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号:9787540480493 书名:不将就原声版流行钢琴曲优选集(第二版) 定价:4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提要 还记得电影《魔戒》里驮着弓箭手的大象,还有会走路的树人吗?或是《哈利·波特》里一连串的神奇生物:喷火龙、独角兽、人马、凤凰、三头狗?或者是《纳尼亚传奇》里鹰头狮身的葛利芬、牛头人身的巨人、体型庞大的犀牛?以及《魔兽世界》里各种造型奇特的怪兽。这些有趣、恐怖、奇形怪状的生物,在科学时代的今天,我们会觉得这只是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不过对于中世纪的西方人而言,他们却深信不疑地认为这些怪物确实存在于真实世界中。《怪物考》将带领读者重新回到那个充满奇想的世界,并藉由认识各种怪物,追本溯源到他们的神话意义或文化的象征,借此,读者可以见识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无所限制的想象力。
内容提要 达·芬奇是谁?为什么他的眼睛,能够看到那么多不同寻常的东西。 《达·芬奇看到了什么》将会全景呈现,一位天才(不只是艺术家)双眼里的秘密。 这双眼睛 ·尽览托斯卡纳亚诺河的岩石、河流与植被 ·纤毫毕现地再现了黑莓树枝、驴蹄草、银莲花、石蚕花…… ·借猫的姿态,鸟儿的飞行,遥想飞龙在天的模样 ·预见了潜水艇、火炮、装甲车…… ·穿透皮肤,勾勒出肌肉、骨骼、头颅、子宫、交合…… ·看到了茫茫人海中的基督和圣母。 这是一双天才的眼睛!
本书围绕钢琴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两大主题展开论述,在技巧阐释方面融合了作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的大量教学实践成果,在情感表达方面,以钢琴音乐历史发展时间轴为基底,以西方钢琴音乐大师的创作风格与倾向为突破口,意在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在钢琴音乐作品中意图传递的情感,以便使读者更好地把握钢琴音乐作品的情感特征。本书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钢琴演奏基础理论;第二章为钢琴演奏技巧阐释;第三章为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第四章为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第五章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
本书精选善本,彩色精印,并附简体释文。书前对碑帖作品进行了要点解析,均由各擅胜场的当代书家编写;技法部分录制了教学视频,扫码即可观看书家的书写示范和讲解;各书家还以该碑帖风格单独创作了作品,并结合碑帖章法特点加以分析、解说。本书可作为临习赵孟頫楷书、识记《千字文》的学习用书,供读者参考。
本书是法国作家克洛德·阿尔诺于2023年出版的最新作品,以十个篇章讲述了毕加索与科克托横跨整个二十世纪的友情。这两位各富创造力的艺术家性格迥异:毕加索是惯于保持沉默的天才画家,而科克托是热爱社交生活的作家、诗人和电影导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人在震动了整个欧洲的巨变中相知相识,开始了他们延绵五十年时间的紧密友谊。
内容简介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号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硕是近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书、画、印三绝,尤以书《石鼓文》得名。其书法主张“出己意”“贵有我”,注重端庄浑穆,又追求自由闲适,融性情于法度之中。一九一四年西泠印社成立十周年之际,作为首任社长的吴昌硕亲自撰书《西泠印社记》,记述了西泠印社筹建的背景和建立经过。原作高三十四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记》以《石鼓文》为创作主调,掺糅秦篆及邓石如、吴熙载笔法,用笔浑朴厚重,遒劲老辣,结体参差错落,奇正相生,章法上疏密有致,避让得宜,是吴昌硕个人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该套书精心设计了多种车子、飞机、坦克、机器人等小作品,配以简要说明,简单、易学、易做,只要划开虚线取出图样,按要求粘接,便可制作出生动立体的美工作品,既适宜课堂教学,又可以在家庭使用,不失为一套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多位一体的,新颖、适用的儿童读物。 本书是关于节日礼物的玩具书。
内容提要 先锋艺术家小传漫画系列是关于6位现当代艺术家的小传漫画作品集,他们艺术的特点都在于打破艺术和社会的传统,开创了代表自己ZUI具革命性和创新性的艺术作品,该系列书以机智、古怪、俏皮的方式讲述了这6位先锋艺术家的故事。 伊夫·克莱因总是在考虑如何带给观众惊喜。他决定专注于用一种颜色画画——蓝色,独属于克莱因的蓝色。他给画布、地球仪、树枝、画廊地板甚至给人体也涂上蓝色。他用火焰、雨水、风等各种全新的方式来作画,他自己追求多变艺术形式的一生也新颖得让人惊奇。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互联网语境中中外音乐交互影响研究”(14ZD02)丛书的分册之一。 本书为美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前哈佛大学教授Neil Leonard博士的成名著作。本书是第一本从社会学角度论述爵士这个源自非洲黑人音乐元素的美国音乐和美国白人社会的关系的著作,梳理了爵士音乐在美国白人社会中从被鄙视到被接受的历史。该书英文版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Neil Leonard教授的儿子,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爵士音乐教授小Neil Leonard为本书翻译提供个了版权许可。
内容简介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为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为宋宗室,幼年丧父,母亲丘夫人勉励其刻苦发奋,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其书初学赵构、智永,后入二王宗室,中年后掺以李北海笔法,是唐以后书法之集大成者。《赵孟頫尺牍(二)》收录赵孟頫所书信札六种。包括“致中峰和尚三札”《吴门贴》《俗尘帖》《山上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峰和尚即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赵孟頫任职江浙儒学提举时与之相交甚密。二人的通信,涉及佛学思想的交流与书画艺术的互动,从中也可以一窥赵孟頫晚年心境。《秋深帖》是赵孟頫为夫人管道昇代笔写给婶婶的家信,秀媚圆活,畅朗劲健。《惠书帖》是赵孟
书号:9787539440156 书名:超级好学漫画技法--无敌铅稿入门 定价:28 版别:湖北美术出版社 作者:何發 出版年月:2011.04 装帧:
书圣王羲之的真迹已然不存。在传世的钩摹本、临写本中,尺牍作品占绝大部分。通过这些传本墨迹,学书者能够一窥东晋笔法的精妙绝伦。这些尺牍墨迹,大多聊聊几行,在简洁的文字与流便的笔画中,跳动着丰富的节奏与韵律。正如唐代张怀瓘所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觅其心。可谓简易之道。”“简易”之外,王羲之的尺牍书法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蕴藉平和与欹侧跌宕的完美结合,梁武帝所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者也。 本书收录《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行穰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妹至帖》《寒切帖》《游目帖》《旃罽胡桃帖》《远宦帖》《七月帖》《都下帖》《上虞帖》《雨后帖》《大道帖》等王羲之尺牍墨迹二十三通,这
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书法家田小华老师编写。书中精选了田老师创作的八十篇作品,内容均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经典古诗。田老师多年专攻米芾行书,临池不辍,功力深厚,不仅深得米芾书风之精髓,而且能入古出新,形成自己的书学理念和艺术风格。本书作品为田老师新近力作,笔法细腻,使转自如,通篇欹正相生,一气呵成。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学习行书的读者,既可以临摹本书作品,提升学习兴趣,从田老师作品中体会如何表达米芾书风的“沉着痛快”,也可以借鉴本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揣摩田老师取舍、化用古法的匠心,学习创作书法作品。希望本书能成为书法爱好者的得力助手,帮助读者获得多层次的提升。 ▲基本信息 【 书 名 】: 墨点字帖 中华好诗词 田小华行书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国剧运动”研究 出版社 上海书店 作 者 徐珺著 出版时间 20191101 I S B N 9787545818741 定价 48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321 读者范围 大众 内容简介
米芾,原名黻,四十一岁后改名为芾,字符章,号襄阳漫仕、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宫”。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故又称其“米襄阳”。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世传米芾尺牍精品,所书信手拈来,点画跌宕起伏,神采飞扬。细观这些尺牍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米芾笔下,点画的方圆藏露,字形的大小向背,章法的疎密轻重,都在不经意间随手交织起来而又显得极为合理、和谐。
内容提要 《话剧的足迹--读剧札记》是我国*名戏剧 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胡可的读剧札记,作者从抗日战争 时期开始即在延安和根据地从事戏剧创作和戏剧作品 的评论工作,从1940年一直持续到1966年“文革”开 始。很多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受到广大观众和戏 剧界同仁的好评。改革开放后,作者曾任总政 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艺术学院院长和中国戏剧 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多年以来始终笔耕不辍。本书稿 从其戏剧评论中精选出几十篇读剧杂记,读者从中可 以领会到老一辈戏剧家深厚的戏剧理论造诣。
书 名 启蒙与艺术的心灵史 从启蒙与艺术的角度入手解析高冷的德语文学 I S B N 978-7-5212-0716-3 CIP数据 I106 责任编辑 丁文梅 作 者 黄燎宇 版 次 一版一次 开 本 3 2 开 页 数 2 61 字 数 1 63 千 装帧形式 精装 定 价 4 3.00 元 作者简介、封面: 黄燎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德语现当代文学和德国问题研究。著有《思想者的语言》《托马斯·曼
《捉放曹》是传统京剧剧目,也是“京剧电影工程”丛书第二批的项目,2021年9月8K京剧电影拍摄完成。全剧紧紧围绕第一主角陈宫从正义、仁义、侠义出发的“捉、放、逃”,以及第二主角曹操从英雄到奸雄独特演变的“捉、放、杀”而展开。剧本整理者根据工程确定的“将最大限度第体现传统经典的剧本面貌,在此基础上上进行逐字、逐句、逐场次的润色、审核、把关”的要求,对原剧本进行了严肃审慎的整理,并多次听取意见,反复斟酌成稿。本书图文并茂,忠实记录了京剧电影的排演、拍摄过程,高质量地把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成果传播、记录了下来。
内容提要 本书是《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05年版)一书的升级版,也是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周年推出的特别纪念版。在原有十三个篇章之外,又增加了《启功论书散札》《漫谈学习书法》两篇文字,替换了部分图片,改单色印刷为全彩印刷,并附赠启功先生上世纪初给学生讲解演示书法的音像光盘一张。 1、附赠启功先生书法讲座光盘一张。这是启功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做讲座,内容系统完整,不具体讲解,还有现场演示,是常难得的资料。 2、精装,全彩印刷,图片精美,适于典藏。 3、本书特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周年所做,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暂无相关内容
《文姬归汉》是程砚秋先生在艺术生命鼎盛时期量身定做的一出唱功戏。《文姬归汉》由金仲荪编剧,故事见元金志甫《蔡琰还汉》杂剧,明陈与郊《文姬入塞》杂剧,《三国演义》略有记载。剧情是:汉朝建安年间,诸候纷争,南匈奴王乘乱,遣左贤王侵入中原。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逃难,被左贤王掳入匈奴,纳为妃,生二子。十二年后汉相曹操大军东破乌桓,迫使南匈奴签下友好条约,曹操为修撰汉史,遣周近持金币至南匈奴,赎蔡文姬归国,匈奴王为两国友好,强赦放文姬归国。蔡文姬念左贤王十二载,对她的一片深情,忍痛留下二子,归汉途中,蔡文姬百感交集,书写《胡笳十四拍》,以解思儿之痛,路遇昭君墓,同命相怜,哭祭一番。曹操率文武百官在许都迎接文姬归汉。
王宠(1494-1533),初字履仁,更字履吉,号雅宜子、雅宜山人。出身于苏州市井,其父王贞以酒肆为业。王宠自幼聪颖,被目为奇童,“一时声称藉甚,隐为三吴之望”。可是王宠一生八次参加科考,均遭黜落,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一生过着隐居石湖的生活,以诗酒、书画自适。王宠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擅长行、草、小楷,成为自文徵明之后吴门书法的代表人物。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书论》中言:“衡山(文徵明)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 《行书千字文》,册页,每页纵24.5厘米,横12厘米,15开,书写在金粟山藏经纸上。此册书法结体宽博,用笔沉着,疏宕雅拙,空灵简远,当得起王世贞对王宠书法的评语:“天骨烂然,姿态横出”。现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