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传统花儿精选
    •   ( 111 条评论 )
    • 腾晓天选编 /2017-05-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花儿是流传在大西北的一种以爱情为主的山野民歌,已经被列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是西北花儿主要的发源地和流传地,为了深入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本着精粹、传承和发展的原则,我们策划出版《青海传统花儿精选》。本书编选的原则是:一,体现独特性,尽量避免和以往相关读物雷同,兼顾发掘和发展,精选了各种风格的花儿唱词的代表作;二,体现文学性,花儿是民间的诗经,突出其特有的比兴和赋的表现手法,选取了多种修辞方法,突出其诗意美和意境美;三,体现本真性,突出其爱情主题,尽可能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四,体现历史性,忠实于原貌,尽量体现花儿民风民俗百科全书的特色,保留一些曾经的民间活动和人们易懂的方言词汇,有助于人们了解和走进花儿;五,体现实用性,既是了解花儿的欣赏读物和学习、研究花儿的

    • ¥5.4 ¥12 折扣:4.5折
    • 中华老铺
    •   ( 50 条评论 )
    • 红糖美学 /2024-10-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以手绘形式生动介绍中国老字号店铺的历史和文化的图书。书中精选了40家全国各地拥有 中华老字号 认证的店铺作为展示对象。每个老铺都以一张精美的店面建筑大图开篇,展现其独特的历史建筑风貌。随后,书中深入挖掘每个老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留存的非遗技艺,为读者呈现一幅幅文化传承的画卷。此外,为方便读者深入了解和参观,书中还贴心地提供了每个老铺的地址和基础参观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体验这些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瑰宝。

    • ¥114 ¥228 折扣:5折
    • 何方妖物 点石斋画报志怪图谱 继山海经之后 中国妖怪大集结 精装典藏 妖怪云集
    •   ( 277 条评论 )
    • 盛文强 编著;凤凰空间 出品 /2024-09-1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山林,有人在夜里匆匆赶路,却与一庞然大物猝然相遇,青面獠牙的怪物挡住去路,画面在这一刻定格,这是清末《点石斋画报》里常见的场景,中国妖怪在近代报刊上纷纷登场。本书由国内作者编著而成,收录《点石斋画报》中志怪绘像全三百种,直接进入目击现场,在移步换景之中,开启一场奇幻的中国妖怪之旅。在魑魅魍魉的图像中,大话中国清末世风民情的浮世绘。此外,《点石斋画报》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份新闻画报,其中的版画皆由工匠精心绘制雕刻,细节丰满、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

    • ¥129 ¥258 折扣:5折
    • 国色雅宋
    •   ( 158 条评论 )
    • 红糖美学 /2023-12-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本书深入讲解了宋朝有代表性的15个传统色,并深入挖掘了同15个代表色相关的绘画、瓷器、纹样、服饰等文物,体现了宋朝鲜明的文化特色。 本书不仅有详细的色彩讲解,还对宋朝的用色规制、特点和崇尚的颜色等知识进行了介绍,为读者提供系统的色彩知识解读。书中对每一种颜色的讲解,都尽力从严谨而新颖的角度,为读者带来启示与思考。本书不仅是一本介绍色彩的书,更是一本引领读者深入了解宋朝文化的知识科普书。 本书适合色彩学研究者、艺术院校的师生、相关艺术从业者学习参考,也适合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 ¥34 ¥59.8 折扣:5.7折
    • 柳宗悦文集:茶与美
    •   ( 74 条评论 )
    • [日]柳宗悦 著,徐艺乙 译 /2024-06-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茶与美》为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围绕茶与美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的散文集,初版于1941年,为柳宗悦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收录了包括《器物的后半生》《 茶 之病》《利休与我》《陶瓷器之美》在内的16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柳宗悦关于何为 美 的思考。茶道对于日本的美术、工艺、文化及精神内核具有深远的影响,至20世纪上半叶,茶道在日本社会极度盛行,但已内核空洞、因袭陈旧。作为民艺运动的领军人物,柳宗悦在本书中痛斥固有的茶道对于美的束缚,论及茶的精神与美的本质,强调需以新的观点将茶道引回发展的正途。

    • ¥36 ¥72 折扣:5折
    • 村庄里的艺术——村社传统田野手记
    •   ( 433 条评论 )
    • 乔晓光 /2023-06-30/ 漓江出版社
    • 作者将30年田野民族、艺术考察的亲历亲闻亲见浓缩成19篇文章,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密集的知识、丰富的配图,呈现种种田野细节,勾陈史事,刻画人情,讲述村庄里的艺术,力图 让生活开口说话 。本书体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展现了村庄生活的本真模样,揭示了民艺民俗隐藏的文化脉络和内储的文化内涵,及其与族群文化心理、气候地理的深刻关联,书写了乡村里的中国、民艺里的中国,为我们理解村庄,理解我们民族自身的历史与现实,理解民族活态的生存艺术史,提供了一个真实而有温度的通道。

    • ¥42.2 ¥88 折扣:4.8折
    • 狮子(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   ( 185 条评论 )
    • 徐华铛 /2017-03-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狮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具特色,也是*受欢 迎的装饰形象之一。徐华铛*的《狮子(中国传统形象 图说)》在数千尊狮子造型中,精选出*典型、*美的 400余尊狮子造型,配以生动流畅的5万文字,分十三 章,系统地讲述了中国狮子造型的起源,发展和程式 化的演变过程以及历代的艺术特色。本书强调狮子造 型的美学价值,不尚空谈,旨在实用。书的末尾还附 有70余幅有典型代表的狮子头部造型,供大家鉴赏。 本书有机地把中国传统狮子的造型与雕塑、旅游、文 物考古、科普和工艺美术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可供雕 塑、装潢、建筑、印染、陶瓷、舞台美术、工艺美术 、文物考古等领域的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中专艺术院 校的师生作为教材学习。

    • ¥34 ¥68 折扣:5折
    • 剪纸与文化 中国传统剪纸图说
    •   ( 222 条评论 )
    • 赵琳琳 /2023-06-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中国剪纸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技艺方面来说,还是从表现力方面来说,它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书分为认知篇、纹样篇、寓意篇、故事篇、服装篇和饰物篇6章,共60个主题,收录了400余幅作品。认知篇从剪纸的起源、发展讲起,然后介绍了团花剪纸、门笺剪纸、皮影人物剪纸等;纹样篇涉及彩陶纹饰、青铜纹样、历代云纹、敦煌藻井、纸上青花、十二花神等主题;寓意篇以 福 为主线,用剪纸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富贵、长寿、吉祥、多子、多财、金榜题名等的追求与期盼;故事篇则用剪纸讲述了神话、历史、成语、戏曲、小说中的故事;服装篇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我国古代礼服、常服、内衣、戎装等的种类和变迁;饰物篇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古人常用的精致小物,这些精致小物同剪纸一样,装点了人们的生

    • ¥49 ¥98 折扣:5折
    •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 书画卷五 宋朝 尚意求韵 经典美术入门书 中国古代名画名人 添加注释说明 无障碍阅读 经典艺术通史
    •   ( 314 条评论 )
    • 祝唯庸 著;凤凰空间 出品; /2023-07-07/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本套书基于祝唯慵在喜马拉雅平台的中国艺术史讲稿,以不同朝代的艺术家为主线,采用 纪传体 的方式,展开作者对中国书画史的独特叙述。全书行文幽默晓畅,作品分析富有趣味,配以精心挑选的插图。一改人们对中国艺术历史枯燥的刻板印象,这套书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和不失学术严谨的态度,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人人能看懂的中国艺术史。 全书分26章,分别介绍了敦煌石窟和巨然、董源、李成、许道宁、燕文贵、范宽、郭熙、翟院深、高克明、梁师闵、赵昌、易元吉、崔白、武宗元、文同、王诜、李公麟、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21位宋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书法家、画家等。该书不仅讲述了这些古人的生平往事,还用朴素、风趣的话语,评述了他们在艺术、政治、文学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和作为,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古代艺术家形象

    • ¥49 ¥98 折扣:5折
    • 上海师傅
    •   ( 284 条评论 )
    • 周祺 /2020-08-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画册作为对本土手作记忆的梳理,从 2006 年起开始收集各种相关资料,至今,《上海师傅》是本地目前*为详尽的一册与日常传统手工相关的城市视觉读物。本书以口述记录、插画,摄影的方式,记录 30 位分布在上海 10 余个区、镇,至今还在继续工作着的手作师傅,从竹、木、草、铁、布,纸不同材质的工艺,来呈现师傅们日常生活的样貌,以及工作经验中的智慧。全书主要呈现上海师傅的工作、生活图文,还包含了几位开设店铺的师傅,对一些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日常器具所表达的不舍之恋,共涉及手作日常生活用品 50 余件。

    • ¥69 ¥138 折扣:5折
    •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明代 新
    •   ( 385 条评论 )
    • 蒋玉秋 /2022-09-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 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 十三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 (2019YFC1521300) 锦秀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 的成果之一。丛书共十卷,精选全世界各文博机构丝绸文物,结集全国专业学者团队编写。每卷著作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和研究自汉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艺术发展,叙述当时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丝绸发展的影响。 本丛书不仅是关于丝绸的 百科全书 ,还涵盖了从汉代起始的中国蚕桑丝绸史、文化史、艺术史,包括了古代社会生活史中的重要标本,在叙述中国丝绸艺术发展历程的同时,为研究和复原古代物质文化提供佐证,考察丝绸承载的文化意义,填补

    • ¥50.2 ¥88 折扣:5.7折
    • 聊斋俚曲集
    •   ( 648 条评论 )
    • 〔清〕蒲松龄 /2018-09-01/ 齐鲁书社
    •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流行的时调俗曲作曲牌创作的说唱和戏曲艺术,共十五种。或直接改编自《聊斋志异》,如《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富贵神仙》《磨难曲》;或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墙头记》《穷汉词》;或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如《丑俊巴》《快曲》《蓬莱宴》《增补幸云曲》。意在宣扬伦理道德,针砭世道人心。文笔诙谐泼辣,内容深刻生动。与《聊斋志异》交相辉映,是俗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 聊斋俚曲用的是淄川方言,对外地读者可能是一种障碍,特收录路大荒先生辑校的 土语注解 。音乐是聊斋俚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聊斋俚曲用的曲牌中,有一些流传了下来,为了让读者有更真切的感受,特收录研究工作者记录整理的曲谱和非遗传承人演唱的经典曲段。此外,还收录了《督丈词》《草木传》《逃学传》《学究自

    • ¥85.5 ¥150 折扣:5.7折
    • 纺织女、母亲、女神纤维艺术与女性神话研究
    •   ( 79 条评论 )
    • 刘佳婧 /2020-10-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长久以来,纤维艺术与女性之间似乎包含了一种 天然的 联系。在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女性艺术家的参与程度远高于男性。纤维艺术所使用的材料、技法与传统女红技艺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朱迪 芝加哥(JudiChicago)等当代女性艺术先锋用纤维作品所作出的关于女性权力的表态,更让纤维艺术与女性关系密切。 本文尝试为 纤维艺术与女性 这一话题构建一个更宏观的视阈,将纤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生产中的有机整体。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不同意识形态中 纺织-女性 关系的本文和话语,对 纤维艺术-女性 这一超稳定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与解读。 本文将提出 纺织女 、 母亲 、 女神 三种与纺织(织物)密切相关的典型女性形象,从技术、情感、原型三个层次上,分析长久以来广泛根植于中西方纺织文化中女性神话的形成与变化,

    • ¥29 ¥58 折扣:5折
    • 唐卡中的格萨尔故事
    •   ( 245 条评论 )
    • 降边嘉措 潘晓丽 /2020-04-01/ 新世界出版社
    • 本书用藏民族独有的绘画形式唐卡,展现藏民族的民间艺术*成就的代表《格萨尔》。近两百幅唐卡作品,讲述英雄格萨尔从天界到人间,降妖除魔,惩恶扬善,造福百姓,完成大业,*后又返回天界的全过程。读者可以在欣赏唐卡艺术精品的同时,领略世界*长史诗的风采。

    • ¥84 ¥168 折扣:5折
    • 犄角旮旯天津卫
    •   ( 433 条评论 )
    • 林希 /2018-04-01/ 大象出版社
    • 《犄角旮旯天津卫》是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林希先生所写的消闲文章的结集,描绘了旧天津生活的多姿多彩。正文分三辑,分别是 犄角旮旯天津卫 记忆老城厢 沽上说吃 。

    • ¥19.5 ¥39 折扣:5折
    • 中国美术院校新设计系列教材——服饰图案设计
    •   ( 77 条评论 )
    • 邓晓珍 著 /2020-01-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书系统介绍了现代服装面料的主要工艺、服饰图案的不同风格和类型,并从布局构图、表现技法、色彩搭配和创作技巧等方面对服饰图案的设计进行了解读。书中内含Herm s、Paul Smith等诸多国际一线品牌在内的大量优秀原创服饰图案作品图例,能让读者对服饰图案设计有*直观的了解。本书探讨的服饰图案设计的理念与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服装设计相关专业设计师拓宽设计思路,为他们提供灵感启发和有效可行的设计方法。

    • ¥29 ¥58 折扣:5折
    • 中国民俗造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205 条评论 )
    • 韩波 著 /2016-06-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民俗造物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源头幽远,内涵丰富,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加以关注。它们不仅是民俗学和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也为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科技史学、心理学、宗教学、文艺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物证。作者认为,民俗造物的意义生成基础在于其功用、存在、思维和价值四个层面,而民俗造物在这四个层面中各自呈现意义,同时彼此间又紧密联系;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民俗造物的功能揭示出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深化程度。人们既通过民俗造物发挥改造物质世界的功效 。作者指出,民俗造物作为工具,别无选择地成为技术的物质载体,负载技术价值。造物的功能和形式之演变,线性地反映出技术变革的轨迹。民众作为工具的使用者,将技术的思索和实践,*终物化在民俗造物活动中。物

    • ¥28.5 ¥50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