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速查手册》收录了纽约、斯图加特、伦敦、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天津等城市或地区的四十余家拍卖公司1996-2006年间拍卖成交记录和拍品图片,按拍品朝代、品名、款识、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拍卖日期等资讯排序,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该手册共分六册,本册为《明清彩瓷》。
周高起、董其昌著的《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中华生活经典)》介绍: 《骨董十三说》从“骨董”字义谈起,进而论其本义、类别极其见识与杂说,是我国收藏 一部较早探讨骨董收藏的专论。 《阳羡茗壶系》考察阳羡陶工陶土的世系流传,从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介绍了陶工一系的流传。将紫砂工艺的发展过程,从初创、发展到兴盛阶段出现的名工名匠逐一记述,并且考订其生平、艺术风格、所见传器等,以鉴赏家眼光分别录入书中,是 部宜兴紫砂专著。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古陶瓷的传统鉴定方法、现代鉴定方法,梳理了陶瓷研究中涉及较少的民国陶瓷、新中国陶瓷的发展情况,以及陶瓷收藏方面的一些实用知识。可以帮助陶瓷爱好者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有关古陶瓷,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物鉴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了解历史,辨明真伪。本书作者长期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保管部,是一位坚守岗位、工作踏实、热爱事业、勤奋学习的青年学者。此书是他多年工作的实践的升华,也是真的自学成才的硕果。在书中,作者以哲理对历代仿古瓷一一考证,顺藤摸瓜,究其社会根源,剖析其兴盛及衰落之缘由,内容丰富,翔实,别开生面。它的面世,对于渴求古陶瓷知识的读者必有莫大裨益。
彩瓷是文物收藏中的热门,因其观赏性强,深受人们喜爱,近年价格一路攀升。《彩瓷断代与辨伪》分时期对彩瓷的有关知识、真伪特征及瓷器鉴定的一般方法和历代龙纹的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彩瓷断代与辨伪》是《收藏鉴赏书系》之一。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除了继承了传统和釉上五彩、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品种外,还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的五彩,创烧了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的斗彩和淡雅柔和、绘画精美的五彩,以及婀娜多姿、美伦美奂的珐琅彩等等。《彩瓷断代与辨伪》分时期对彩瓷的有关知识、真伪特征及瓷器鉴定的一般方法和历代龙纹的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
这本书主要是近些年来作者零散写成的专题研讨古瓷鉴定的分别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中国艺术报》、《中华工商时报》和《中国收藏》杂志以及《大众收藏》、《收藏快报》等媒体上的文章汇集而成。此书的内容集中在对古瓷的欣赏和鉴定,更偏重于鉴定方法的研究。
中国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瓷器,作为代表中国传统而极具价值的工艺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瓷器》收录了历代最为精美的瓷器精品,并配以图片,希望能带给您一次美丽的瓷器艺术之旅。《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瓷器》由唐译编著。
《古瓷鉴定指南(2编)》是一部比较系统、全面介绍我国古代陶瓷器的书。它以大量篇幅介绍世界闻名的景德镇的陶瓷。《景德镇陶录》,十卷,蓝浦撰,郑廷桂补辑。现存善本为嘉庆二十年(1815年)翼经堂刊刻本。同治九年(1870年)重刻本。蓝浦,字滨南,生年不详,嘉庆时已故,后由其弟子郑廷桂保存遗稿,浮梁县官刘丙赞助刊印。该书记述了明、清景德镇瓷业的产销情况,举凡产品品种;官、民窑的组织机构及瓷器原料等等;还记述了历代各地民窑及辑录各家有关陶瓷论述。书中所记多出于作者耳濡目染的真知灼见,而非一般道听途说的口耳之学。证诸多年的实践,多屑可信。与其他有关古陶瓷的各种知识有独到之处,对古陶瓷鉴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书与《陶说》可称近代陶瓷考古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
原始青瓷的神秘,东汉六朝青瓷、黑瓷的古朴,隋唐白瓷的精美,宋代青瓷如玉般的釉色,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大气,明清官窑瓷的美轮美奂、民窑器的洒脱和外销陶瓷的奇妙……古陶瓷的世界是多么美妙,无论你是否接触过它,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一段。在这里,没有丝毫的占有欲,有的只是对历史趣闻的回顾,对精美古瓷的欣赏,对古人创造力的赞叹。谛听中国瓷器妙音,恰如面对灯下故人。
[文心藏趣],其一是[文心],其二自然是[藏趣]。[文心]是[文人之心]、[文化之心],但首先是[文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收藏类图书也一样首先要让读者读下去,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享受阅读的过程。本丛书和一般收藏图书的不同在于作者多是知名作家。说收藏,,话文史,谈人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妙笔生花、文采飞扬更是他们的独门秘籍。[藏区]侧重在趣味。一件藏品出身未必显赫,可能也上不了拍卖目录,但其中自有乐趣,藏品清新可玩,可以陶性情,养[文心],就会进入作者的法眼,也一专会给读者带来乐趣和启发。
《中国民间瓷花瓶图鉴》其内容丰富、品种较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有各时期的青花、五彩、粉彩、浅绛彩及单色彩。器型有棒槌瓶、梅瓶、直颈瓶、观音瓶、双耳瓶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全面展示瓷花瓶的细节特征。以此帮助读者加深感性认识,培养欣赏和鉴别真品的能力。从而会发现仿品与真品有质的不同,尤其新仿品,往往是形制相同,而画工与发色有极大的差别。真品看多后,定能具备鉴伪之眼力。
《古陶瓷鉴真》内容简介: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种类,瓷器浅说,略谈魏晋至五代瓷器的装饰特征,从娄壑墓出土文物谈北齐陶瓷特征,从两次调查长沙铜官窑所得到的几点收获,谈邢窑有关诸问题,有关临安钱宽墓出土“官”、“新官”款白瓷问题,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茶见尚及陶瓷茶具的演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