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北京舞蹈学院70周年校庆文集之一本,是作者长期教学、科研、创作经验的总结。论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整体性的一些规律,具体分析了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音乐来源于分类、鼓点的记谱法及其用法,并对不同时期创作的舞蹈精品的音乐进行了曲式分析。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谱例,可供舞蹈院校的音乐教学之用,亦可为音乐院校学生及业余音乐爱好者、业余舞蹈爱好者作为学习的参考书目。
贾作光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民族民间舞奠基人。他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等职。这本纪念文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贾作光先生的经典舞蹈作品分析,包括《雁舞》《马刀舞》《鸿雁高飞》《任重道远》等十六部作品。第二部分是附录,收录了 为人民而舞 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舞蹈专场演出总纪实、 为人民而舞 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舞蹈专场演出专家访谈记录等活动详情。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是对过去六十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思考,也是对过去六十年教学的归纳总结。随着教学发展,新教材的出现,会有许多更新的术语出现,所以这部词典是一个阶段性的集成,也是一个过程性的探索,我们不奢望它成为一部经典,但它记录了我们这一代人所作的努力以及对前人工作的尊敬。
中国的写意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专题案例的形式,从中国画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讲解了绘制中国画写意牡丹的工具材料、基本概念、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写意牡丹的创作画法。*书内容丰富,共六个部分,包含300余幅牡丹案例作品图。*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写意画绘制基础,包括常用工具和保存常识、笔法、墨法和色法。第二部分详细地介绍了牡丹花头的绘制技法,包括花瓣的画法、花蕊的画法、花头没骨画法、花头双勾画法和不同开放时期花头的画法。第三部分详细地介绍了花枝干及组合的绘制技法,包括花枝的画法、花干的画法、横出枝干组合的画法、向上枝干组合的画法和不同花枝叶组合的画法。第四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不同颜色牡丹的画法,如红牡丹的画法、粉牡丹的画法、黄牡丹的画法和紫牡丹
本书是一套供戏剧、电影、电视美术工作者设计布景、道具、服装作参考的大型美术资料书,本册收集历代交通工具、历代仪仗、器物、历代兵器和各种日用器物及陈设器物、历代灯具、及历代戏曲道具等图片资料两千余幅。
“形式语言”是艺术设计的本体性表现要素,也是设计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艺术设计经过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数字化技术、多元设计潮流等发展阶段,出现了综合性、交叉性、多元性、边缘性的样式,其形式语言已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语法规则,不断翻新着系谱与关键词。长期以来,设计教育中的形式训练,大多以图案、构成及小范围局部的改良与实验方式进行,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名师经典课程教材丛书(设计卷·基础教学分卷)·新理念设计基础教材:形式语言》的编写,着眼于设计基础教学的实验,进行新视域中的形式语言的整合,对于同类课程具有教学实施的价值。可以选择其中若干课题进行再次排编运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发展以便于操作。
《舞姿:国际标准舞实用指南》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为你提供信息、范例以及详细的训练计划。部分介绍减压的模式,找到在比赛期间更高效的技术。第二部分提供你所需的一个赛季的高效训练计划以及运用方式。第三部分是关于职业目标定位问题。
本书主要是为芭蕾舞基本功课堂训练而编写的钢琴伴奏。适用于高校舞蹈专业和大中专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教学使用的实用性。
本书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水平考级教材,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编,但昭义主编,肖玫副主编,今年初夏将与广大琴童和音乐爱好者见面。全书分为四集出版,在原来的版本上与时俱进地扩展了选曲范围,完善了使用方法,以供考生根据相应级别选择使用。此外,本书还能帮助与广大琴童和音乐爱好者通过学习钢琴走进音乐天地,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质。?
《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在写作体例上与以往的艺术史写作也有所不同。简洁的文字描述与图片结合,这种“文图写作”的方式将视觉图像放置于艺术史证据的位置。同时,作者借鉴了新闻写作的方式,设立了相关连接和相关作品的介绍,使每一个艺术成果相互关联,并被置于历史的进程之中,使写作本身成了一种艺术。《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从作品生成的历史前提出发去理解艺术和说明艺术,以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分析,史与论穿插交织,是一部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通俗读物。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时时感到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传统的力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用。作者对艺术现象和艺术品的分析,让读者不乏新鲜之感。因为鲁虹并不是在还原艺术史,而是带着质疑来追问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追问艺术和重返历史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