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解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战初期的欧洲装饰艺术,对其风格的演变、式样的创新、材料的加工、技艺的进步、用途和功能以及交易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全景式的解析。 作者列举了600余件经典装饰艺术品,同时对与这些装饰艺术品有关的金属工艺(金银器等)、木材工艺(家具等)、烧制工艺(陶器、瓷器、玻璃、珐琅等)、纺织工艺(织锦、刺绣、服装等)以及纸质工艺(装饰绘画)等都做了全面的说明。其中还诠释了收藏者的作用以及知名创作者、工作室与工厂等易被忽视的主题。
陶瓷坯料·技法运用·原料特性·釉料配方·工作室注意事项 每一位从事陶艺创作的人都深知釉料在陶瓷艺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真可谓成也釉色,败也釉色。本书精选了100位陶艺大师的代表作品,各位陶艺家将向广大陶艺爱好者详细讲解他们的创作观点、技法步骤、独特的釉料和颜色配方,以及其使用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有关釉料调配、实验、施釉等方面的建议及方法 ·釉料及陶瓷颜色的研发 ·为某件作品选择色调的建议 ·详尽的陶瓷原料知识讲解,以及专业术语 ·作为文字的补充说明,本书收录了超过450幅作品图片
《玩 金 术1 金属工艺入门》是作者多年来研习金工技法心得与教学经验所整理出的基础入门技术。内容包含了金工的各个领域,以西方的工作习惯为主轴,融合了本土的技法和工具。本书资料搜罗丰富、技法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完整探索了各类金工技法和使用,使有志于金工创作的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认识金属,了解其加工方法与创作奥秘,在稳定的技术基础上成就生活艺术美学。
本书延续了《玩金术1》扎实的风格,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不仅介绍各种精细的金工进阶技法,更深入探讨其中原理,和用于创作上制造出效果,使读者理解不同金属结合的方式和原理。让 想学习进阶技法的读者能快速进入状态,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本书是对明清两代紫砂相关古籍的整理和校注,其中包括《阳羡茗壶系》(明 周高起),《阳羡名陶录》(清 吴骞),《茗壶图录》(日本 奥玄宝)三本1911年前刊印物。后一部书虽然是日本人撰写,但全部以紫砂陶为内容,清光绪年间有石印本流传,并被收录于多套美术丛书,广为传播,因此是紫砂的重要文献籍,必然需要收录。 本书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梳理,以《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茗壶图录》为主要古籍整理校注,后附加《阳羡砂壶图考》(民国李景康 张虹),《宜兴陶器概要》(民国周润身 周幽东),以及《明清各名家砂壶全形集拓》(民国邓实),《茗壶二十品》(承名世摹本)作为文献补充。
《景德镇陶瓷词典》(精装)为一部中型辞书,是一部汇集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记载景德镇制瓷工艺、技术和成就,反映薪火相传享誉世界的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辞书。全书内容包括陶器,瓷器,各地瓷窑,景德镇民窑,官窑,陶瓷原料,陶瓷成型,陶瓷烧成,陶瓷装饰,陶瓷缺陷,陶瓷销售,陶瓷辅助业,陶瓷业习俗,陶瓷企业,机关、团体、学校,以及陶瓷书刊,陶瓷名家等。全书共收词目5572条,插图1500幅,填补了景德镇陶瓷没有专门辞书的空白。
古陶瓷学界耆宿叶喆民先生的这部通史巨著,是在其《中国陶瓷史纲要》一书基础上结合近年新发现、新成果倾力著成,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科学研究与传统鉴定方法并重;注重实地考察,并同文献和传统经验相结合,而非孤立、片面地轻断真伪、迟早;同时,不轻易放过窑址出土的特殊品种或典型瓷片。对于各大窑系的分类,作者运用比较学方法来对比观察相似品种及其烧成方法,联系地质特征与历史渊源,找出其主流或分支而理清脉络,例如他在1977—1985年对汝窑窑址的发现和认定,即是用此种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古陶瓷鉴定与鉴赏方面,作者提倡“既识真假,亦辨美丑”,“既以物稀为贵,亦讲难能可贵”;对于古陶瓷与书画艺术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对唐宋陶瓷的推崇,多有阐发。行文雅秀、旁征博引而不失明晰;注释、附录亦堪称周备。 ???
《锻铜与银饰工艺》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对民间金工技艺考察资料的整理排列,重客观性,保持着生动的民间工艺特色。作者首先对中国金属工艺的来龙去脉进行考察,又结合丝绸之路形成之前的草原文化和草原技术工艺进行可思考,形成了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循环时空体系。继而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流传下来的传统金属工艺进行了梳理,涉及西藏的藏族金属工艺、贵州的苗族金属工艺、云南的白族金属工艺、新疆的维吾尔族金属工艺以及汉族的金属工艺等。具体涉及各地的金属文化时,大多先是结合当地的社会背景,对金属文化的发展作一概述,然后选取*代表性的作品详细叙述其工艺特点,并展示制作的工艺流程。
汉代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与工艺形态,它作为漆物体系,已然建构出了汉人的生活理念、审美观念与文化体系。本书以汉代漆艺为研究对象,兼采前人研究之长,聚焦汉代漆艺的整体文化生态,旨在勾勒出汉代漆艺的发生、进化、形态、范畴、命题、风格、符号、美育等文化范式,以期整体地呈现汉代漆艺的体系性文化风貌,恐有助于留住汉代漆工精神与漆文化记忆。
四代田边竹云斋,日本竹编艺术家,本名田边健雄,生于大阪堺市,三代竹云斋的次子。生于日本传统竹制品工艺世家,继承了的技术。但他并不拘泥于传统,屡屡挑战革命性的作品,超越了工艺和艺术的壁障,获得了世界性声望。2012年,被内阁官房国家战略室选入 活跃于世界舞台宣传 日本 的日本人项目 ,受到表彰。2017年,袭名四代田边竹云斋,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召开公布袭名展览会。 迄今为止,他在欧美及巴西有二十多处装置展出。此外,还有工艺美术作品、传统工艺花篮等丰富多样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费城艺术博物馆、西雅图美术馆、吉美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美术馆收藏。田边先生对竹几乎无所不知,总是无止境地探求竹这种素材的可能性,将竹升华到现代艺术的领域。在这本书中,我们将跟随日本作家美帆一起,回顾田边先生
在手工印染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间艺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符合工艺特征的吉祥纹样。作者调研、收集近5年,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蓝印花布的应用形式和图案做一个系统的挖掘和研究,以项目纹样集成的形式,以实物收集资料为基础,力求通过图片的形式全面完整的展现各个地区传统蓝印花布在民间的应用状况及民俗内涵。
笺是古代对精美加工纸的统称。供写信或题诗等用的小幅笺纸,称为信笺,也称诗笺。笺谱是由笺纸集辑装订而成,为明清以来的文人墨客所珍赏。 《萝轩变古笺谱(一函二册 套装上下册)》是我国目前传世笺谱中年代*早的一部,,由明代吴发祥刻版,分上、下册。上册有小引三叶、目录列画诗、筠蓝、飞白、博物、折赠、碉玉、医草、杂稿,共计八目;下册八目,分别为选石、遗赠、仙灵、代步、搜奇、龙种、择栖、杂稿。据《金陵通传》记载,吴发祥寓于金陵(今南京),刻此谱时四十八岁,书成于天启六年(二八二六)。 《萝轩变古笺谱(一函二册 套装上下册)》是明代笺谱的范例,于艺术传承、刻书历史研究等均有重大的价值。本次影印出版,希望这部世间珍品能让很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拼布绣艺术:工艺与作品》从拼布绣的地域分布、民俗分类、制作技艺等方面,对大布江拼布绣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从大布江拼布绣研究所收藏的约3000件民间刺绣藏品中,遴选出近200件精品,进行展示和解读,在此基础上深度发掘了大布江拼布绣的文化、历史价值。
这批活跃在当今的广彩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体现的是曾经辉煌的美丽广彩,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当今盛世中国,别具风采,魅力永存。本书作品时间跨度从清乾隆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乃至当今活跃在传承创新*线的广彩工艺美术大师们的精品佳作,以此呈献给热爱广彩,热爱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大观众。
《红楼梦》为我国古典通俗文学作品*之作,本书稿集结了近2000幅自清乾隆到民初年的红楼绣像资料,囊括百家,绘刻精美者粗疏者皆尽收录,各个品种均附细致的梳理说明,是一本极为珍贵的红楼绣像史料集。 本书总分三册,为清刻本、石印本与其他画作集。红楼绣像作品始于木刻版画渐趋式微的清代中叶,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行的 程甲本 为始创者。随后众多版本纷纭而至,至清末民初石印本及诸多画作刊本陆续出现。整本不乏经典之作,构图生动独到绘刻细腻精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木刻版画和美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观照》是一本探究中国家具设计未来的专著,作者洪卫先生对中国传统家具学习研究多年,他的家具设计,致敬传统,着眼未来,摒弃了传统家具的繁缛形式,极尽克制,大象无形,注重手造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美学的衔接,去探讨中国家具的栖居哲学。 观照 可以说是古与今的观照,也可以说是人与物的观照。该书中的家具作品,融入了自然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无不相映成趣,处处皆在观照之中。 该书的设计以深咖色为主色调,与家具的木质颜色融为一体。哑光金色的书名映入眼帘,营造出东方语境的审美意趣。图文的编排节奏,纸张材质的变化,给读者以丰富的阅读体验。书中三部分的插页打破了阅读的节奏,让读者得到片刻的停顿与思考,引领读者去体会传统老家具的魅力,使传统与现代设计有了融合与呼应,这也是该书整体设计概念的表达
中华瑰宝展 撷取的是一部分较有文化光彩、艺术魅力、形式精致、易于陈列演示的内容,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传统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传统表演艺术这八个部分,力求以点带面,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的巨大成就,赓续中华文脉、牢固精神纽带、彰显文化自信、夯实文化认同,向世界传递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画册即是对本次展览作品的展示与记录。
《漆史辑注》基于中国文化史的大视角,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指导下,系统整理与注释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史料中的漆艺知识,立足于 以史为骨,以注为肉 的注释信条,分别收集中国古代文献118部,共辑注中国古代漆艺文献史料4118件(处),涉及经、史、子、集等古籍,涵盖甲骨、骨签、正史、编年、纪事、政书、传记、诏令、职官、地理、志存、诸子等,内容涉及手工、商业、农业、医学、军队、外交、交通、宗教、经济、地理、植物、矿业、海洋、船舶、航空、园林、建筑、礼制、祭祀、生活、家具、器具、音乐、篆刻、绘画、书法、饮馔、装潢等诸多空间,系统注释其中的漆艺知识,并考释文献中的漆艺技法、材料、工艺、美术、文化、审美以及漆器作为艺术社会史、文化史的变迁内容,进而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中国古代浩瀚文史资料中的漆艺文化史知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