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金 术1 金属工艺入门》是作者多年来研习金工技法心得与教学经验所整理出的基础入门技术。内容包含了金工的各个领域,以西方的工作习惯为主轴,融合了本土的技法和工具。本书资料搜罗丰富、技法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完整探索了各类金工技法和使用,使有志于金工创作的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认识金属,了解其加工方法与创作奥秘,在稳定的技术基础上成就生活艺术美学。
本书延续了《玩金术1》扎实的风格,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不仅介绍各种精细的金工进阶技法,更深入探讨其中原理,和用于创作上制造出效果,使读者理解不同金属结合的方式和原理。让 想学习进阶技法的读者能快速进入状态,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陶瓷坯料·技法运用·原料特性·釉料配方·工作室注意事项 每一位从事陶艺创作的人都深知釉料在陶瓷艺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真可谓成也釉色,败也釉色。本书精选了100位陶艺大师的代表作品,各位陶艺家将向广大陶艺爱好者详细讲解他们的创作观点、技法步骤、独特的釉料和颜色配方,以及其使用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有关釉料调配、实验、施釉等方面的建议及方法 ·釉料及陶瓷颜色的研发 ·为某件作品选择色调的建议 ·详尽的陶瓷原料知识讲解,以及专业术语 ·作为文字的补充说明,本书收录了超过450幅作品图片
该书为一套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大漆艺术史、历代重要文献和漆器的图书。该书旨在梳理历代漆艺工艺鉴赏的流变与发展,用更宏大的世界史坐标去看中国的漆艺术发展,以考古史实为基础,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中国历代的漆艺水平以及同时期对海外地区的影响,力图更具创新性地还原一个影响世界的中国漆艺史。 全书以时间为序、工艺为纲,系统地展示了先秦至明清中国漆艺的工艺发展与艺术面貌。书中涉及的漆艺品种包括彩绘、素髹、雕漆、螺钿、金饰、建漆等,力求完整涵盖中国漆器史上两大高峰时期的工艺品种,除大范围收录国内的国宝级馆藏精品外,还将收录许多未出版过的海外馆藏漆器精品。
《观照》是一本探究中国家具设计未来的专著,作者洪卫先生对中国传统家具学习研究多年,他的家具设计,致敬传统,着眼未来,摒弃了传统家具的繁缛形式,极尽克制,大象无形,注重手造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美学的衔接,去探讨中国家具的栖居哲学。 观照 可以说是古与今的观照,也可以说是人与物的观照。该书中的家具作品,融入了自然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无不相映成趣,处处皆在观照之中。 该书的设计以深咖色为主色调,与家具的木质颜色融为一体。哑光金色的书名映入眼帘,营造出东方语境的审美意趣。图文的编排节奏,纸张材质的变化,给读者以丰富的阅读体验。书中三部分的插页打破了阅读的节奏,让读者得到片刻的停顿与思考,引领读者去体会传统老家具的魅力,使传统与现代设计有了融合与呼应,这也是该书整体设计概念的表达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解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战初期的欧洲装饰艺术,对其风格的演变、式样的创新、材料的加工、技艺的进步、用途和功能以及交易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全景式的解析。 作者列举了600余件经典装饰艺术品,同时对与这些装饰艺术品有关的金属工艺(金银器等)、木材工艺(家具等)、烧制工艺(陶器、瓷器、玻璃、珐琅等)、纺织工艺(织锦、刺绣、服装等)以及纸质工艺(装饰绘画)等都做了全面的说明。其中还诠释了收藏者的作用以及知名创作者、工作室与工厂等易被忽视的主题。
几何可以作为认知世界的力量,是科学的缩影,足以唤醒读者以渺小之躯逐渐看到宇宙和天地万物中的秩序和规律。因此本书即希望将读者对几何的认识从课本或公式拉回自然界,书中以自然为起点,通过剖析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几何秩序与规律,带领读者一起感受自然的精髓及几何语言所蕴含的科学智慧。
本书共收录有微雕宝石共计247枚,并根据它们的题材、地域和艺术风格分为14个章节。其中,有的宝石是从古罗马时期到文艺复新 古典时期 的微雕作品,有的是从米开朗基罗到鲁本斯那些伟大艺术家所创作的 崇古风格 的作品。作者重点仔细地筛选了富有代表性的东方早期和希腊时期的宝石,以及一些新古典艺术时期的微雕宝石作品,通过系统梳理这些艺术品的雕刻艺术手法及表现形式来向读者详尽阐述了每块宝石背后所表达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展示了几千年来宝石最精妙最珍稀的手工微雕工艺与技术。这些艺术品不仅是历史上那个时期重要的文化象征符号,也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及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
传统手工造纸从我国起源,经过历代不断发展、传播、演变,其产区分布广泛,品类纷繁复杂。不仅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物质载体,本身也是民间手工艺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历史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用 手资料全景呈现中国传统手工纸在产区、原料、制作工艺、加工方式、纸张形态和用纸文化上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本书从两个角度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手工纸。 个是选料,传统手工纸选料很关键,不同的产地选择不同的植物作为造纸材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不同的植物提取纤维的方式也稍有不同,所以造成了中国传统手工纸在用材上的千变万化。第二点是制作,不同的植物纤维,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 终用途,也对应产生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加工方式。我国的造纸技术用多种多样的造纸原科作为基础,在广大劳动人民的长时间生产文践中,总
2017年,为持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助力,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接续启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丛书编撰项目,延展编纂以 中华传统文化 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丛书。本书为其中之一种。本书是一部呈现中国传统工艺经典的普及读物,立位于续接 百工 历史传统,关注工艺非遗保护现实,从历史源流、艺术特色、传承谱系等各个角度展示了100项我国传统手工艺的风采,致力于宣传普及中国传统工艺的造物知识与图案形制,让广大读者透过图文阅读,感受传统工艺中蕴含的匠作智慧、道器观念与美学追求。
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角,丝绸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和 艺术成为丝绸之路上 重要的内容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了 的贡献。2018年,中 国丝绸博物馆举办了世界范围内 大规模的织机展览 神机妙算 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 。基于此,中 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联合世界各地专家学者,详细 介绍展览中十余个 的数十套种类各异的织机及丰 富多样的织物,展示织机及织物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 出的 贡献。
《宜兴紫砂传统工艺(修订版)/徐秀棠紫砂著作系列》是紫砂大师徐秀棠的扛鼎之作,现为修订版。《宜兴紫砂传统工艺》系中国紫砂大师徐秀棠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宜兴紫砂传统工艺特色、技巧等,很多资料来源于他对中国紫砂的亲身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继承传统,宏扬紫砂艺术意义重大。
《锻铜与银饰工艺》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民间金工技艺考察资料的整理排列,重客观性,保持着生动的民间工艺特色。作者首先对中国金属工艺的来龙去脉进行考察,又结合丝绸之路形成之前的草原文化和草原技术工艺进行可思考,形成了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循环时空体系。继而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流传下来的传统金属工艺进行了梳理,涉及西藏的藏族金属工艺、贵州的苗族金属工艺、云南的白族金属工艺、新疆的维吾尔族金属工艺以及汉族的金属工艺等。具体涉及各地的金属文化时,大多先是结合当地的社会背景,对金属文化的发展作一概述,然后选取*代表性的作品详细叙述其工艺特点,并展示制作的工艺流程。
四代田边竹云斋,日本竹编艺术家,本名田边健雄,生于大阪堺市,三代竹云斋的次子。生于日本传统竹制品工艺世家,继承了的技术。但他并不拘泥于传统,屡屡挑战革命性的作品,超越了工艺和艺术的壁障,获得了世界性声望。2012年,被内阁官房国家战略室选入 活跃于世界舞台宣传 日本 的日本人项目 ,受到表彰。2017年,袭名四代田边竹云斋,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召开公布袭名展览会。 迄今为止,他在欧美及巴西有二十多处装置展出。此外,还有工艺美术作品、传统工艺花篮等丰富多样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费城艺术博物馆、西雅图美术馆、吉美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美术馆收藏。田边先生对竹几乎无所不知,总是无止境地探求竹这种素材的可能性,将竹升华到现代艺术的领域。在这本书中,我们将跟随日本作家美帆一起,回顾田边先生
钱镠墓出土的秘色瓷,是迄今为止单批次所见数量最多的精品越窑青瓷。我们编辑出版这部图录,旨在将这批弥足珍贵的资料提供给学术界研究参考,同时也服务于社会 各界的识见和鉴赏需求。 本图录所收录的文物,均为案件侦破追缴所得。追回的钱镠墓各类文物中,以秘色瓷为大宗。在图录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对这批珍贵文物有了初步的认识。钱镠墓越窑青瓷的特征,总体上延续了晚唐到吴越国前期的风格,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过渡性,有些器形非常罕见甚至前所未见。我们希望,通过精心整理和编写图录,能揭示这批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特点和艺术价值,使广大读者对它们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大型画册《文脉华滋 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图录》,收录了中国工艺美术馆的三个常设展 天工开物、大国匠作、美好生活的工艺品,高清大图,配以展品信息。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和欣赏代表中国工艺最高水平的中国工艺美术馆的精美展品。
本书涵盖了丝路瑰宝 吉金鉴古 一带一路 中古铜器展 展品清单(合计170组,实际数量:192件)全部展品,私人藏家吴健全身心投入中古铜器收集、研究、整理,得到了省内业界专家的高度认可,书中以中古铜器以内敛质朴文人气质的宋元时期为主,还有部分唐以及唐以前,包括明清铜器精品。由于宋代重文轻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衣食丰饶的宋人,有斗茶、插花、挂画、品香四般闲事,充盈文化精神同时对生活品味的追求推动者手工业精益求精,在这些古物中,彷佛看到了宋人生活的一幅幅画面。
中华瑰宝展 撷取的是一部分较有文化光彩、艺术魅力、形式精致、易于陈列演示的内容,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传统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传统表演艺术这八个部分,力求以点带面,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的巨大成就,赓续中华文脉、牢固精神纽带、彰显文化自信、夯实文化认同,向世界传递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画册即是对本次展览作品的展示与记录。
本书主要研究公司的图形表示方法和应用于空间内部的各种的图形表示法以及各种被用于景观环境中的的图形表示法。书中的每个范例都包含一个其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特性确保了它形象的一致性。 本书的章:标识的个性化,主要研究公司的图形表示方法。考虑到人们日常会收到大量的信息,却没时间去理解这些信息时,那么对一个公司形象的创作与管理过程就受到了特殊的重视。一个稳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活动形象及公司的经营理念构建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基础,尤其是在公司要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时更为重要。考虑到一个公司的形象之本就是其标识,本章节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品牌样本,用乙烯基材料、广告牌、霓虹灯及其他的媒体策划方式来宣传,这样可以有助于巩固这一品牌。 第二章:内部图标,编辑了应用于空间内部的各种的图形表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