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范60年音乐文论选》(上下册)将为你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音乐画卷,集中展现了薛范60年来笔耕不辍地在歌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超过百万字的著作主要包括:歌曲史话、歌曲与翻译、歌曲与交响乐、歌曲与人物、歌曲与电影、歌曲掌故、歌曲与文荟。 本书以“歌曲研究”为切入点,翔实地记录了薛范六十年在外国歌曲翻译过程中辛勤耕耘播种的艰难足迹,可谓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歌曲翻译”史,涵盖了交响乐、歌剧、音乐剧和作曲技法等众多领域。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文笔细腻、论述详明,是研究和了解当代歌曲的历史发展、歌曲译配的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史料。
这套《中国钢琴民歌》的创作是依照音乐听觉对于作者的天然指引,率性而行,共弹奏、收录中国各民族优秀的、富有代表性的民歌333首,其中汉族民歌226首,少数民族民歌89首,以及作曲家创作的民歌风韵作品18首。我国传播广泛、脍炙人口的民歌音乐,许多可以在这套《中国钢琴民歌》中找到。这套《中国钢琴民歌》,首要功能就是可以听:365首钢琴民歌都有演奏录音(总时长约8小时)。第二个功能是可以读:这里有365首钢琴民歌的乐谱、原词摘录,以及简单的调式分析,可以对照每一首的演奏录音,一边聆听一边进行阅读、分析和研究。第三个功能是可以弹:如果读者具有中等或以上的钢琴演奏能力,皆可一试身手。
本书共收录了编者经过大规模的文献检索,搜集和整理出的600多首产生于70年前的抗战歌曲。这些作品虽然长期沉寂于70年前的报纸、杂志、图书和尘封的文献档案中,却经过历史岁月的淘洗,具有了历史化石的品质,执着地诉说着70年前的中国是多么渴望尊严、和平与幸福。作者遵循"词曲俱佳"的筛选原则,选入的作品包括原创歌曲、民间歌曲以及填词歌曲,这些歌曲适合在各种场合演唱。
本书主要针对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相关专业的入学考试。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无调号、无变音记号的基础级新谱视唱;第二部分为无调号、有临时变音记号的提升级新谱视唱;第三部分为一个升降记号的强化级新谱视唱。全书侧重新谱视唱中的难点:大跳与临时变音记号。本书实操性强,作者精选、精编800道练习题,旨在提高考生视唱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增强考生的实战能力。
《施光南全集》是文化和旅游部的重点出版项目之一,。施光南,一位获颁“改革先锋”奖章,获评“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作曲家的杰出代表,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音乐事业。他的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本次出版的“声乐卷”是从施光南遗作中整理出的500余首作品,其中有近300首属首次发表,并从未被演唱过,其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属经典之作。出版此书是为了传承施光南的音乐遗产,弘扬他的爱国情怀和艺术精神,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罗福葆编纂的《历代琴谱过眼录》一九六三年完稿,自序略言所见琴谱百数十部,去其渊源不明缺乏体系、或所抄均常见谱本,共得唐至民国间一百四十九部,且多属海内孤本,而当时一般琴学家版本收藏家仅著录五六十部,较《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又新增四十部。每谱各为简略提要,著录著者、藏者、版本、年代、内容诸项,重点在汇录序跋原文;以琴谱出版先后为次,成书八卷。原书至今未出版。誊清稿本据云见存于中国音乐研究所,今次整理所据为其家所藏原稿本,整理者据《琴曲集成》校勘文字,改正原稿本舛误遗漏及标点错误。 该书是集琴谱目录与琴谱序跋为一体的资料汇编,该书据全本《琴曲集成》稍为补全著录缺失项目、删除原录与琴谱无关之几篇序跋〔其目分注篇内〕;据《琴曲集成》所影印原书复校增补录文、订正抄写错误、校勘诸本异同;全
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 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歌词编年选”,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歌曲编年选”,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 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广角
《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套装上下册)》全面带领舞者走进K-12舞蹈教育的世界。回答大多数舞蹈教师的疑问,并提出新的思考。《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套装上下册)》展现校园舞蹈教育的实貌,并指导读者如何实现它。《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套装上下册)》阐明在K-12体系中,舞蹈必须经历的发展领域:动觉一运动的发展,认知一智力的发展,审美一艺术的发展,心理一社交的发展。它阐明了如何推动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以便在特定年龄做出有教育意义的正确选择。
《中国古代民间俗曲曲牌、曲词及曲谱考释》对较常用的二十多个民间常用的俗曲如“满江红”、“清江引”、“莲花落”、“挂枝儿”等的名称、内容、演变过程等,做了非常详尽的梳理考辨,对它们与词、曲及其与各种戏曲的关系,一一做了归纳分析。每一个曲调下均附录了一种或数种工尺谱。该书的出版,对戏曲、词曲、民间文学等的研究都将产生的影响。
本书主要针对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相关专业的入学考试。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无调号、无变音记号的基础级新谱视唱;第二部分为无调号、有临时变音记号的提升级新谱视唱;第三部分为一个升降记号的强化级新谱视唱。全书侧重新谱视唱中的难点:大跳与临时变音记号。本书实操性强,作者精选、精编800道练习题,旨在提高考生视唱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增强考生的实战能力。
东皋心越(1639——1694),姓蒋名兴俦,字心越,别号东皋。清初浦江人。 东皋八岁出家,在苏州报恩寺落发受具。年三十二任杭州永福寺住持,康熙十五年之秋,东渡日本。康熙三十四年九月三十日示寂于日本祗园寺,终年五十六岁。 东皋心越禅师在东渡日本后,带去中国的古琴、书画、金石篆刻等艺术,给日本文化艺术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以琴学的传播较为深邃。东皋心越东渡日本时,携带七弦琴五张,还带去了《松弦馆琴谱》《理性元雅》《伯牙心法》《琴学心声》等刊行的琴谱。由于东皋心越禅师在日本传授琴乐,使得中国琴学得在日本广为流行二百余年而不衰。东皋心越禅师被誉为日本“近世琴学之祖”。 在东皋心越禅师圆寂后,他的日本琴学弟子们把东皋传曲以手录的形式保存下来在日本刊行,这便是《东皋琴谱》,国外内现有传本近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