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邮票。 作者以时间为纵轴,以主题、重大事件为横轴进行分类,几百幅全彩高清邮票一览无余。 该书稿图文并茂,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小小邮票,见微知著,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
该书由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权威出品,书中将已发行邮票上的传统书画作品,按照时间脉络呈现,系统整理、全面收入中国传统书画、节日、节气、生肖相关邮票图稿共计 139 套 488 枚,富有很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脉络清晰,以时间为线,沧海拾遗徐徐拉开一幅华美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长卷。书中收纳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作品相关邮票94套 394枚,传统书画背后是文人的风骨、文化的风致、文明的流传,书画为古今交会搭建桥梁,在历史长河中重新定位精神的归宿、人文的高地。
此书是近些年来中国集邮界非常难得的一部好书,收录了中国集邮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部空前的集邮百科辞典,它采摭宏富,收辞近6000条,200多万字,在中国集邮工具书中是涵盖广、内容量大的一部《中国集邮大辞典》是集邮领域的知识库,又是中国邮史、邮事的资料库。举凡集邮对象、集邮方法、集邮组织、集邮研究、集邮展览、集邮文献,以及邮票市场等无不包容。从中国古代邮驿史、近代邮政史、邮票发行史到集邮发展史,凡为当今集邮界所关注和研究的事件、人物、制度、设施,都作了系统的记述。因而,这部辞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但成为广大集邮者的邮海梯航,也为从事集邮研究和邮事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基本的资料汇集。
2024 集邮日历《方寸天地 邮票上的中国名山大川》,以邮票为媒,以山川为点,以时间为线,系统梳理、全面呈现中国已发行的名山大川、节日、节气、生肖相关邮票图稿共计 124 套 413 枚, 智仁山水德 ,悟绘事之道,凝时间文化,汇历法精华,纵览邮票上的中国!
耿守忠、杨治梅编著的《中国邮品辨伪推荐(续集彩版)》是继彩版《中国邮品辨伪推荐》之后,作者在研究和鉴定邮资票品真伪领域所取得的近期新成果。《中国邮品辨伪推荐(续集彩版)》介绍了近260种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均是作者亲自研究和鉴定过的;也均是在彩版《中国邮品辨伪推荐》中没有介绍过的或虽介绍过而后来又出现的新的伪品。因此将这部书称为续集。续集在鉴定的邮资票品分类上,较前集更为科学、严谨,将伪品细化为伪造品、变造品、臆造品、仿制品;所鉴定的伪品,大多是现今邮市上新出现的利用高科技伪造的可乱真的很好级的。在鉴定方法上更为简捷;在展示真伪不同的显微照片放大倍数上又增大,清晰度更高,孰真孰假,一目了然,令人心悦诚服。
藏书票作为一个形式独特的艺术门类,产生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与印刷术、书籍、版画等文化元素有着多重关联,素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之誉。藏书票 初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装饰性。 然而,藏书票在中国的流传已有百年之久,中国艺术家也早有参与创作和推广,但作为一种文化属性的雅物尚未为百姓所熟知。 自2019年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每年均举办“名家·名著·名票”凤凰作者年会藏书票展,邀请中国版画界具有学术影响和成就的 版画家和全国 青年版画家,为作者年会的应邀作者创作藏书票,活动在出版届、艺术界取得广泛关注,对推动江苏的出版、文学艺术创作都有积极的作用,在艺术的普及上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书是藏书票展活动的固化重现,收录了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凤凰作者年
为了满足杨浦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社区学校教材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根据《杨浦区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2007年,杨浦区社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一套“杨浦区社区学校系列教材”。首期出版了8本基础教材,内容涉及科普知识、文明礼仪、家庭教育等,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杨浦区社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又选取各街道(镇)社区学校的特色教学课程,继续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一套“社区学校特色课程系列教材”,包括《奥妙声律》、《彩珠巧串》、《家宴菜看》、《剪纸入门》、《面塑制作》、《绒线编织》、《诗词楹联》、《书法基础》、《花鸟画法》、《集邮知识》、《艺术插花》、《营养保健》共12本,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学校教材的内容,促进了社区教育教材的系统和完善。
今天,邮票早已跳脱“预付邮资”这种工具性的配角,而独立成为一门只有重要的人、事物才能翩舞其上的艺术伸展台。 邮票里的天地很广阔。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不同音乐家的人生和创作历程,鲜明的色彩背后,有不同的心情。在每张邮票独特的图案设计里,除了赫赫有名却与乐迷们少有机会谋面的音乐大师之外,音乐家鲜活灵动的创作姿态、鲜为人知的生活癖好,又重新因为一张小小的邮票而复活。 邮票这次不随邮戳与信封去流浪了,它留在这里,藉音乐家之口说一则则精采又经典的故事给你听。 八百多张与音乐家有关的邮票,将四百年的约烂音乐史在方寸间展现。音乐家鲜活灵动的创作姿态、鲜为人知的生活癖好,又重新因为一张小小的邮票而复活。邮票此时已不再随信封流浪,而是在这里,讲述一个又一个和乐符有关的故事。
《味邮票》这本独具魅力的集邮专著,今天和广大集邮者见面了,这是当今中国邮坛上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本书的两位作者张振声先生和林轩先生,是广大集邮者十分熟悉的老朋友,也是当前中国邮坛值得称颂的人物。张振声老先生已78高龄,林轩先生比他小17岁,刚刚退休。他们是北京邮坛一老一少黄金搭档,共同的爱好和追求缩小了他俩年龄的差距,并肩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集邮道路。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集邮刚刚复苏的难忘岁月,他俩是京城集邮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开拓者。他们对集邮满怀激情,忠贞不二。为的是从邮票上得到特有的知识和乐趣,没有其他功利目的。他们不跟风、不随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扬长避短,为自己设定了与众不同的集邮目标和范围。开始时,他们把收集研究的课题界定为矩形邮票以外的所有形状的邮票(即后来通称的异形邮票
新中国的邮票从1949年开始发行,基本都以建筑、自然风光、动植物为图案,其种类主要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等。纪念邮票是从1949年10月8日开始发行,新中国的纪念邮票多以重大的政治事件、庆典和节日为内容,对一些革命人物、文化名人以及重要的国际活动也发行过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了经济、社会建设、文化艺术、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山水风光等。 《邮票百科彩色图鉴》收录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10年,新中国所发行的各类邮票品种,以全新的分类方式,全方位展现给广大读者朋友,并依照邮票的志号(及时间先后)顺序,系统介绍了从1949年到2010年我国发行的每套邮票的时代背景、每一枚邮票的图案内容与主题和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对邮票图案艺术设计特点的研究和鉴赏等。内容分为:风景名胜类、建筑
藏书票是一种微型版画艺术,外形小巧且蕴含着深厚的艺术、美学与文化价值,被誉为 版画珍珠 纸上宝石 书中蝴蝶 。历经时代变迁,使其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日渐凸显。作为藏书票的收藏者和研究专家,哈代以对藏书票的极大热情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梳理了欧美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全面介绍了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藏书票的历史。作者大量列举了著名藏书票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图案风格、收藏者背景及特殊种类的藏书票介绍等,讲述了围绕藏书票发生的有趣故事。本书为我们展示了一枚枚珍贵藏书票的神奇世界,一幅幅欧美近代社会史的精彩画卷。
本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02年12月所发行的全部邮票。目录中对每套邮票都标示了邮票市场价格。本目录图片清晰、资料翔实、价格准确,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1992 19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J)熊庆来(1893 ~ 1969), 云南弥勒人,早年留学比利时、法国。*著名数学家。汤飞凡(1897 ~ 1958), 微生物学家,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毒,国际沙眼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张孝骞(1897 ~ 1987), 湖南长沙人,著名内科和消化系统专家。梁思成(1901 ~ 1972), 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专家。魏楚予设计,1992 年11 月20 日发行,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
这里收集了第2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纪念藏书票,一共十六张,图片内容新颖、鲜艳,具有历史收藏价值。有蝴蝶、鹰、*、寿带、恐龙形等图形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