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载体,集中反映了中国(含香港地区)数十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大学的发展历史、教育贡献和发展面貌。中国卷包括六个部分:百年华诞(校庆邮票);巍巍学宫(建筑邮票);人才摇篮(邮资明信片);教泽流芳(邮资封);大师风范(人物邮票);情满香江(香港校庆邮票)。
本书以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载体,集中反映了中国(含香港地区)数十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大学的发展历史、教育贡献和发展面貌。中国卷包括六个部分:百年华诞(校庆邮票);巍巍学宫(建筑邮票);人才摇篮(邮资明信片);教泽流芳(邮资封);大师风范(人物邮票);情满香江(香港校庆邮票)。
该书由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权威出品,书中将已发行邮票上的传统书画作品,按照时间脉络呈现,系统整理、全面收入中国传统书画、节日、节气、生肖相关邮票图稿共计 139 套 488 枚,富有很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脉络清晰,以时间为线,沧海拾遗徐徐拉开一幅华美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长卷。书中收纳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作品相关邮票94套 394枚,传统书画背后是文人的风骨、文化的风致、文明的流传,书画为古今交会搭建桥梁,在历史长河中重新定位精神的归宿、人文的高地。
邮票自1840年问世以来,很快就成世界性的艺术收藏品。本书收集了从1949年至2010年发行的相关邮票精品图片2000多幅,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邮票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种类和艺术价值、收藏与鉴赏及保养技巧等知识,同时描述了当前邮票收藏的市场行情,为邮票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投资指南。
本书对中华邮政自1912年到1949年9月发行的纪念邮票29套(及未发行票2套),特种邮票3套,附捐邮票3套进行了认证研究,并汇总了前辈集邮家的研究成果,每套邮票做详细介绍和探讨.1.邮票的.发行日
《谈集邮》为“邵洵美作品系列”邮话卷,收录邵洵美关于中国近代邮票的文章及译文,共计七十余篇。其中最重要部分为“中国邮票讲话”,此系作者自1943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在上海《新申报》上连续发表的,按历史沿革,结合中国邮政史,从大清国的张邮票讲到民国(战前)的最后一张,逐一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邮票,并着重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珍票与变体邮票。虽然此书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然而绝非仅止于此;丰富的内容加上活泼的形式,使得它至今看来仍是一部生动实用的国邮收集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