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基于祝唯慵在喜马拉雅平台的中国艺术史讲稿,以不同朝代的艺术家为主线,采用 纪传体 的方式,展开作者对中国书画史的独特叙述。全书行文幽默晓畅,作品分析富有趣味,配以精心挑选的插图。一改人们对中国艺术历史枯燥的刻板印象,这套书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和不失学术严谨的态度,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人人能看懂的中国艺术史。 全书分26章,分别介绍了敦煌石窟和巨然、董源、李成、许道宁、燕文贵、范宽、郭熙、翟院深、高克明、梁师闵、赵昌、易元吉、崔白、武宗元、文同、王诜、李公麟、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21位宋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书法家、画家等。该书不仅讲述了这些古人的生平往事,还用朴素、风趣的话语,评述了他们在艺术、政治、文学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和作为,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古代艺术家形象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 书画卷四 中唐到五代:乱世风骨》主要介绍了从中唐到五代这段乱世中的艺术历史,主要讲述了韩滉、颜真卿、李阳冰、柳公权、杨凝式、张彦远、边鸾、黄筌、徐熙、徐崇嗣、李煜、韩熙载、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等古代艺术家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 祝唯庸用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以时间顺序为写作脉络,通过艺术作品连点呈线讲述我们不曾了解的中唐到五代艺术家,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而丰富的讲解这一时期的艺术故事。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 书画卷六, 宋朝 : 雅致天成》主要介绍了宋朝的画家及绘画艺术历史,主要讲述了讲解了米芾、卫贤、郭忠恕、王希孟、赵佶、李唐、萧照、苏汉臣、李嵩、赵芾、张即之、刘松年、马远、夏圭、梁楷、陈容等古代艺术家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 本书作者祝唯慵用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以时间顺序为写作脉络,通过艺术作品连点呈线讲述我们不曾了解的中唐到五代的艺术家关于他们创作的过程及心路历程,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而丰富的讲解这一时期的艺术故事。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 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 十三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 (2019YFC1521300) 锦秀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 的成果之一。丛书共十卷,精选全世界各文博机构丝绸文物,结集全国专业学者团队编写。每卷著作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和研究自汉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艺术发展,叙述当时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丝绸发展的影响。 本丛书不仅是关于丝绸的 百科全书 ,还涵盖了从汉代起始的中国蚕桑丝绸史、文化史、艺术史,包括了古代社会生活史中的重要标本,在叙述中国丝绸艺术发展历程的同时,为研究和复原古代物质文化提供佐证,考察丝绸承载的文化意义,填补
本书是日本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谈陶器的随笔集。鲁山人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家,为制作配得上自己美食的食器而开始了陶瓷创作,坚持此道直至离世。鲁山人不仅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陶器美学体系,还得到了国内外的充分赞誉。 在本书中,他回溯自己的陶瓷创作之路,结合自己的制陶经历,以尖锐的审美之眼评析陶艺史上的名家名器。每一段鉴赏都是对自己推崇的 雅美 的生动注解,都在拓宽我们的美学感悟。
剪纸是我国民间盛行的民俗文化,人们在传统的节日和迎亲嫁娶、寿诞生日的喜庆场合,总会在一些场所张贴寓意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剪纸。本书汇集了上百种吉祥主题的剪纸样式,以吉祥寓意剪纸体现中国剪纸装饰纹样的优美,并且也体现我国传统剪纸在技法上展现出细腻、造型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书以吉祥寓意的剪纸主题进行分类展示,例如:福禄寿喜、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万吉祥福娃、百年好合、吉祥如意、吉庆生肖等,较全面地收集了中国吉祥剪纸的装饰样式,是热爱以及从事剪纸的读者具有很好参考、学习的工具书。同时,本书还贴心搭配剪纸的教学视频,可供初学者入门级教学示范。
本书立足于记忆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以访谈、口述方式搜集历史资料,记录见闻和撰写新疆非遗刺绣传承人群 身体技艺 的经验知识及相关的民间 文化记忆 。全书的口述实录共分为三个篇章:篇章以 乡愁记忆:记忆作为苦难宝藏 为题,围绕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回忆人生史、技艺磨砺的往事等展开,通过个体记忆与交流记忆的阐述重述回忆空间;第二篇章以 存储记忆:记忆作为传承要素 为题,突出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口头叙事中的存储记忆不仅是传统文化 复兴 的前提条件,而且是技艺传承、文化知识更新的基本资源;第三篇章以 功能记忆:记忆作为致富关键 为题,讨论功能记忆可以使存储记忆获得方向和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民间手工艺制作技法》是将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文化与手工创作技巧融为一体的普及性图文书。作者林莹积极传承传统文化,以中国结、软陶、剪纸三种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文化、特点、功能,详细展示基本的制作技巧、步骤及示例作品。图书展示了作者创作的几十件手工艺作品,呈现了不同材质、技法、色彩、构图、寓意、用途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广大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介绍,尤其适合热爱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读者阅读。
织绣国之采,宫之色一针一线间倾注匠心独运的千年传承融入瑰丽浪漫的东方想象寄托意涵深远的美好祝福蕴藏精致内敛的中式美学刺绣精细,一双巧手针线翻飞,绣制出一个大千世界;织锦华丽,织机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技艺高超的织工穿梭其间,织出一片璀璨华美。历久弥新的织绣作品,或风雅,或华美,或绮丽,既有古代皇室的专属高定 缂丝,也有穿在身上的史诗 苗绣。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穿越漫漫时间长河,见证了一代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呈现丰富的历史样貌,传达出一种精致婉约的精神向往。历久弥新的织绣作品,或风雅,或华美,或绮丽,既有古代皇室的专属高定 缂丝,也有穿在身上的史诗 苗绣。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穿越漫漫时间长河,见证了一代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呈现丰富的历史样貌,传达出一种精致婉约的精神向往。让我们徐徐展
近代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和中西文化的融合,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衣着样式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但在巨大的文化惯性下,传统的图案审美在社会中仍有延续和发展,并在题材及造型特征上有所突破创新。传统的江南民间刺绣图案蕴含了深厚的传统礼教观念和社会德育功能,在近代西方 人本主义 思想影响下,刺绣图案的形式美感逐渐大于审美内涵,图案成为人们表达自我,追求时尚的符号。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近代江南民间刺绣图案从单一审美体系到多元审美文化融合共存,并最终走向审美整合的发展路径。二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探讨近代江南民间刺绣图案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及近代社会中的社会功用。
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据传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绛州鼓乐素有 地动山摇 闻声十里 之誉。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地方文化的喜爱也愈加深厚,绛州鼓乐逐步发展成为名城新绛的名片。本书用五章全面完善地诠释了绛州鼓乐,其中包括绛州鼓乐的历史地理属性、民间文学考证、艺术特点、绛州鼓乐的传承、社会影响等。
《江湖续谈》是 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连载于《新天津》《现代日报》上的文字结集,另以1953年连先生在中国作协的一篇发言作为附录。全书的内容,由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女婿贾建国两位进行注释整理。此外,我们邀请插画师根据全书内容制作了30幅插画。《江湖续谈》是连阔如先生有关“江湖”的第二部书,关注清末民初的市井生活,篇幅较多的是有关那个时代艺人的生活与作艺,是我们了解旧时代社会风貌的好读本。整理注释者也是“江湖”中人,故对于书中所提到的行话,艺人出身、师承等都有清晰了解,所做注释 有利于读者的阅读。
岚县独特的历史文化空间,孕育了活态文化遗产的县域样本 岚县面塑及岚城供会。《岚县面塑》以 岚县面塑 为研究对象,融入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等学科研究范式,聚焦 岚县面塑 的艺术形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通过梳理岚县面塑的演变轨迹,解读岚县面塑的文化密码,从而挖掘其鲜活生动的文化内核,以期进一步探索 岚县面塑 的传承与发展。
小花戏产生于太行山巅的左权县(原名辽县),是流布于左权县及其附近的榆社、和顺部分地区的一种汉族歌舞小戏。它以歌抒情,以舞传神,以扇表意。每逢节会喜庆祭奠之时,他们走街串巷,或到庙中,或在广场活动。小花戏是在闹 社火 中,由民歌小调到扭唱,进而发展成了歌舞小戏,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左权小花戏的历史、形成、特征和类别属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如何将小花戏弘扬并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