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作品集包括两个部分,*部分是作者的作品集,第二部分是作品制作过程解析,为了完成本书,作者制作了2件雕塑作品。然而与其说主角是制作完成的立体雕塑作品,不如说是制作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以及笔记等等,也就是所谓的「制作花絮」才是这次真正的主题吧。观赏讲述特摄电影制作花絮的书籍以及影片的时候,会让粉丝倍感兴奋,而我也是其中分子。不过主角毕竟还是电影作品本身,制作花絮只是附加的部分罢了。然而对于幕后的制作者来说,当然也希望观众能把目光也放在制作过程上。
本书由美国当代重要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罗莎琳 克劳斯发表于1977年。作为*批真正意义上将当时 法国理论 的新思想引入现代雕塑讨论的著作之一,克劳斯以深刻犀利的洞察力和过人的勇气冲破了由格林伯格主导的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体系,借用结构主义、现象学和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观点阐释现代雕塑,重新梳理了从罗丹开始,途经未来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杜尚、布朗库西、超现实主义、摩尔、赫普沃斯、史密斯、卡罗、动态艺术、偶发艺术,直至极简主义的现代雕塑变迁之路,被视为20世纪美国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
即便放眼全球,山西现存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也堪称*艺术精品,但散落在三晋大地上乡野深山里的它们并不被国人了解。抱着将艺术归还艺术的态度,三晋出版社推出《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精选50余处山西国保单位的雕塑与壁画作品,组织专业的文物摄影师队伍进行实地拍摄,选取出表现这些作品的*好角度,来呈现各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作品,从艺术鉴赏的角度为喜欢中国传统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一套可读可鉴可藏的精致读本。为了保证*好的呈现效果,本系列丛书选择国内知名的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进行印制。 此次先期出版三组彩塑作品,分别是晋祠圣母殿宋塑、法兴寺宋塑十二菩萨和崇庆寺宋塑十八罗汉,各以不同的呈现形式收入《山西国宝精华》和《和光静影》系列丛书中 《和光静影》系列采用36开明信片,装订成册
通过这本教程,国际木雕大师克里斯 派伊为木雕学习者提供了一对一的辅导。他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习者按照一步一步的指示,用一些基本图形作为木雕项目,熟悉各种工具和技术,从而掌握技能,满怀信心地进行雕刻。 如何准备合适的工具,工具在工作台上如何摆放,如何磨锐和使用它们,夹持装置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如何制作不同的切口进行准确的雕刻,如何理解表面、交界、线条、空间 像任何一个好教练,派伊的课程中包括了由浅入深的练习:起步练习详尽说明使用U形小凿和V形工具的技术方法,从制作4种简单的装饰嵌线开始,进而制作3个版本的伯格黑德公牛作品。浮雕练习通过亚洲题材(古汉字和鲤鱼)的4个木雕任务,使学习者基本掌握平面雕刻中浮雕的技艺,包括浅浮雕、高浮雕和镂空浮雕所需的理念和技术,同时学习如何使用同一个图
本书为罗丹与葛赛尔关于艺术,尤其是雕塑艺术的对话录,是对欧洲雕塑史的总结,也是对个人经验的精炼概括,其中贯穿着对前人的崇敬,有对许多名作的卓见,有劳动的喜悦、沉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葛塞尔是历史上少的有创建、有情感、有色彩、渊博精淳的散文家,他将罗丹之吉光片羽集腋成裘,以兹后学。傅雷孜孜手译,更添华章。罗丹的艺术作品代表了西方雕塑史上的第三个高峰,他的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精辟总结,是提高审美鉴赏力的典范读物。这本书是对审美力的提高和培养,对于艺术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以 36开小开本 形式呈现,收录了南禅寺大佛殿唐塑。书中每一页正面为 雕塑局部图 、背面为雕塑名,装订成册。小巧而精致的外观,极具审美意趣; 能180 展开 的装订样式,使翻阅毫无障碍,读者可沉浸式欣赏每一处细节。 全书共70面。
本书以 36开小开本 形式呈现,收录了佛光寺东大殿的唐塑。书中每一页正面为 雕塑局部图 、背面为雕塑名,装订成册。小巧而精致的外观,极具审美意趣; 能180 展开 的装订样式,使翻阅毫无障碍,读者可沉浸式欣赏每一处细节。 全书共96面。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系列: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选》从馆藏非洲艺术品中遴选了近600件面具、雕像和生活用品等进行展览。这些展品主要来自中西非十余个国家的百余个部族,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凝聚着非洲各部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通过它们,能够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认识,增强中非人民之间心灵的对话和感情的沟通,更好地促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本书以曼祖和低浮雕两条线索成文,在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侧重与主次。强调在浮雕的历史上下文中看曼祖;也以曼祖为契机,回顾并反思浮雕艺术。在此基础上,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中进行对比。通过浮雕重新审视艺术史,并发现其中被人忽视的独特侧面; 同时收获一种反观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全新视角。造型语言是本书所有论述的落脚点,所以本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家个案研究(虽然在第一章中,会有关于曼祖所处时代背景的相关讨论,但这并非本书写作的主要目的。),也并非简单梳理浮雕的历史,而是以此为基础,探讨低浮雕造型语言及传统造型艺术的相关问题。本书将首先理清有关浮雕的概念和定义问题,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申明 压缩 是低浮雕造型语言的核心价值。进而梳理浮雕造型语言在历史中演进、变化中的大致过程和一般规律
《武汉大学校史新编(1893-2013)》分为三编,介绍了1893—2013年武汉大学的发展历程。第一部分是武汉大学的缘起及早期发展,着重介绍张之洞成立自强学堂及此后的发展演变;第二编分别介绍了进入新世纪前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第三编重点介绍四校合并后武汉大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