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音乐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的必修课,几乎所有的小提琴演奏比赛都规定要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编注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参照的莫扎特“净版”,就莫扎特的音乐语言中的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进行说明。《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供各位师生参考。
《铃木小提琴教材:、2册(原版引进)》以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巴洛克及古典时期的乐曲为主。前3册中除少数小提琴乐曲外多数是移植自乐队组曲、钢琴、大提琴等的独奏乐曲,这些乐曲节奏鲜明,风格都比较接近。 《铃木小提琴教材:、2册(原版引进)》是一部通过乐曲学习演奏小提琴的教材,从最初的运弓、按弦开始就在乐曲、曲调中学习,不枯燥,易为儿童接受。
要培养一名的小提琴家,双手的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世界上为此目的而编写的是繁多的,这给师生的选材造成一些困难。那么,能否找到一本相对来说较全面、少而精、便于运用、便于记忆的,适合各级程度的基本训练呢?回忆起五十年代我在罗马尼亚“齐·波隆贝斯库”音乐学院留学时,我的提琴老师格·阿瓦克扬教授运用的手指练习,这是一个少而精的极好练习。即以四个指头的基础,按不同顺序有规律地排列组合的练习。在此基础上,我把小提琴左右手的各种基本技术集中于一个模式中进行规范的训练,每日不断,循序渐进,达到训练的目标。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是十分有效的。师生一旦掌握其规律,就能自如地运用它来解决提琴训练中碰到的困难。这些技术练习,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因此要把它们作为乐曲中的某个片断来练习,不要当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欣赏音乐要用耳朵,但有健康听觉的人未必都欣赏音乐。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尽管耳朵灵敏,能够毫发不爽的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如果仅仅把音乐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来接受,而不能感受节奏,和声,音色所表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艺术形象跟创造音乐的作曲家和在创作音乐的演奏演唱家发生思想感情的交流,那就只能算接触到了音乐的外表和皮毛,只是在音乐的大门外徘徊,还没有登堂入室,一窥音乐的堂奥。欣赏音乐要想的登堂入室,必须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1.沟通音乐信息。2.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3.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4.接受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