歌曲、流行、通俗金曲、中国民歌、外国民歌、克莱德曼钢琴曲、经典钢琴曲,且每个板块都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并在目录中对曲目标注了星级难度系数,从一颗星到三颗星难度,让初学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练习。
《王西麟作品选集》收录了作曲家 、三、四、五、八、九交响曲,“钢琴和23件弦乐”,“交响音诗”二首。交响曲: (1962)同时代 “先锋性”的作品,无标题交响乐思维。NO.3(1992)悲剧性和英雄主义性质的交响曲。结合了一定的俄罗斯音乐传统。NO.4(2000)基于20世纪60-70年代先锋派技术,“负载了作曲家对人类苦难的思考”。NO.5(2001)为23件弦乐器而作,作者注明“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暨逝世65周年而作的追思曲”,暨对鲁迅人格和精神的深切呼唤。“这部作品是鲁迅先生故世70年来年 部纪念他的交响乐作品,因此而具有特殊的意义。”NO.8(2009)室内交响曲,“喜剧的对话”,为三件传统的中国乐器和室内乐队而作。NO.9(2015)“抗日战争安魂曲” 为低男中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混声合唱与大型交响乐团而作。“为钢琴和23件弦乐”,“以序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