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说,折叠是一项十分关键但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基础能力。包豪斯学院的约瑟夫 亚伯斯(Josef Albers)就把折叠作为设计基础课,旨在让设计师建立空间感和几何直觉,提升三维造型的创作能力。 保罗 杰克逊是继约瑟夫 亚伯斯之后的专门传授折叠技巧的艺术家。本书凝结了保罗40多年的教学精华,他从一张纸开始,细致地讲解了基础的折叠概念及80多种通用的折叠技巧。 这些技巧广泛适用于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包装、时装、珠宝设计等领域。在学会这些技巧后,设计师可以突破纸的界限,探索织物、塑料、金属等各种材料的可塑性,激活创意灵感,满足不同领域的设计需求。
从早晨起床开始我们就会遇到品牌选择问题:穿哪件衬衫?喝哪种咖啡?打开哪个APP?午饭去哪家餐厅? 这就是现代生活: 产品、服务和组织机构都被精心 品牌化 ,品牌影响着我们生活中所有的决定。 所以,别再只关心炫酷的图形、艺术性的字体了,无论是LOGO设计、标志设计、UI设计或是包装设计,设计师只有深入了解品牌的理念和核心价值,才能精准抓住痛点,更高效地明确需求、制定设计方案。 本书填补了一项空白 很少有一本书能够全面讨论品牌设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而本书将通过1000多幅插图、300多个国际品牌案例,呈现品牌设计从雏形到完善的每一个环节,细数品牌化的种种规则,更打通了策划者与设计师之间长久以来的壁垒,以全局化的视角重塑你的设计观念。
文字设计具有双重性:首先,设计作品要具备功能性;其次,它也应具备艺术审美性。 埃米尔 鲁德 《今日文字设计》收录了15个国家88位设计师的作品,包括杉浦康平、安尚秀、扬 奇肖尔德、埃米尔 鲁德、卡尔 格斯特纳等现代设计大师的作品与设计评论专文。这些作品与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超越了它们诞生的时代,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当代设计面貌。 但本书不仅是一本经典字体设计作品集,更是一本串连起20世纪文字设计的发展历程、展现设计界多种理念乃至学术观点冲突的启发性教程。赫尔穆特以广博的学识视野在《今日文字设计》里展示了现代文字设计在东西方近一个世纪的节点和面貌,并以作品为例对文字设计不同的观念或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类和阐释。 本书于1980年首次出版后即风靡业界,广受赞誉。40年后的今天,经由增补修订,推出中英文对照的
奇幻、哥特、异形、鬼怪、妖兽、超自然生物 从概念草图到商业插画,网罗50位插画家的暗黑创意! 对于奇幻暗黑艺术的爱好者来说,本书是一场不可错过的视觉盛宴。5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气插画家与概念设计师在此慷慨展示了500余幅暗黑艺术主题的速写手稿与完整画作,剖析画中角色的设定与背景故事,分享灵感来源、创作思路与绘画技巧。 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笔下,呈现的构想与画风也各不相同,有圣洁缥缈的创世神祇,有怪诞诡谲的变异生物,也有肮脏邪恶的鬼怪幽灵。愿你在书中收获灵感、启发或共鸣!
本书充分结合专业理论与实际案例,通过五大章节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地对包装设计行业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解,从发展历程与时代变迁,定义概述与基本要素,设计目标与品牌塑造,设计流程与项目实施,到市场营销与业务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指导一应俱全。如果你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或从业人员,本书可梳理你的设计思路,夯实你的设计基础;如果你是包装设计专业的老师,本书亦可作为借鉴参考的授课资料,拓展你的教学思维。
《设计的基因》一书,收录了李立新近30年的学术生涯中,反映其学术主张及代表性成果的文章计41篇,时间跨度自1995年至2022年。文章按照设计史、源流辨、手艺价值、坚守、转折、新的建构分门别类,主题多为古代设计和传统设计 ,偶有现代设计 。作为中国当代设计学界的中坚力量,这本文集具有垂范青年学子、鉴照历史与未来的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盆景艺术始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盆景艺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凭借园艺栽培,融和艺术创作,在一方小盆中塑造自然之美、抒发创作者的情怀、展现深远的意境,有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本书收录明清时代所收盆景艺术图谱100例,实际上是当时传播至欧洲的 外销画 :上半部以鸟类和花卉为题材;下半部以昆虫和果木为题材。今天,从这些盆景艺术外销画中,我们既可欣赏中国盆景艺术之美,感受中西绘画融合之味,也能窥见清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 书中附赠的《画万年花甲》图卷,系由清代画家汪承霈绘制。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命汪氏绘此图。《画万年花甲》全卷共绘二十四种花木盆景,寓意 百花呈瑞,盛世升平 。
埃米尔 鲁德是瑞士重要的平面设计师、版式设计师、设计教育家,也是瑞士文字设计秩序理论与有机文字设计原则的倡导者,同时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 埃米尔 鲁德一生致力于版式和字体设计的研究,他专注于对每个版面各造型元素之间和谐关系的处理,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来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并强调作品与观众的相互交流。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处理得简明扼要、严谨明晰,既有高度的视觉传达的功能性,又具有强烈的时代形式美感。 本书则是由德国设计界泰斗赫尔穆特 施密德编辑、整理、汇集了埃米尔 鲁德的代表作以及初次公开的多个作品,内容涵盖广泛,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埃米尔 鲁德作品集。并且,除了作品展示外,书中还收录了埃米尔 鲁德针对字体设计、版式设计以及设计整
本书对色彩的要义和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着眼于鲜活的例证,在以科学的方法对色彩进行严谨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色彩如何在心理、生理和文化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配色力:超人气色彩速查手册 本书由9章组成,每章介绍一个色系,分别是粉色、红色、橙色、黄色、棕色和米色、绿色、蓝色、紫色和无彩色。读者可以在喜欢和想要使用的颜色章节中看到 单独的颜色 配色 颜色名称 意象词 与其他色系中色彩搭配的可能性 等,此外,本书附赠可以剪下随身携带的分色系精选色彩目录和配色色卡!在实际配色时产生的重要印象和效果,方便进行对比。 配色力:零失误色彩速查方案 ◆甲方指定了主题色,你绞尽脑汁却总想不到合适的配色时 ◆好不容易开始设计了,但色彩总是差强人意,不能让人眼前一亮时 ◆双方沟通方案,你的彩色样稿总是被毙掉,但又找不到合理的依据进行反驳时 ◆觉得灵感枯竭,找不到更好的配色方案和甲方达成共识时 运用本书,可迅速解决配色难题! 把脑中的 印象 颜色转化成可供客户挑选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经验法则,作者总结了多年来在版式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改进的优选方案;第二部分为实战法则,通过对同一内容进行不同的版式设计,让一呈现出N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能让读者学习到非常有用的方案,并产生还能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觉。
赫尔穆特 施密德1942年生于奥地利,曾于德国学习排版,后来进入瑞士的巴塞尔设计学院,师从埃米尔 鲁德、罗伯特 毕希勒和科特 豪尔特。 他曾在瑞典、加拿大、日本和德国从事视觉设计工作。1980年,他为大冢制药设计了双语包装标识。同年,他还为日本大热饮料 宝矿力水特 设计了品牌标识。1993年,他为韩国demisoda饮料设计的标识也取得了极大成功。1987年,他为新成立的美妆品牌IPSA设计了字体商标和基本品牌标识。此外,他还为护肤品牌AYURA和资生堂设计了字体商标,包括资生堂旗下 UV WHITE 系列的标识。 本书为知名设计大师赫尔穆特 施密德的设计作品集,不仅有其设计生涯的经典代表作及创作历程,还包含了他对设计、美、形式、态度,以及设计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的探索。在平面设计领域,本书是设计师、设计专业师生公认的教科书及指南,为他们提
Logo是一种交流的简约形态,是人们将希望传达给社会的印象,通过一种可接受的、高度抽象化的、可视化的形式展现。《Logo设计一本通》为日本知名设计师植田阿希所编著的最新力作。本书收集了大量优秀的Logo设计案例,将共计41位活跃在最前沿的设计师们的作品按照其给人的印象与结构分为5类,向读者介绍Logo的基本知识、制作现场、构造、使用案例等内容。并随章节附有5个设计师专栏,为设计工作的从业者提供实用、便利的信息与思路。对设计事业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通过本书收录的550个以上的Logo直观地了解、体会Logo设计的趣味与奥妙,充分体验设计之美。
随着2020日本奥运会场馆的建成,担任设计的建筑师隈研吾广为人们熟知。作为在世界上活跃的建筑师,隈研吾在邂逅新事物的同时始终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挑战新事物,尝试寻找与众不同的切入点。 负建筑 是如何诞生的? 隈建筑受到世界好评的理由是什么? 其中的建筑哲学,令人叹为观止。本书为隈研吾与多年友人田实碧进行的长篇访谈。书中穿插了许多著名建筑的诞生秘闻,以大仓山的老屋为起点,到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讲述了一位精英建筑师的成长经历,以及至今为止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从隈研吾建筑启蒙的原点谈起,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与人、文化和历史的融合、对于不同建筑材料的探索,到关于未来建筑的展望,在与作者的对谈中向读者阐述自己对建筑的观点与理解。
《问学色彩之道》为宋建明先生所著,全书分为学术自述、传承文脉、城市建筑、拓宽视野四个部分,精选了作者二十余篇专业学术文章,内容涵盖了中国色彩研究的发展、国色引发的思考、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下的色彩观、传统中国色彩之象与意的关系、现代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与实践等内容。该学术文集思想前沿、研究深入、观点新颖,代表了当代设计色彩研究的成果。
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是国外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必学专业课,也是近年来国内设计界的热点。它要求设计师具备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概念,强调设计的内在逻辑,是设计师在书籍设计、杂志设计、海报设计、网站设计等众多领域至关重要的基本能力。 本书通过30个章节,分解知识点、剖析案例,帮助设计师以全局化的思维处理繁杂的文本与信息,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对图形、文字等设计元素进行编排重组,使独立的版面与整体产生呼应,实现更立体、更吸引眼球的视觉化效果。
本书汇集了兰德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许多杰出的设计文章和平面设计作品,再次刊登了兰德1947年的经典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中的多篇文章 许多都在1984年得到了兰德的更新。本书还收录了他随后在广告设计、企业识别、设计教学、字体排印领域创作的多件杰出创新作品。他在书中探讨了多个设计话题,包括幽默的作用、商标(兰德流传广的商标设计有IBM公司、美国广播公司、UPS快递等)、设计和游戏本能、颜色的复杂性、包装的艺术、设计政治等。每篇文章都配有兰德自己的设计案例 广告、书封、产品设计、企业商标、包装、内饰 和他推崇的艺术家的作品,以进行解释说明。
从 19 世纪英国客厅里的蕨类植物,到20 世纪30 年代阿尔瓦 阿尔托赫尔辛基家中的花叶万年青,再到位于伦敦摄政街一家时装店内的生命墙,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植物与花卉在我们的私人和公共室内空间中发挥了复杂且重要的作用。虽然国际建筑和室内设计风格随着各种植物品种的流行而不断演变,但我们将自然融入室内的需求一直保持不变。 本书呈现了室内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引人注目的档案照片和葱茏的当代室内设计为背景,彭妮 斯帕克透过植物在人类环境中的作用这一独特视角,重新诠释了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故事。
《字迹:字体设计商业项目实践》主要内容为商业字体设计,对于字体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透彻讲解,并配以详尽的设计案例。全书包含6章:第1章为字体设计基础知识,以梳理字体设计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第2章为字体设计的各种玩法,展示设计中的实践方法;第3~5章是对字体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延展运用,分别以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字库设计为载体,进行字体设计的讲解与演绎,字体设计应用面广且独具特色,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市面上多数字体设计书籍的独到之处;第6章为商业字体设计图鉴,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此进一步强化读者对字体设计的理解、思考及应用。 本书适合不同阶段的字体设计学习者阅读。
本书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多年来对产品设计方法与策略的经验总结,共展示了11种设计观点、6种设计模型、12种设计思路、68种设计方法。每一种观点、模型、思路、方法均用一页文字进行讲解,辅以插图说明。为方便读者进一步学习,每一种观点、模型、思路、方法的结尾均附有参考资料及拓展阅读建议。所有对设计感兴趣的人都可以阅读的设计工具书。本书将所有策略和方法依据其所适用的范围进行归纳——从筹备设计项目、探索发现、定义设计问题到开发创意概念、评估决策、展示和模拟。这种采取系统分类的方法在设计类图书中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能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定位,还能更有效、准确地辅助设计师合理利用方法解决遇到的难题。如何针对特定的目标和相关资源制作项目计划?何时在怎样的情境中如何使用某个特
1962年起,陈明达率助手赴山西应县考察佛宫寺释迦塔,在1930年代营造学社的考察基础上,做了更为准确、详细的测绘,并结合多年来对《营造法式》的研究,着手探讨古代建筑设计规律,从而阐明中国古代建筑从总平面布置到单体建筑的构造,都是按一定法式经过精密设计的,通过精密的测量和缜密的分析,是可以找到它的设计规律的。这部专著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本书是陈明达的晚年力作,他尝试实际应用材份制对独乐寺山门、观音阁两建筑进行建筑学理论分析,遂追索出若干中国建筑在结构力学、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独到建树。作者的一些新发现或过去提出设想而未全面展开的话题,如中国建筑按数字比例而非几何比例设计的问题、设计中确定标准间广材份数的问题、材份制原则可能同样适用于建筑组群布置等等,均在此书中有较充分的阐述,是解读以《营造法式》为标志的中国古代建筑学体系的关键环节,也证实了作者“当时不但有设计图纸,而且必定有全面细致的图纸以及分析比较的图纸”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