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向外输出的艺术品——从玉器、丝绸、青花瓷到近几十年来的电影——刺激了西方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幻想,并成为西方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来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5年举办了“现象级”时尚展览“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次展览聚焦于受到中国风影响的西方不错定制时装与成衣,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服装、中外艺术品和电影作品一起展出。本书作为该展览的图录,收录了有名摄影师普拉顿(Platon)为展品拍摄的近200幅优美大图,让读者得以品味中国的文化和裁剪符号与西方的时装元素和想象在时尚中的相互作用。本书亦呈现了此次展览艺术总监王家卫、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等人从时尚、艺术、电影等角度撰写的精彩文章,以及有多件作品参展的有名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的访谈实录。
本书分为“陈列扫盲篇”“小白入行篇”“陈列职场篇”“学习陈列篇”“店主经营篇”“在职陈列师分享篇”六大篇章,从新人入行、学习陈列、陈列工作、职业发展、陈列专业技能、店主经营、在职陈列师分享经验、陈列案例分析等多个维度透彻全面地展现了视觉陈列这一新兴学科。以图文的形式讲述了女装、男装、童装、运动类、珠宝、家居、多品类集合、品九大类的陈列法则,适用于各品类产品陈列的需求。本书内容较为全面,全书总共收录了95幅陈列现场照片,50多个真实陈列案例,28条视觉陈列专业术语解析,18招职场妙计,9类品牌陈列法则。可作为品牌的陈列部内训资料,也可作为视觉陈列课程的。
后现代主义完结了吗?艺术批评死亡了吗?当代艺术中的形式还有意义吗?具象绘画算得上前卫吗?身体艺术是否是一种政治语言?觉文化研究取代了艺术史吗?而后殖民又如何变成了跨文化?我们如何看待今天身处的数码时代的影像艺术呢?又该如何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困境和面临的新问题?让这些问题带着你阅读这本书,穿越繁盛而又贫弱的当代艺术景观,触摸这个不再受主义和理论束缚的时代的脉搏,也许你会提出找到满意的答案,也许你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该书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了自然造物团队在50万公里的行走中发现的新老手艺人的故事以及他们为让传统文化回归当下生活所做的努力。他们与手工艺人合作,运用设计运营思维赋予民间手艺与传统文化新的价值,最后反哺那片供气蓬勃生长的土壤。他们所策划的大过中国节的活动,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和活动的创作和举办,让更多中国人重新爱上中国传统年节。书中所呈现的实践性案例给中国民艺与文化的传承带来很多启示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
《会展设计教程》为展示设计原则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书中描述了成为展示设计师所需要的技能,其中包括: 撰写设计说明并与客户合作 平面设计、观众流设计、灯光设计以及可达性设计的设计原则 向客户展示设计构想 产品的实践性 世界闻名的设计师设计的搭建完成的展台照片、概念设计图、电脑渲染图、图表以及信息表格等视觉性的材料,都是针对全世界各种长期的或临时的展示设计的,包括博物馆和美术馆、游客中心、品牌体验、庆祝和商业性的展示会。《会展设计教程(全彩)》为学生和初入展示行业的设计师传递信息,激发他们的灵感,并给予有价值的指导,使其能够尽快成为专业人士。
《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术》分为衬线大写字母、衬线小写字母、无衬线大写字母、无衬线小写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变音符号和间距几个部分,介绍了字体设计的规则与方法。《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呈现了大量字体样本和图解,对字体创作的流程进行了深度解析,生动诠释了字体设计的视觉要领,探讨了字体的结构、视觉补偿及可辨认性,阐述了一种字体中字母与负形的系统关联。《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分析了大量历史上的经典字体及现代字体,并展示了很多学生作品的典型案例,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但能使读者掌握字体设计的规律,还能为他们打开创作思路。 《字体设计的规则与艺》适用于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阅读,同时也供从业的设计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