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中国传统色,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中国传统色,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记录下的风雅,也是融于生活的诗意。本书以散文小讲的形式,将中国历史上100种色彩的源流典故娓娓道来,重现古人的心灵意象。 瓷秘 霁红 胭脂水 是晚唐、明、清所烧瓷器色,这是从器物传承中窥见的色彩;染蓝的蓝靛由菘蓝叶发酵而来,菘蓝既是色名,也蕴藏了古代染色工艺的巧思; 花是深红叶麴尘 揉蓝衫子杏黄裙 ,色彩是诗人眼中的风物 由中国传统色,见文化广博、人文风流。
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维克多 帕帕奈克犀利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设计领域里的诸多 无用设计 ,提出设计应与 真实世界 相连接的新观点。将设计放置在整个社会远景中,则设计必须有意义,要为人的 需求 而不是 欲求 设计,要为多数人的需求服务,要为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服务。帕帕奈克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细致描绘设计与社会责任、生态环境、思维方式间的勾连,他对 设计目的 的解释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 本书是维克多 帕帕奈克*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70年出版后,以其开创性的理念和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尖锐批判,引发设计界的阵营对立和论战。作者思想锋利,观点极具前瞻性。迄今为止该书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成为传阅度*广的设计书籍之一。
这是一本讲解服装设计款式图手绘表现技法的专业教程。全书共6章,第1章讲解了服装设计款式图的作用、绘制要求、手绘方法、手绘工具和材料,第2章讲解了服装设计款式图模板的原理、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第3章讲解了服装设计款式图的局部绘制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别讲解了女装、男装和童装款式图的绘制技法。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讲解的知识,第4章配备了教学视频。 本书适合服装设计师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以作为其他服装设计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参考书。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楚怎么开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虽然拙劣的设计俯拾即是,但是设计出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悦的产品并不困难。《设计心理学》增订版对好设计具有强大的作用,不断提醒我们为什么有些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有一些产品却让用户非常受挫。 诺曼博士在《设计心理学》增订版里,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导入到设计之中。不仅着重于反思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更着重于解决问题,用这些基本原则帮助设计师找到真正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一方面诺曼博士从多个角度分析,更新了大量的案例提
本书是《花艺设计基础教科书:花束技法与基础造型》的进阶篇,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花艺从业者编写的,可以切实系统地指导开花店,特别是大型花艺项目所需的花艺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花艺色彩搭配,作者基于自己的经验总结而出一套更适合花艺师和植物设计师使用的色彩搭配系统。花艺技巧进阶,包括构图法则、线条分类与应用、8个花艺进阶技巧、人造茎技巧、蜘蛛网架构等。花艺设计常见的4种风格(装饰性风格、线性风格、植生风格、混合型风格)以及35个花艺案例,详细拆解线条、色彩、风格、步骤等设计要点。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 日常生活 ,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 专业 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诸位设计师,你们在排西文的时候有自信吗? 本书从理解西文字母开始,到字距、词距、行距的步步剖析,通过实际的案例精讲与小练习,让在电脑时代进入设计行业的学生、设计师理解并掌握西文排版,创作出优美与舒适的版面,理解优秀的排版对内容传达的重要性,从而理解何为通过文字传达的 心意 。 因此,虽然本书名为《西文排版》,但是高冈昌生通过多年积累的西文金属活字和排印的经验,更多讲述的是一种适用于语言传达的视觉语法。 另外,在此次增补修订版中,高冈昌生对上一版进行修改、补写,更加翔实地讲解了日西文混排和并排的要点,为当今不同文化下的多文种排版提供了重要视点。
本书为日本长销商品的设计细节透析,回顾了日本各领域长销商品的注重消费者体验的设计变迁,以详尽的图解形式对比设计的变与不变,从社会背景、消费者习惯变化、专业设计、市场等的视角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总结相关设计参考范例,尝试在设计、科技、商业直接寻求更深层的价值与平衡。 本书可作为UI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产品策划等项目的设计及灵感参考。
本书以中国传统物象为创作基础,采用先秦时期楚文化浪漫、神秘的纹饰风格,以纯粹的点与线的形式来表现奇异神兽和繁盛花草。相较于敦煌纹样丰富的色彩,楚纹样更注重线条造型的旋回变化,本书中的纹样设计吸收了楚纹样的这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点元素,提升了纹样在视觉上的节奏感。 在内容上,本书既包含 五大瑞兽 龙生九子 二十八星宿 山海异兽 等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纹样,又包含 引蜂之花 等生活化的花卉题材纹样,还将不同物象合二为一,进行了 异核体系列 纹样设计的尝试。 由于本书中的纹样结构相对简单,也没有特定色彩上的限制,因此应用起来比较灵活,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服饰、器皿、家具等领域。此外,本书的纹样介于造型繁复的传统纹样与形式极简的现代Logo之间,因此也可以作为Logo设计的参考资料。对于广大艺术爱好者来说
本书是一部庆祝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作品。精选了100个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伴,对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产品,图文并茂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关切,展示了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创新精神。书中通过四个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聚焦中国设计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以及如何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强调了中国设计所折射出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本书是理解中国工业产品设计历史和价值的重要读物。
《趣味平面设计说明书 设计师的40项基本功》对平面设计知识进行了细化拆分,引入了大量轻松有趣的插画,让专业知识看上去不那么枯燥乏味,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深入理解每一个设计知识点。每章都有其专属的主题色,读者在翻阅查找时可以更高效地找到想了解的内容。 仪式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每当读者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书中的标题页面会解锁一枚小徽章。这一枚枚小徽章将激励着读者继续学习全新的知识。 作为一本查漏补缺的系统性工具书,《趣味平面设计说明书 设计师的40项基本功》不仅能够解决新手入门的学习痛点,还能为广大设计师提供一个巩固与提升的快速通道,助力读者开启属于自己的平面设计之路。同时,开设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院校或培训机构也可以将本书作为参考教材。
本书《装订图鉴》(设计的口袋书)是日本《设计的抽屉》编辑部希望增加众设计师们对书籍装订工艺的认识,从而做出更符合书籍内容的设计,而编辑整理的一本书籍装订手册。 180度平摊装帧、裸脊锁线装帧、半透明胶装、德式装帧、传统装帧、封面看不到圈的圈装、帐簿制本、使用纸捻的骑马订等等,现如今可以做出来的装帧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本书将装帧方式细分,并介绍其中的91种方法,配以详细的图文说明,是设计师和做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装订实用手册。
《中外艺术设计史》以人类造物活动向艺术设计的演变过程,以及人们对艺术设计进行探索、确立、反思这样一个寻找其价值和规律的活动轨迹为主线,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设计活动的重要思想、主要事件、代表人物、风格流派、划时代的设计成果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等作了介绍和阐释。全书共五章,章讲述艺术设计的历史渊源,第二章讲述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源,第三章讲述20世纪艺术设计原理的确立,第四章讲述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第五章讲述后现代主义设计。 本书可作为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史学研究者参考,还可供艺术设计爱好者使用。
色彩设计能力的高低与色彩感知能力的强弱息息相关。虽然人们的色感天生有强弱之分,但通过后天的训练,色感是可以提升的。 本书围绕色感的提升,讲解了色彩基础理论、色彩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结合院校相关专业的色彩构成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大量构成训练与设计训练,力求在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间搭建桥梁,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藩篱,让读者真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设计中,并在这个过程中稳步提高色感。书中从学习绘制色相环和色调表讲起,详细讲解了色彩混合、色彩对比、色彩的角色与数量、色彩的印象与层次、色彩情感与心理、色彩调和等的内容,还介绍了作者多年经验提炼出的主色配色法和主调配色法等实用性强的方法,并给出了借鉴优秀作品获得灵感的方法。最后总结了常见的色彩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案,让读者避坑。 本书适合想要提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让读者掌握成衣制版、裁剪和制作的技能,具备从事服装技术行业的能力。 本书主要由3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本书的第1章的内容,主要讲解了服装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测量、服装号型及尺寸规格、服装的分类等方面的知识;第2部分为本书第2~6章的内容,主要讲解了成衣制版、裁剪、排料、缝纫和熨烫方面的内容,再辅以29个小案例的制作帮助读者掌握这方面的技能;第3部分为本书第7~9章的内容,通过对童装的内衣、开裆裤、连体衣、背心、男女童装,女式的喇叭袖衬衫、A字裙、连衣裙、鱼尾裙、铅笔裤、西装、大衣,男式的裤子、衬衣、马甲、西装外套、风衣、夹克等18款服装具体介绍了从制版到缝制的详细操作步骤。 本书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适合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美学工艺设计或者服装裁剪工艺和服装制作的从业人员使用,也适
《宝可梦视觉艺术史》 欢迎来到宝可梦的世界!宝可梦系列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最初是日本漫画家田尻智为孩子们创作的漫画。随着当年为Game Boy游戏机而创作的游戏,宝可梦系列一炮而红。从那时起,宝可梦开始风靡全球。 宝可梦系列在25 年中不断保持内容的更新,并建造了包含游戏、动画、漫画及其相关衍生品的庞大娱乐帝国,吸引着全世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中国,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不认识皮卡丘的年轻人。本书是为了庆祝宝可梦系列25 周年而编写的。书中回顾了25 年来所有的宝可梦故事,从第一世代到第八世代,书中详尽描述了每个故事的创作背景,探索了宝可梦系列背后的故事。无论你是宝可梦的新手还是 专家 ,当跟随本书一起踏上石英高原的时候,你都会爱上这段神奇的旅程。 本书适合宝可梦爱好者阅读、学习。 《马力欧视觉艺术史》 从《超
《设计中的设计》之后,原研哉阐述设计思想新作。原研哉认为, 设计只是一种职业 的时代已经接近终结,设计是使世界再生的智慧,能让人们看见潜在的可能性,并唤起人们新鲜的觉醒意识。原研哉带领学生用10年时间,每年围绕一个事物或贴近生活的主题展开实验,以设计之眼,重新审视身边事物,发现它们本真的样子,保持对生活怦然心动的感觉。
配色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它有规律、有方法、有诀窍,《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就来逐一讲解。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中通过作者的原创示例和精选的代表性作品,详细讲解了色彩设计的五大原则和两大关键词选色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突破已有的形式和惯有的配色思路,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书中提出的配色理念简单易行,带你梳理色彩创作的切入点,正确判断和思考色彩集合、色彩参照等配色概念,迅速理解色彩与图像的关系、色彩关键词等设计重点,将经典作品的色彩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设计配色基础》内文的装帧设计运用了书中所讲的用色技巧,每一页都是配色学习的参考作品。
《色彩与材质搭配手册》由著名英国室内设计师艾德丽安 钦所著,是一本展示居室设计中色彩与材质相协调搭配的工具书。本书既可以作为设计师的借鉴书籍,也可以指导家居设计爱好者更好的装饰居室。 作者从色彩与材质的运用原理讲起,又将书中所提的彩色根据自然色与色相来区分,通过180多套经典居室装饰案例,以地面铺装作为整体设计的灵感来源,结合墙面色彩、织物、材质,阐述了中性色、冷色、暖色和明艳色调的不同搭配方案。简约、漂亮的亚光土红色地砖搭配乳白色的方格绳绒面料装饰的椅子可以很好地衬托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青柠色;花朵图案的刺绣会带来家的温馨感受,运用在白色棉麻织物窗帘上并搭配浓郁的巧克力棕色剑麻地毯,可以呈现稳重的现代感。本书文字言简意赅,读者可以轻松掌握色彩与材质搭配的原理、规律,为居室设计出一套
本书是以Procreate为绘画工具的产品设计手绘教程。全书共8章,首先讲解Procreate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Procreate这种绘画工具;然后分别讲解线条、透视、色彩、光影和材质的表现,以及相关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产品设计手绘的知识;接着讲解画面的排版布局,帮助读者更好地呈现产品设计视觉效果;最后讲解产品设计手绘综合实战,帮助读者掌握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并培养系统化的设计思维。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配备了所有案例的源文件及绘制演示视频。 本书适合工业设计手绘初学者、工业产品设计师和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参考。请读者注意,本书是在Procreate 5.3.6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读者可以采用相同或更高版本的软件进行学习。
鱼山广受关注的 草间 系列绘画的集大成之作。同时,又与四季不同的物候和各种不一样的花草瓜果等巧妙结合,脑洞大开,精彩纷呈,翻阅之下趣味横生,怡情悦性。
本书为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3D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生产工艺方面的全方位指导。设计师在设计作品并准备生产时将面临众多选择,他们需要对从传统工艺到*技术的大量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将想法通过可利用的生产技术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使其更加有效和高效地生产出来。书中探索了对全球设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生产技术,并按照成型、切割、连接和润色四个类别对70多种工艺流程进行深度介绍,包括完整的技术说明、1000多幅照片与图纸、典型应用分析、设计条件、不同工艺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成本、速度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对国际领先的产品或组件进行案例研究。
《艺术设计十五讲》是"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的成果。 艺术设计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就现状而言,我国在设计理论、实践及相关研究方面无疑都相对薄弱。书稿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在叙述历史时着眼于历史过程所积淀的理论形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是按照艺术设计的历史流变考察其理论形态,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分述早期工业时期的艺术设计、现代派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对艺术设计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包豪斯学校、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后现代艺术设计、波普设计和意大利的孟菲斯组织、非物质社会的设计;一是根据"创作--作品--欣赏"的系统阐述艺术设计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理论,包括绿色设计和人性化设计、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艺术设计的心理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