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宝秀著的《历代茶器与茶事》精选200余件历代茶器、茶画,呈现一部中国茶事的历史。作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期间,遍阅故宫及各地博物馆有关茶事的文献、藏品,并使用器物、文献、书画互证的研究方法,如实还原唐宋至明清的饮茶风尚。本书是她一系列有关研究的集结,向普通读者介绍当时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的观点。书在台湾出版后,获得了颇高的赞誉,再版数次,其“如白描一般”的叙述手法,引领读者进入古代饮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使用何种茶具、采取何种方法饮茶,至今读来仍令人兴味盎然。
织绣、瓷器、织毯、珐琅器、建筑——5大载体:精选117幅藏在故宫里的纹样追溯起源、解读寓意,深入探寻每幅纹样背后的意指提炼117种纹样配色色板,均附CMYK色值设计灵思、绘画临摹、服饰配色、家装组合皆可参照
......
这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学术普及读本。 作者用散文化的笔调,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陶器、青铜器、砖瓦、漆器、石雕、玉器、服饰、金银器、瓷器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华文物,讲述它们的诞生与发展演变,及其产生和流行的原因,从器物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全书除深入阐述中华文物与考古,还透过器物呈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璀璨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流变。此外,全书配有300多幅珍贵的美器图片,因名见物,以物正名,中华器物之美与文化之美交相辉映。
本书为扬之水 2012—2019 年赴日本参观奈良博物馆正仓院展览的记录。分为观展笔记和日记两部分。前者为扬之水对在正仓院特展所见文物的思考笔记,记录了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等等正仓院瑰宝……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后者为扬之水在日本期间的观展日记,记录了她参观的博物馆、古建筑,在书店所购得的书目,所遇之人与物等等经历见闻,文笔优美、亲切,细节丰富,带读者一起体验日本的风貌风光。
翡翠的评估是根据翡翠*终所展现的美感和它的艺术性即结合人类文明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评定其相对价值。白子贵等编著的《翡翠鉴定与评估》(第二版)是珠宝玉石商贸教程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分为基础入门、鉴定技巧、*实战、专家答疑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您介绍和田玉的概念、产地、种类、雕刻、鉴定方法、优化处理、价值评估,以及市场行情、*地、收藏与投资等各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实例分享、专家答疑,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让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这样,一步步带领您轻松进入和田玉收藏大门,并进一步由新手炼成行家! 本书注重实用性,语言简洁、图片丰富、配图准确,不仅有精品高清图、真伪对照图,还有局部显微图,让您看着不枯燥,一看就懂!
《女士藏书票》出版于1895年,是研究西方女士藏书票的最早专著,也是西方藏书票研究的经典之作,作为收藏家和书迷的指南手册,它体现了欧洲藏书票收藏和研究黄金时期的成果。诺娜·拉布谢尔在书中追溯了女性藏书票的历史,介绍了那些尤为引人关注的藏书票,既涵盖知名藏书家的趣味,又彰显藏书票独特的设计美学。书中列出了由许多知名藏书家提供的17世纪和18世纪女士藏书票清单,大部分藏书票附有藏书者的姓名和年份。除介绍英国17、18世纪有日期和无日期的女士藏书票,本书还介绍了女书迷、女性纹章、当代设计师的女士藏书票、女设计师、女士藏书票上的格言、外国女士藏书票、联合藏书票等,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书分为4个模块:钻石概述、钻石的基本特征及鉴别、钻石的4C分级和钻石贸易。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内容循序渐进,重点对专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要求。本书充分利用数字化建设成果与“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在智慧职教网建设标准化课程,实现本书全部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并择取课程重点资源和优势资源,在书中插入二维码,学习者可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即时观看和学习,实现互动式教学,突破课堂界限,推进全时空学习。本书面向全国院校珠宝专业的学习者,以珠宝行业鉴定领域中钻石鉴定与分级的职业活动为研究对象,结合钻石鉴定与分级岗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围绕钻石鉴定与分级的岗位核心能力,深入浅出,突出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融入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
这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学术普及读本。 作者用散文化的笔调,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陶器、青铜器、砖瓦、漆器、石雕、玉器、服饰、金银器、瓷器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华文物,讲述它们的诞生与发展演变,及其产生和流行的原因,从器物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全书除深入阐述中华文物与考古,还透过器物呈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璀璨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流变。此外,全书配有300多幅珍贵的美器图片,因名见物,以物正名,中华器物之美与文化之美交相辉映。
《周晓晶谈古代玉器》是“鉴定入门百家谈”丛书之一,以市面上可以见到的一些中低档玉器为分析对象,并介绍相关的古玉知识,希望能够对提高大家的古玉鉴赏与辨伪能力有所帮助。对古玉的鉴定与辨伪,很像中医诊病,需要在现场短时间内,对鉴定对象以上述的玉材、沁色、器型、纹饰、做工及铭款、伤残等几个指标进行考察,迅速作出判断和决定。
本书以明代金银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在所属历史背景下形制演变、时代审美和文艺潮流走向,结合陶瓷、玉石、织绣等其他门类在同时期的时代特点,以大量文献与实物为基础,辅以相关图像,真实全面地展现明代金银器与当时统治集团息息相通又与世风经济交缠呼应的风貌特点,分析其发展演进的背后根由及它们与其时生活的关联,阐述明代金银器的传承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全书采用三重证据法,讲求实物、文献、图像相互印证,并围绕明代金银器原料工艺、造作体系、官样典型、时样潮流及跨阶层风尚传播五个方面进行讨论,阐释金银器如何由制度到实体、由皇家到地方、由经典到桎梏的变化与成因。本书所涉文献主要有史书、政书、笔记、叙事文学、诗文集、方志、类书等。
本书主要通过介绍当前珠宝市场中热门的宝石品种,帮助读者了解这些宝石的基本特征、评价依据以及大概的市场行情,以此提高广大珠宝爱好者的鉴赏能力。首先,本书对晶体宝石、有机宝石及玉石三大类宝石的鉴定与选购原则进行介绍,其中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碧玺、水晶、托帕石、珍珠、珊瑚、琥珀蜜蜡、翡翠、和田玉、青金石、南红玛瑙等共18种宝石。其次,本书对祖母绿、碧玺、沙弗莱石、苏纪石、绿松石等热门宝石的市场行情及发展趋势做出简单地分析,为宝石投资、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另外,本书对宝石爱好者存在的一些疑问也做出了简要地回答。
《女士藏书票》出版于1895年,是研究西方女士藏书票的最早专著,也是西方藏书票研究的经典之作,作为收藏家和书迷的指南手册,它体现了欧洲藏书票收藏和研究黄金时期的成果。诺娜·拉布谢尔在书中追溯了女性藏书票的历史,介绍了那些尤为引人关注的藏书票,既涵盖知名藏书家的趣味,又彰显藏书票独特的设计美学。书中列出了由许多知名藏书家提供的17世纪和18世纪女士藏书票清单,大部分藏书票附有藏书者的姓名和年份。除介绍英国17、18世纪有日期和无日期的女士藏书票,本书还介绍了女书迷、女性纹章、当代设计师的女士藏书票、女设计师、女士藏书票上的格言、外国女士藏书票、联合藏书票等,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
《绝对的资产阶级:1848至1851年法国的艺术家与政治》是当代著名艺术史学家T. J. 克拉克的成名作,同时也是他早期艺术史研究的代表作,是展示其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初期成型面貌的不错范例。本书是一部研究时段相对集中,但涉及内容却非常丰富的著作。在时间上基本聚焦于1848年革命之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短暂历史,通过研究街垒主题的艺术创作、国家艺术赞助,以及米勒、杜米埃、德拉克洛瓦和波德莱尔在此时期的具体创作情况,展示出了艺术史研究中影响艺术面貌的诸多复杂面向:既有在特定历史时刻出现的各种历史变故、政治风向和意识形态转型,又涉及不同艺术家自己的阶级身份、心理状况和创作中面临的具体情况,也有关于艺术史传统、公众接受和批评家趣味等问题。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交织成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一幅波澜壮阔又极富戏剧
绘制《兽谱》是清代乾隆时期一项浩大的文史工程。它肇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完成。计绘有瑞兽、异兽、神兽以及各种普通类动物一百八十幅,并对每一种动物的名称、习性与生活环境等都做了详细说明,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动物图志。其数量之多未有过的,可谓集前人之大成,为我们探求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神话传说,以及清廷与动物产国之间的交往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与科学价值。此外,《兽谱》由当时著名宫廷画家余省、张为邦绘制完成,继承了传统写实风格,并融入西洋绘画光影技巧,描绘精湛,栩栩如生,既是清代宫廷绘画的精品,也是工笔画的杰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太田孝太郎(1881—1967),号梦庵,日本岩手县盛冈人,近代著名的古玺印收藏家、印学研究家、书法家,寓居中国多年。与罗振玉、方若等著名学者交游,收藏先秦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玺印一千余方。1920年至1932陆续辑钤藏印成《梦庵藏印》《枫园集古印谱》及《续集》三谱。1949年又将所藏的陈介祺、王懿荣等旧藏八方玉印集成《好晴楼藏玉印》,日本印坛泰斗小林斗盦曾从太田梦庵问学,太田梦庵去世后,八方玉印尽归小林斗盦收藏,并因此名其斋号“怀玉印室”。 太田梦庵是日本古印学研究权威,著有《汉魏六朝官印考》《汉魏六朝官印考谱録》《古铜印谱举隅》《古铜印谱举隅补遗》等,为日本优选水平的古印研究著作。 太田梦庵去世后捐赠给岩手县立博物馆的1092方是日本玺印收藏界中时代序列最齐全、功能与风格类型最多样的中国古玺印收藏体系。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是全世界陶瓷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拥有很好的中国和韩国陶瓷收藏,其核心源自安宅英一先生创立的“安宅收藏”。安宅先生凭借其独到的审美和眼光,建立起举世瞩目的东洋陶瓷收藏,包含了两件日本“国宝”—龙泉窑飞青瓷玉壶春瓶和建窑油滴天目茶碗,以及汝窑水仙盆、元青花莲池鱼藻纹罐等一大批兼具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陶瓷名品。本书的作者伊藤郁太郎先生,跟随安宅英一先生四十余年,亦为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的首任馆长。作者以“美之猎犬”自喻,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安宅收藏”从建立到面临危机、成立美术馆等一系列故事,记录了一段追求和探索古代艺术之美的往事。书中展示了46件美术馆收藏的中国和韩国艺术珍品的高清彩图,大部分由著名摄影师六田知弘先生拍摄,让读者感受艺术和文化的洗礼,体会东
本书为配合故宫博物院“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而出版的展览图录,收录文物以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和仿哥窑(釉)瓷器为主,辅以浙江地区考古发掘遗址出土相关标本及国内各大博物馆藏哥窑器物,以求较全面地反映传世哥窑、哥(官)窑型、后仿哥窑(釉)瓷器和龙泉哥窑瓷器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