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730张珍贵的晚清明信片,时间是从1900年前后。以古老的清朝影像为主线,有横卧烟榻的鸦片烟民,妇女们的小脚,下层的轿夫,拉洋车的……透过作者的解读,这些负载著中国图像与东方情境的明信片由西方旅行者、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的手中从中国各个通商口岸寄出……画册中的邮政明信片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发售,现为国立远东理工(B·B·古比雪夫远东多科性学院)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献。
《琥珀:穿越时空的精灵》精选了以缅甸琥珀为主的近千件琥珀标本,涵盖了缅甸琥珀中几乎所有生物类群,共收录了广义昆虫2纲26目的虫珀,蛛形纲9个目、唇足纲2个目及腹足纲、甲壳纲、多足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羽毛)等19类非昆虫的虫珀以及包含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在内的各种植物珀,包括缅甸琥珀蛙类标本以及罕见的蝎子、蜥蜴和羽毛标本。同时,《琥珀:穿越时空的精灵》图文并茂详解了琥珀形成、琥珀的分类和鉴定方法,介绍一些中外琥珀产地,并用标本为例,描述了产生琥珀的远古森林的生态环境,以及远古生物的种种行为学特征。 《琥珀:穿越时空的精灵》可以作为琥珀爱好者收藏的指导用书,也适合于对自然科学与自然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颜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邾国,是小邾子的苗裔。按照古史记载的传说,黄帝轩辕氏生子昌意,昌意生颛顼帝,颛顼帝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其中一个在邾地建国。到春秋时期,邾武公是鲁国的附庸。武公名叫仪甫。字颜公,所以《春秋公羊传》称之为『颜公』。颜公有功于齐国,齐威公封其子友于郳,为小邾子,子孙遂以邾武公的字为姓氏。因为是鲁国的庸,所以颜氏代代事鲁,为鲁国的卿大夫。《史记》所载孔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其中颜氏子弟占了八位,颜无繇字路,颜回字子渊,颜幸字子柳,颜高字子娇,颜祖字襄,颜哙字子声,颜之仆字叔并,颜何字冉。可见颜氏从春秋晚期时起就成为儒学之家,并得到孔子的亲自传授。颜真卿的十六代祖颜盛,字鲁国,为曹魏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居于琅玡临沂县
??为了让您在收藏投资玉器方面的益智和保值升值,为了让您少走弯路,鉴藏家商湘涛在书中教您怎样准确地辨识玉材、玉器。具体包括:玉器的收藏与投资;明清玉器;明清玉牌与吉祥文化;文房用品;玉如意;玉瓶赏析;玉烟壶;十二生肖;圆雕胜景玉山子;玉佛与玉观音;玉镯;玉雕动物;古玉之鉴藏;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琮;玉璧;玉琥与玉璜;圭与璋;玉猪;玉蝉;玉带钩;古玉印;盘玉;玉车马;鎏金甲骨文、龙凤纹玉衣;等等。本书对于收藏者、投资者提高欣赏鉴别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此书是近些年来中国集邮界非常难得的一部好书,收录了中国集邮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部空前的集邮百科辞典,它采摭宏富,收辞近6000条,200多万字,在中国集邮工具书中是涵盖广、内容量大的一部《中国集邮大辞典》是集邮领域的知识库,又是中国邮史、邮事的资料库。举凡集邮对象、集邮方法、集邮组织、集邮研究、集邮展览、集邮文献,以及邮票市场等无不包容。从中国古代邮驿史、近代邮政史、邮票发行史到集邮发展史,凡为当今集邮界所关注和研究的事件、人物、制度、设施,都作了系统的记述。因而,这部辞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但成为广大集邮者的邮海梯航,也为从事集邮研究和邮事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基本的资料汇集。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邮票博物馆编著。全书均用铜版纸彩色精印,用硬壳包装,大16开。该书是一部馆藏邮品图谱类图书,可供集邮学界披沙拣金、探源溯源的参考。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收录的邮品及资料均是中国邮票博物馆的珍藏,其说明文字简明准确、资料翔实。每卷编排都以该时期国家发行的正式邮票为主体,辅之以相关的邮票原图、样票、旧票、方连、大张、实寄封、片、邮戳,以及邮史资料。国家正式邮票全部收入,其它资料则选用代表性的精品。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清代卷) 收录有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邮票、清代国家邮政初期的加盖改值邮票、“大清邮政”官局成立后发行的邮票、清代国家邮政发行的邮资明信片、清代驿站的排单、火票、台湾省早期邮票、民信局的实寄封。这些藏品展示
中国的篆刻艺术,概而论之,可分为周秦、两汉的铜印时期与明清的石章时期。明清流派印章艺术的崛起,与青田石等石材被印坛的引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文彭辈将青田石引入印坛,就不可能有辉煌而高妙的流派印章艺术,至少它的进程要被大大地延缓。从材质载体上讲,青田石及昌化、寿山、巴林等印石,撑起了印坛的第二个春天。青田石对印艺的发展是劂功至伟的。 青田石足以令玉称臣。它质地坚而不硬,柔而不粉,色彩丰富,清丽雅致。文人可亲近,可摩挲,可手镌,素为历代书画篆刻家、收藏家所钟爱,所向往,所珍藏。 青田石种类繁多,有灯光冻、兰花冻、封门青、黄金耀、金玉冻、五彩冻、竹叶青等100多种,并有着各自的风采。如灯光冻,晶莹剔透,有着寒夜挑灯时的光耀和温馨;如兰花冻,皎洁清纯,似有幽香沁人的风韵;如
《文房雅玩(苏州博物馆藏文房用具)》录精选的200余件器物都是上述“书斋”文物,也就是在明末被嘉兴沈德符列指为“时玩”的赖以成就文人闲赏优雅生活的“玩好之物”。与此同时推出“文房雅玩一一苏州明清时期文人书房用具展”,以期“文房清供”之物能为读者和观众口述历史,释放记忆,以备雅好之士研究欣赏之需。
在中华邮政撤离大陆期间,档案文件资料有部分已携行到台湾,有部分仍存在中国大陆,有部分可能尚未公开,甚至有部分已遗失,因此要研究这一时期的邮品,总有所欠缺,以致给集邮家及邮学家留下了不少耐人探讨的课题。近年来陆续出现的邮品、两岸档案文件资料的公开等,让我们有幸地依据寻线,从而为“银圆”时期邮票研究做出一点贡献。作者经过近十年的搜集和整理,查阅了大量有关的档案文件等资料,并借鉴和吸收了五十多年来集邮界对其研究的果实,考证了上述的邮票及邮史情况。本书几乎包括了这一时期所有代表性的素材,以及作者新的心得,融知识性、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从而保证了本书的参考价值。“邮海无涯”,本书倘有失误,祈请各位前辈、同好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