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整理了108首好听的适于小提琴演奏的乐曲,分为世界民谣、流行经典、影视歌曲、动漫名曲、古典乐派、重奏乐曲等类别,在曲目中科学地编排了指法,选定了适于演奏的调,部分曲目安排了钢琴伴奏,满足了有小提琴基础的人在不同场合的演奏需求。
《小奏鸣曲集》为学生打下基础,之后逐渐加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等的钢琴奏鸣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它是音乐宝库中的重要文献,也是钢琴学生的必修教材之一。
本歌曲结集以歌颂党和祖国,展现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主旋律为主,也有部分描写乡情、亲情、爱情的作品。 其中多首作品荣获全国、全军奖项,并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军网等主流媒体广泛传播,受到军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
王莫之,小说家、黑胶唱片收藏研究者。本书是时代曲(上海老歌)词曲创作者的传记合集,关注和聚焦时代曲的幕后及创作者的人生轨迹,从老上海时代曲(上海老歌)的二十二年(1927-1949)发展历史里选出一组非常重要的幕后推动者,如黎锦光、黎锦晖、严华、徐朗、梁萍、陈歌辛等,通过作者广泛收集的史料,包括民国时期报刊数据库、从收藏家处获得的大量当事人书信,结合严谨的考据、全新的采访(对传主的后人),以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系列主题小传。全书追求资料的翔实可靠,和叙事的文学性,作者以长期关注民国音乐史的积累和小说家的文字功底,为上海老歌幕后的词曲创作者和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留下了其身影。
本书收集整理了108首好听的适于小提琴演奏的乐曲,分为世界民谣、流行经典、影视歌曲、动漫名曲、古典乐派、重奏乐曲等类别,在曲目中科学地编排了指法,选定了适于演奏的调,部分曲目安排了钢琴伴奏,满足了有小提琴基础的人在不同场合的演奏需求。
庄剑丞(1904-1953),江苏江阴人。民国时期重要的古琴活动家之一。古琴宗师查阜西先生早年最重要的弟子,是今虞琴社的发起人与重要组织者。著《栩斋琴谱》。庄氏遗稿,散见各处,一直未曾结集刊行。本书从民国报纸、刊物及上海图书馆所藏庄氏日记稿本、《神奇秘谱》抄本等中搜集十余篇,加上1953年庄氏在《自传》内有大量涉及古琴的内容,为庄氏古琴文章的首次结集,并附以数篇研究性短文。
本丛书以历朝历代的古琴曲谱版本为中心,从谱本年代、曲作者、词作者、篇幅、近似曲的历史流变进行对比研究,在保留原貌的同时梳理出主要脉络。 《广陵散(精)》是其中一册,具体收录了《神奇秘谱》《风宣玄品》等。
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旋律能穿越时空的界限,触动心灵最柔软的部分。中国步入老龄化,现在公园里或是小区里亦或是老年大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自发组织的老年合唱团,他们对于老歌有着特殊的感情。经典老歌是中老年朋友的益友,翻看并演唱可以使老人心情好,身体好,虽说手机上网上的歌曲都很多,但对于中老年来说,阅读习惯依然是纸质出版物,本书不仅选择了经典红歌,还有经典老电影的主题曲、插曲,能够满足老年人对歌曲的需求。《流行与经典:中老年喜爱的歌(大字简谱版)》专注于中老年人的音乐喜好,精选了近318首经典与流行的歌曲,覆盖了广泛的时间跨度,既勾起了老一辈的回忆,又融入了新时代的旋律,集实用性、人文关怀与文化价值于一体的出版物,极大地满足了中老年人的音乐需求和精神文化追求,对于丰富中老年人的精
《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是对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发展历程的一次集中梳理,从艺术歌曲的萌芽,到蓬勃发展阶段,选取了1902年以来中国拥有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歌曲共110首,谱写中国艺术歌曲的世纪华章。全书共分三卷,分别是“萌芽初兴”(1902~1929)、“方兴未艾”(1930~1936)、“峥嵘岁月”(1937~1948)。其中,每一卷都根据演唱者的音域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本。本书为第三卷“峥嵘岁月”的高音曲谱,包含40首艺术歌曲,曲调适合高音演唱者,选取了《四季歌》《思乡曲》《红豆词》等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