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早便开始利用自然界生长的竹、木和动物的骨、牙、角制造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的创新制造工艺,逐渐形成了多姿多彩且富有民族风格的艺术门类。 远在旧石器时代,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山顶洞人就已将兽骨制成骨坠、项链等装饰品,表现出早期人类对美的追求。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竹、木、骨、牙、角器物的制作和使用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在距今六、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了木雕圆筒、象牙雕花牌饰以及象牙雕鸟形匕等竹、木、骨、牙、角制品。其中的象牙雕鸟形匕,以鸟身为柄,长尾为匙,美观实用,形态异常生动。在距今四千八百至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的象牙梳,竖列九齿,梳柄之上透雕双“S”形花纹,花纹间镶嵌绿色松石,
漫步在古镇的老街,徘徊在古村的深巷,迎见而来的是一幢幢神定气闲的民居老宅。那奔腾耸立的马头高墙,那翻卷向上的翘角飞檐,那陈旧斑驳的斗拱瓦脊,那残破古雅的木、石、砖三雕…… 本书编著者以富有美学观点的精美文字,并配以精心拍摄的600多幅珍贵照片,生动展示了雕刻在中国古民居建筑构件如门窗、梁枋、穿木、斗拱、牛腿、雀替、天花与藻井等处的木雕技艺,那雕刻精美的隔扇门窗,那恢弘亮丽的梁柱牛腿…… 抚摸这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面对这夕阳斜照下的瑰丽风情,往事如烟,让人滋生出多少神思遐想。
中国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特色鲜明,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期木雕简练浑朴,东汉以后,外来艺术肌中闻风格相融合,木雕艺术得以迅速发展。唐宋时期,木雕艺术得以迅速发展。渐山实用工艺升华为艺术品,进一步推动厂木雕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木雕艺术丰富了木雕的品种与功能。明清时期,木雕艺术发展至*。《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2)·木雕器(上)》分上下两册,上册以圆雕为上,下册以浮雕为主,通过各种造型独特的艺术品展示了中国木雕艺术的发展脉络。
中国木雕,历史悠远,伴随着历史的脚步,默默存在于天地之间。占人“断木为杵”、“伐木弑兽”、“剥木以战”的记载,是人类初参与的木雕雏形。
我国古代对竹的利用可追溯个新石器时代早期,但直到明中以前,除上一些零散的文献记载与实物资料以外,竹刻主要服务于日用,还不能称为独立的工艺门类。明中晚期竹刻工艺勃兴。人量文人参与、鼓吹与赞助,使更具艺术文化倾向的竹制品多样起来。
《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是国家中画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六卷,包括牙角器一卷、竹刻一卷、木雕二卷、家具一卷。本书为《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第五卷,选录了战国时代至清代木制家具精品,供广大收藏爱好者欣赏。