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有名平面设计师白井敬尚的本正式著作,全书分为四个章节:排版造型、网格构造、idea的十年、装帧意匠。收录其1987年至今的百余件作品,每件作品由白井先生撰写详细的设计说明,并收录有《字体排印——语言造型规范化与常数化的轨迹》《活字与网格系统——书籍格式的形成》《以网格系统制作的页面设计》等文章,详述了关于字体排印、网格系统等历史以及自身实践的历程。白井敬尚是日本很好设计杂志《idea》的艺术总监,精细的文字编排、精湛的印刷工艺、质感丰富的纸张材料,是这本杂志的标签。白井敬尚也是日本研究网格系统的拥有代表者之一。
本书以独特细腻、轻松诙谐的笔法,以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设计的不同维度为基础,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中,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设计工作人员的问题——物品的可用性与美感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好用的东西一般都是难看的。本书堪称设计心理学的经典力作。 本书列举了非常丰富且新颖的事例,从日常家用电器到电脑,从个人网站到电子邮件,从计算机游戏到电影,从现代通信工具,如手机,到机器人,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因而正如本书所指出的一样,我们都是设计师,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上都在与设计打交道。 本书对所有从事设计和心理学研究的人们均会有所启发,特别是软件设计人员和工业设计人员。
一个的减法作品极简而富有蕴意,简约的设计能使观赏者变得更为主动,这种精神将会一直对人们的生活和行动产生影响。《少即是多:减法设计》展示了将近100个品牌案例,包括品牌标识和包装。同时,《少即是多:减法设计》还从每位参与的设计师各自的审美观和创作态度出发,呈现他们对减法设计的看法。
本书分部分共四章构成。以时序为经线,以月份牌、宣传画和商业招贴图像分析,与同时期的电影招贴画、国画、油画人物形象比较,宣传画与月份牌比较,商业招贴与前两者比较、分析为纬线,展开论述。既各自梳理它们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分析图像的能指符号、总结概括图像背后的所指意义,也把它们贯串在20世纪中国招贴艺术发展的主线上,进行理论概括,总结20世纪中国招贴艺术发展的规律。本书语言质朴、流畅,结构清晰、严谨,资料翔实,深入浅出,既有很强的学术性,又适宜一般读者的阅读。
工业革命塑造了新的视觉文化,平面设计就此登上历史的舞台。百年间,无数设计师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这个世界。 本书介绍了从 19 世纪晚期工艺美术运动至今,对世界颇具影响的 50 位设计大师,如 El Lissitzky、Alexander Rodchenko、A.M. Cassandre、Alvin Lustig、Cipe Pineles、Paul Rand、Saul Bass、Milton Glaser、Wim Crouwel、Stefan Sagmeister、John Maeda、Paula Scher,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设计师的故事,鉴赏风格迥异的作品,读者便可以清晰地掌握平面设计的发展脉络,深度理解设计的精髓,进而开阔设计思路。对于设计从业人员,本书能帮助你准确地理解不同的设计风格与内涵,提升设计素养,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客户,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此外,本书也是一本的设计史普及读物,适合广大非设计专业读者增加对设计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