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本书里的文章,是沈迦先生过去十余年间陆续写的,当然,以写于近三年的居多。沈迦先生说,他自小便有“附庸风雅”的毛病,很庆幸,那里收藏没有今天这么热,名家书画也没有今天这么贵。作为普通人,那里凭着不多的收入,还能买得起几张小画。 本书所写的内容,又有点四不像,既不像书画鉴赏文章,又不像收藏过和记趣。也可以说,沈迦先生是写画外之事,写其本事,如潘静淑和吴湖帆、徐悲鸿与孙多慈、贝聿铭家族、闻兰亭、汪日章,等等,也许他们算不上惊天地对地的人物,但又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普通人。
鲁迅不仅是个大文学家,也是个大收藏家。他收藏的数量虽不算最多,但是门类却是非常众多,内容也非常广泛,眼光也十分独具。有碑帖,有汉画象,有版画,有笺纸等等。这些,现在已经成为中国20世纪收藏文化的一部分。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生活变得丰富起来,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从这点上讲,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者应该珍重白明先生经验之谈,切肤之痛。勇于面对收藏之路的荆棘乃至陷阱,关键是事后的总结修正。读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入选本书的作品都是一些大玩家的代表作,有浓郁的文化意味,从“玩”的角度对这笔文化遗产进行总结,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当自不待言。全书分为五大部分,都是大玩家们的经验之谈,实践性、操作性较强,插图丰富,使人兴味无穷,读者按图索骥,便能自己动手去做,并在做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美的感受。为了便于阅读,所有入选文章做了重新整理,重新标点。
30年前,国际心理学界将“意象”研究引入梦境分析,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奥妙;30年后,三位中国专业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蔡晨瑞、何明华、吴勤,运用“意象学”成功解析普通中国人的典型梦境,详细说明了各式各样梦境产生的原因及其所蕴涵的意义,并进一步阐释了解梦和释梦的科学方法。堪称一本科学的解梦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