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名窑瓷器珍品,从瓷器初创的古拙粗犷,到南青北白的格局已成;从引.领彩瓷的唐三彩,到绚丽多姿的青花瓷;从宋瓷尚雅、各竞芳华,到元明清颜色釉、彩绘瓷的争相斗妍;从民国仿古瓷器,到当代瓷器的传承创新,图文并茂,带你看懂瓷器,感受东方瓷器文化神韵!
本书详尽、系统地汇编和整理了我国古今工艺美术史料,阐述我国各种工艺美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分析艺术特色,介绍制作工艺,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到新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全部历程,通过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令人折服地对我国工艺美术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勾勒。而且,本书非常重视工艺美术的物质文化的属性,它对工艺美术史的勾勒都是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种的叙述和描绘来完成的,翔实的史料经过作者的整理排比,显得格外有说服力,并根据史料的叙述,辅以多张工艺品的图片,图文并茂地说明某一时期的工艺美术概况,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书对学习和研究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明信片除作为一种传递消息的工具外,本身亦兼具极高的欣赏价值及纪录历史的功能。随着大众对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明信片已成为不少游客、收藏者搜集的重点对象。本套明信片由著名画家张安朴先生通过硬笔水彩画的形式精心描绘了邬达克在上海的30幢经典老建筑作品。
布糊画就是用布糊的画。布糊画的特点是集古今国画技法,有工笔重彩精工,得写意泼墨气魄;似堆绣而非同堆绣,巧堆积可胜似浮雕;人物有绢人外观效果,难在巨型扁体,五官凹凸不平,独幅丝料糊成不见褶皱,半体之身衣着纹理靠抻扯得以流畅自然;线粗不过一毫,糊布金线更现剪纸技巧;镶刻掐丝巧糊无隙,巧取景泰蓝精工;变中国画不经装裱难显珍贵,重在传承发展,贵在与时俱进。其作品设计严谨,用料考究,制作精巧,色彩协调,凹凸多变,画面逼真。本书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主要介绍各民族、各地区有代表性和鲜明特点的布糊画艺术情况、知识、流派、优秀作品介绍与制作技巧。
针对陶艺初学者而编写的。全书分成5章,前4章分别从陶艺的产生发展历史、主要原材料、成型技法、装饰方法和烧制五个方面来讲述。重点放在陶艺成形的常用技法章中,解决了基本的创作问题,步骤简单直观,语言精练,方便学习。每章中配有妙趣横生的手绘插图,一方面言简意赅地表述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为阅读带来一定的趣味。第5章是作品赏析,根据初学者的特点,给读者提供了作品烧成前后的照片比对,便于对照比较。 本书适宜零基础陶艺爱好者学习。
本书以极简的语言、清晰的脉络,以历史的朝代交替为经、各工艺演变兴衰为纬,以出土实物为证,描绘出一幅从原始社会到清代封建帝制终结几千年以来,在历代帝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帷幕下,以王公贵族审美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风尚的衍生与流变景象。
包括水果、蔬果、野果在内的植物果实,颜色和形态丰富多姿。将果实应用到花艺设计中不仅能营造季节感,也能够创造空间视觉效果和丰富的表情,给整个花艺作品带来创意和意趣。在花艺设计中果实的应用是比较难掌握和处理的高阶技法。本书是作者长期设计生涯中经验的总结,将果实应用的实用技巧和窍门毫保留的贡献给大家。本书介绍花艺设计中常用的近60种果实的特性,及其与鲜花的搭配技巧,每一种果实都搭配一个作品案例,案例类型包括小型插花作品、商业赠送花艺,以及大型的空间装饰花艺,并附以详细的制作步骤图和文字讲解。
.
本书更多地从社会人文历史的角度,带领读者进入刺绣的艺术世界,从苏绣一针一线的形成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苏州精致的态度,感受到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出刺绣技艺的化神出奇,终发现锦上添花的刺绣绝非小道! “针史”告诉我们描龙绣凤中的文明进程;“绣品”给我们传达出苏州绣的精细雅洁;“绣市”展现了全盛时期的苏绣产业;“绣俗”绣的是骨子里的传统和性格;“绣谱”让针线在尺幅间呼吸;“绣娘”本身就是一个个传奇,也创造了苏绣传奇;“名品”是绣花针讲的神话;“华章”是苏绣的发展,是千丝万缕绣新篇。
软陶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一种陶土,将不同颜色的软陶经手工揉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制作出项链、手链、挂件等各种饰品。软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回归自然、表现自我的审美心理,深受国内外朋友的青睐。本书首先介绍了软陶的制作、烘烤、工具及配件等内容,之后介绍了20多种软陶花条的制作方法并展示了一些作品,第3章介绍了软陶与两种废弃物品结合的制作方法和成品展示,*后一章展示了作者亲手制作的百余种软陶手工艺品,包括工艺项链、手工编结项链、车挂件、工艺挂件、手链等。 书中各种软陶花条作品和软陶作品均为作者亲手制作,每件软陶作品都充满个性,本书的特色是:作者选用了中国结的元素,采用了不同的编结手法与软陶珠子精心的搭配组合,展示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风格软陶作品。只
凤凰,取众禽之长,集羽族之美,五彩备举,美丽华贵,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文采和格调,是我国文化肇端的象征。千百年来,凤凰的艺术形象受到历代人民普遍而持久的欢迎。 本书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优美流畅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凤凰的起源、沿革及其家族的成员、基本的造型与文化。本书的作者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他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知人们的需求,因此该书*的特点是着眼于实用。全书共精选了500余幅凤凰画稿,除一部分传统图稿外,大部分是创新设计稿,隽雅生动,雅俗共赏,使古老的传统艺术以崭新的风貌与读者见面,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首饰一直是女性乐于享受和执着追求的物件,首饰 DIY 则代表了现代时尚的一种慢生活的品味和态度。 本书作者将世界各地收集的各色古趣首饰配件进行原创的再设计,精选了 86 款不同形式的设计作品,在其作品中融入了多元的时尚元素,作品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复古气息,设计迎合了当下 DIY 流行风潮,很好地诠释了女性复古风格首饰的个性设计理念。 书稿拟采用轻松、感性、幽默、浪漫且具有生活气息的文风编写,内容的形式与一般的手工创作书籍拉开差距,以较为独特的形式包装成一本较有文艺风格兼具实用的手工创作技法的生活时尚类图书,面向 25 - 40 岁年龄、具有较高审美格调与情趣的女性读者,在可读性较强的文字中让人能更多地感受到手工的快乐与享受,同时能通过这本书激发读者的手工参与与创作热情。
本书稿为明式家具入门读物,重点考察其和文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精神内涵、造物思想、设计形式、外观追求、色泽纹理、榫卯技艺、人文家具、民间家具使用、才子佳人与精工良作等各个方面。书稿行文通畅又考据严谨,是一部趣味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刺绣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文化资源的载体。宋绣、顾绣等作为欣赏品的绣画,工巧精细,匠心独运,显示了绣者对艺术的至高追求;也有如荷包、帐帘等作为实用品的民间刺绣,色彩浓郁,寓意吉祥,体现了绣者赋予其的一片真情。
《中国传统织物装饰》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曾经将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灿烂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织物的华美精致也曾为世人所瞩目。由于古代织物的实物易于腐朽,难于保存,许多已经永远化作了千年历史中的风尘。现存的这些考古发掘文物资料与古代绘画、壁画上的图像资料,以及民间流散的织物藏品只是沧海一粟,即便如此,也使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古代织物辉煌之一斑。本书的编撰搜集各方资料,撷取了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织物图案,按照印、染、织、绣几大工艺种类进行划分,并通过文字对中国传统织物装饰艺术做简明扼要的介绍,旨在以浅显普及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织物艺术之美介绍给广大读者。
《瓶史》系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著,既是优美的散文,也是艺林奇葩。袁宏道、张谦德著的《瓶史瓶花谱(宝颜堂彩绘评注版)(精)》有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崇、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二十节。该书的出版曾在日本造成轰动,被尊崇为“宏道流”派。日本高僧元政上人致陈元赟书曰:“数日前探市得《袁中郎集》,乐府妙 ,不可复言,《广庄》诸篇识地高,《瓶史》风流,可见其人。”《瓶花谱》为明朝张谦德所撰,全书分为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与护瓶,共八节。这也是论述瓶花艺术的较早专著。全书译文精心翻译,并加入了很多插花和花瓶的图片参照,能让现代人 好的了解和理解古时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